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2)
- 2023(9814)
- 2022(8388)
- 2021(7881)
- 2020(6664)
- 2019(15548)
- 2018(15214)
- 2017(30440)
- 2016(17037)
- 2015(19207)
- 2014(19237)
- 2013(19427)
- 2012(18283)
- 2011(16225)
- 2010(16541)
- 2009(15620)
- 2008(16251)
- 2007(14858)
- 2006(12930)
- 2005(11615)
- 学科
- 济(66557)
- 经济(66485)
- 管理(56497)
- 业(51113)
- 企(42204)
- 企业(42204)
- 财(35752)
- 方法(31244)
- 数学(27958)
- 数学方法(27661)
- 税(22046)
- 税收(20584)
- 收(20408)
- 农(20327)
- 务(18304)
- 中国(18284)
- 财务(18277)
- 财务管理(18222)
- 企业财务(17043)
- 财政(15753)
- 制(15101)
- 地方(14474)
- 贸(13631)
- 贸易(13629)
- 学(13450)
- 易(13269)
- 业经(13213)
- 政(13087)
- 农业(12586)
- 环境(12154)
- 机构
- 学院(240034)
- 大学(237934)
- 济(102043)
- 经济(99854)
- 管理(92083)
- 研究(79728)
- 理学(78391)
- 理学院(77619)
- 管理学(76430)
- 管理学院(75981)
- 中国(62587)
- 财(60930)
- 京(49146)
- 科学(47496)
- 财经(43117)
- 所(41334)
- 农(39998)
- 经(38765)
- 江(38648)
- 中心(37021)
- 研究所(36531)
- 业大(34135)
- 农业(31409)
- 经济学(31334)
- 北京(31320)
- 财经大学(31256)
- 州(29742)
- 范(28732)
- 经济学院(28498)
- 师范(28482)
- 基金
- 项目(149404)
- 科学(116490)
- 研究(111007)
- 基金(107475)
- 家(92338)
- 国家(91572)
- 科学基金(78164)
- 社会(69444)
- 社会科(65944)
- 社会科学(65920)
- 省(58616)
- 基金项目(56174)
- 教育(50319)
- 自然(49610)
- 划(48946)
- 自然科(48399)
- 自然科学(48382)
- 自然科学基金(47516)
- 编号(46428)
- 资助(45212)
- 成果(39162)
- 部(33648)
- 重点(33329)
- 发(32289)
- 课题(31503)
- 创(30578)
- 性(30051)
- 科研(29024)
- 教育部(28752)
- 创新(28708)
共检索到371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宏利
能源财税政策成本效益绿色分析法在考虑时间变化因素后,用现价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能源财税政策实施过程中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成本在内的未来全部成本与效益的现价折算来分析。国家应采取具体财税政策的激励或限制措施保障各个方面的利益,具体包括补贴政策、低息(贴息)贷款政策及税收政策,其中税收政策包括对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和对非清洁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实施强制性税收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云凤
一、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不足 (一)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力度不够。 1.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如:在企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云凤
工业文明促进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产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历改革开放30年高速增长的同时,遭遇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要转变财政观念,建立健全绿色财税政策体系,以确保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建明 周成刚 徐绿敏
一、我国现行绿色财税政策及存在问题(一)我国现行的绿色财税政策。近年来,为抑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政税收政策,主要有: 1.征收排污费。我国《环保法》明确规定:“超过国家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环境污染是增长过程中人们产生"负外部性"效应的行为,也是市场经济中一种伴随"市场失灵"的社会成本和制度缺陷,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危害,因此需要由政府通过行政或经济手段来进行干预,以消除环境负外部性效应。其中,政府经济干预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云凤 雷梅青
发展绿色产业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绿色化转型的基础和支撑。环保产业是重要的绿色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运用财税政策大力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
绿色产业 环保产业 财税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母爱英 季任钧
区域政策成本效益分析是进行区域政策效应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传统区域政策成本效益分析中,其指标选取大多建立在纯经济基础之上,本文以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及绿色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为基础,就区域政策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做进一步探讨,并提出"绿色"区域政策成本效益分析法。
关键词:
区域政策 成本效益 绿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建平
当前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主要有预算投入政策、财政补贴与财政贴息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采购以及税收政策。广西正处于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键时期,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必须要完善财税政策。可以通过加大绿色经济财政预算投入,强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提升对低碳技术研发利用的税收优惠,以及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等财税政策,来推动广西绿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绿色经济 财税政策 低碳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洪源 肖海翔
财税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在矫正市场配置生态环境资源失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在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应从形成稳定增长的"绿色"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绿色"税收体系、实施灵活高效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优先购买节能环保产品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四个方面构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小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内涵和改革方向。为了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必须采用一系列财税、金融、法律等手段改变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从而引导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向更为清洁和绿色的产业、行业、部门和地区。十九大报告也着重强调要"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正处于发展初期,要在短时期内推进
关键词:
财税政策 财税支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梁云凤 高辉清
绿色技术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支撑力,利用绿色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强度,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与双赢。运用财税政策鼓励绿色技术创新是政府的责任。本文根据绿色技术的重要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需求,提出加大绿色技术的R&D投入、鼓励引智创新、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和刺激企业研发投入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技术 财税政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房红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绿色新发展理念,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正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对财税政策支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绿色经济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研究、财税政策支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逻辑依据的研究、支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财税政策工具的研究、财税政策支持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研究等角度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即尚未建立起明确的理论研究框架、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够、针对财税政策效应和影响的实证研究不够、横向比较研究不够等。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财税政策 资源型城市 绿色转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苑新丽
本文从财税政策与能源节约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政府财税政策在能源节约领域的作用边界和范围,结合辽宁能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财政税收政策在辽宁当前的能源节约战略中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能源节约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振 陶欣然 应望江
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具有正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其发展需要财税政策的激励和引导。文章以我国2013—2022年47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税政策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税政策对企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受企业所处产业链位置、地理位置和所有制性质等特征影响,其激励作用具有明显异质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产业链上游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激励效应更显著,所得税优惠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效应更显著,财政补贴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激励效应更显著。因此,应优化政策供给,采用差异化策略,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力度,丰富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形式,增强财政补贴的针对性。
关键词: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新能源汽车 研发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童健
本文构建了绿色财税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研究了环境保护税和绿色财政政策的耦合机制。研究发现,在无配套政策情形下,环境保护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N型”,而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过高或过低环境保护税税率均存在“增长陷阱”或“污染陷阱”;单一绿色财政政策不能“熨平”环境保护税制陷阱,低环境保护税税率下绿色研发补贴、生产者绿色价格补贴和消费者绿色价格补贴依次存在“增长陷阱”“污染陷阱”和“增长陷阱”;但在生产者绿色价格补贴和绿色研发补贴构成的绿色财政支出组合中,生产者绿色价格补贴所占比重在20%~40%之间时,对环境保护税制陷阱的“熨平”效果最佳。因此,恰当的绿色财税政策组合的优化配置对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政策的设计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