- 年份
- 2024(11639)
- 2023(16769)
- 2022(14270)
- 2021(13337)
- 2020(11244)
- 2019(25509)
- 2018(24947)
- 2017(48988)
- 2016(26694)
- 2015(29342)
- 2014(29064)
- 2013(28770)
- 2012(26409)
- 2011(23771)
- 2010(23312)
- 2009(21394)
- 2008(20967)
- 2007(18477)
- 2006(15788)
- 2005(13917)
- 学科
- 济(100926)
- 经济(100806)
- 管理(74443)
- 业(73608)
- 企(59316)
- 企业(59316)
- 方法(50708)
- 数学(44775)
- 数学方法(44378)
- 财(28557)
- 中国(28001)
- 农(26011)
- 银(25015)
- 银行(24867)
- 制(24790)
- 行(23376)
- 业经(22335)
- 学(22201)
- 地方(19954)
- 融(19934)
- 金融(19933)
- 贸(19823)
- 贸易(19808)
- 易(19133)
- 务(18301)
- 财务(18240)
- 财务管理(18205)
- 农业(17719)
- 企业财务(17351)
- 技术(16162)
- 机构
- 大学(371231)
- 学院(367781)
- 济(146329)
- 管理(146152)
- 经济(143302)
- 理学(126964)
- 理学院(125580)
- 管理学(123393)
- 研究(122975)
- 管理学院(122740)
- 中国(98591)
- 京(78106)
- 科学(77670)
- 财(69864)
- 农(67672)
- 所(61923)
- 业大(59362)
- 中心(57097)
- 研究所(56906)
- 财经(56417)
- 农业(53862)
- 江(52807)
- 经(51646)
- 北京(48821)
- 范(45369)
- 经济学(45103)
- 师范(44796)
- 院(44382)
- 州(43445)
- 财经大学(42641)
- 基金
- 项目(259700)
- 科学(203165)
- 基金(190317)
- 研究(182692)
- 家(168335)
- 国家(166977)
- 科学基金(142717)
- 社会(116325)
- 社会科(110349)
- 社会科学(110321)
- 基金项目(101434)
- 省(100361)
- 自然(95327)
- 自然科(93134)
- 自然科学(93106)
- 自然科学基金(91478)
- 划(85516)
- 教育(83146)
- 资助(78878)
- 编号(71886)
- 重点(58127)
- 部(57281)
- 成果(57158)
- 发(54289)
- 创(54209)
- 科研(50797)
- 创新(50645)
- 课题(49083)
- 教育部(48862)
- 计划(48543)
- 期刊
- 济(149610)
- 经济(149610)
- 研究(109233)
- 中国(66569)
- 学报(66085)
- 农(60107)
- 科学(57274)
- 财(52173)
- 管理(50441)
- 大学(48922)
- 融(47138)
- 金融(47138)
- 学学(46737)
- 农业(39724)
- 教育(33961)
- 财经(27743)
- 技术(27566)
- 经济研究(25009)
- 业经(24129)
- 经(23482)
- 业(21003)
- 问题(19390)
- 理论(18478)
- 科技(18245)
- 版(18190)
- 业大(17139)
- 实践(16963)
- 践(16963)
- 技术经济(16751)
- 商业(16499)
共检索到531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君 杨炎明
能源转型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考察能源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转型提高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相较于银行信用风险而言,能源转型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时效更长。进一步分析表明,能源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会受到地区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关注能源转型风险,完善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辉 朱明皓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已成为我国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以2009—2022年国内43家上市地方性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从预售交易比例与预售交易门槛两个方面度量各城市商品房预售交易水平,探究商业银行所在城市的商品房预售交易对其信用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商品房预售交易会提高房地产企业贷款、建筑企业贷款与个人购房贷款的违约率,导致当地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上升。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影响渠道方面,商品房预售交易通过提高房地产企业杠杆率、恶化建筑企业资金周转率以及降低期房竣工率来影响信贷资产质量,提升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加强对房地产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缓解商品房预售交易对其风险承担的不利影响。同时,政府主导的预售资金提取监管与合理的房价水平均能够减弱商品房预售交易带来的信用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蒋海 唐绅峰 吴文洋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银行风险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本文构建了包含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模型,推导出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其风险承担之间的相关假说;使用文本挖掘方法建立2011—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银行管理成本并提高其运营效率,进而抑制其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结构异质性特征,数字化转型对小规模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区块链技术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较大,其次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行业集中度的升高会削弱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为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可视化以及更好地驱动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谷慎 吴国平
基于我国103家商业银行2003年至2015年的数据,系统考察了业务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效果看,业务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趋势,适度业务自由化有助于减弱银行风险承担,过度业务自由化反而会加重银行风险承担;从作用机制看,业务自由化通过对银行资产收益率和经营风险的非线性影响,以及对资本充足率和杠杠风险的不利冲击,对银行破产风险产生影响;部分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尤其是交易投资性业务发展过快,已加重了自身的风险承担,存在业务过度自由化的迹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顾海峰 高水文
本文选取2011—2018年中国170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有促进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数字金融对股份制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力度更大。数字金融通过影响银行收入结构来影响银行风险承担,“数字金融-收入结构-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有效。银行竞争度提高会减弱数字金融对银行主动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但对数字金融与银行被动风险承担关系的调节作用无效;宽松货币政策会加剧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金融监管力度加大会减弱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金融监管的风险约束有效。该成果可为防控中国银行业信贷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小强
本文采用2006年至2021年36家中国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负向关系起中介效应。资本充足率对其起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城商行而言,其中介效应更显著;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股份制行和农商行而言,其调节效应更显著。因此,要有效防范银行风险,就必须适度加强货币政策稳健性,优化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和资本监管水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伟明 毛长能
本文基于2007-2021年210家地方性商业银行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附属村镇银行“代理扩张”对地方性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附属村镇银行“代理扩张”显著加剧了地方性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其直接传递方式为合并报表,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可信度。机制方面,该效应既通过改变资产配置,也通过激化行业竞争实现。异质性方面,农商银行和中部地区银行风险承担的效应更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段军山 杨帆 高洪民
本文将1999年至2012年间的全球93个国家共4498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前沿的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考察国家的监管、法律和政治制度环境对存款保险制度运行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在总体上确实产生了道德风险,使银行的风险承担增加,但这一效应会因不同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而异;在发达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没有产生不良效应,而在发展中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明显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承担。监管、法律和政治环境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中,三者均与银行风险呈正相关,这意味着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程度。而在发展中国家,只有监管环境呈现有益效应;监管、法律和政治环境与存款保险的交互效应为负,这意味着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减轻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问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丽丽 李勇
鉴于现有文献对于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争议,本文基于Blum(1999)和Kopecky and Vanhoose(2004)构建了双重约束的商业银行利润函数,进一步探讨了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门槛效应。本文认为:严格的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一方面会降低商业银行杠杆率和利润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会通过优化资产组合的方式增加收益。那么,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将取决于二者的净效应。如果杠杆率降低和成本压力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大于优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正效应,货币政策、资本监管将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反之,则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在此基础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现有理论研究普遍认为过度竞争会鼓励商业银行增加风险承担,但实证文献并未发现两者之间稳定的正向关系。现有理论模型假设商业银行仅在存款市场上竞争是导致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出现背离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一个考虑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竞争的扩展模型,本文揭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理论的传导机制,即贷款市场竞争的增强使得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从而相应减轻了企业贷款成本和从事冒险投资项目的动机,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承担。基于我国115家商业银行1996-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银行业市场越垄断,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相反,市场越竞争,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则越低。本文的政策含义十分明确,应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孟飞 蒋维
从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现实出发构建金融科技约束下异质性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局部均衡模型,从理论层面剖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倾向的影响机理;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测算得到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选取2007—2017年中国130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就金融科技对银行业风险承担的整体及其异质性影响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形关系,即早期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但随着金融科技相关技术发展成熟,在后期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增强风险控制能力,转而降低银行风险承担。(2)面对金融科技的冲击,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响应具有异质性,相对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大中型银行的响应相对更为稳健。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经验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青云
商业银行是一国经济中特殊的商业存在,其风险承担后果不仅对商业银行本身造成损失,更对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通过数理推导证实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机正是银行独一无二的风险转移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美国、日本和印度2787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存在,且与银行存款比重、所有者权益比重和存款保险制度显著正相关。基于此,为了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必须实施诸如加强外部监管、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协调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等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风险转移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青云
商业银行是一国经济中特殊的商业存在,其风险承担后果不仅对商业银行本身造成损失,更对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通过数理推导证实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机正是银行独一无二的风险转移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美国、日本和印度2787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存在,且与银行存款比重、所有者权益比重和存款保险制度显著正相关。基于此,为了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必须实施诸如加强外部监管、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协调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等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风险转移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夏益国 张一鸣 刘丽萍
本文选取2012~2020年中国152家区域性商业银行样本数据,利用中国45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从强度和频度两个维度计算极端气候指数,实证检验极端气候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效果、异质性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气候的强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均无显著影响,但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气候的频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存在显著影响。(2)极端低温气候的强度和频度均显著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3)农村商业银行比城市商业银行更易受极端气候影响,且不同地区所受影响具有异质性。(4)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极端气候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主要是通过降低家庭财富、提高其资产风险的“个人”渠道,影响公司经营提高其总体违约风险的“企业”渠道,以及通过气候政策而导致银行业务结构改变的“政府”渠道达成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秀秀 曹前进
本文采用中国13家上市银行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贷款集中度的不同代理变量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可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行业贷款集中度和地区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无显著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地区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依赖于银行规模与其资本充足率,银行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则风险承担行为对贷款集中度的反应越不敏感。监管部门应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银行的信贷集中度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管背景特征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关于衍生品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政府外部治理与银行风险承担——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质量与银行风险承担——来自我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资金流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利率市场化鼓励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互联网金融加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存款保险制度及差别费率机制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了吗?——来自我国48家银行机构的经验证据
气候和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政府控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国际银行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