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8)
- 2023(6792)
- 2022(5671)
- 2021(5197)
- 2020(4226)
- 2019(9744)
- 2018(9372)
- 2017(18735)
- 2016(9748)
- 2015(10966)
- 2014(10812)
- 2013(10753)
- 2012(9584)
- 2011(8762)
- 2010(8632)
- 2009(7772)
- 2008(7720)
- 2007(6725)
- 2006(5894)
- 2005(5183)
- 学科
- 济(39841)
- 经济(39805)
- 管理(31300)
- 业(27966)
- 企(21427)
- 企业(21427)
- 方法(19689)
- 数学(17643)
- 数学方法(17537)
- 农(14493)
- 贸(10413)
- 贸易(10405)
- 易(10170)
- 中国(10119)
- 财(8602)
- 制(8529)
- 业经(8402)
- 银(8180)
- 银行(8163)
- 行(7826)
- 环境(7483)
- 融(7446)
- 金融(7446)
- 农业(7426)
- 市场(7289)
- 学(6717)
- 资源(6643)
- 和(6248)
- 产品(6061)
- 划(6040)
- 机构
- 学院(141672)
- 大学(141217)
- 济(63421)
- 经济(62319)
- 管理(58987)
- 理学(51129)
- 理学院(50666)
- 管理学(50028)
- 管理学院(49769)
- 研究(45152)
- 中国(37372)
- 京(28991)
- 财(27770)
- 科学(25787)
- 农(24043)
- 财经(22966)
- 所(22006)
- 中心(21915)
- 业大(21240)
- 经(21061)
- 江(20180)
- 经济学(19931)
- 研究所(19831)
- 农业(19113)
- 经济学院(18182)
- 北京(18023)
- 财经大学(17506)
- 范(16783)
- 经济管理(16631)
- 师范(16625)
- 基金
- 项目(97941)
- 科学(78565)
- 基金(73660)
- 研究(71309)
- 家(64098)
- 国家(63612)
- 科学基金(55652)
- 社会(47561)
- 社会科(45436)
- 社会科学(45415)
- 基金项目(39335)
- 省(37015)
- 自然(35917)
- 自然科(35014)
- 自然科学(35005)
- 自然科学基金(34440)
- 教育(32445)
- 划(31123)
- 资助(29597)
- 编号(28222)
- 部(22745)
- 重点(21628)
- 成果(21313)
- 发(21239)
- 创(20566)
- 国家社会(20459)
- 教育部(19889)
- 人文(19567)
- 创新(19165)
- 制(18938)
共检索到206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虹剑 王必哲 李科
基于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双重视角,运用Hsieh和Klenow(2009)的改进模型,依据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湖南省2000—2007年能源行业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扭曲情况。结果发现,政府对能源行业的补贴导致了产品市场的扭曲;要素市场扭曲成因较为复杂,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扭曲成因完全不同;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产品市场扭曲相差不大,资本要素扭曲大于国有企业,劳动要素扭曲小于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从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倒"V"型变化特征。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均会显著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TP)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户籍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得以缓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亚军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企业加成率分布的视角实证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分布的泰尔指数,不利于中国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上述影响在长期更为显著;分位数检验表明,要素市场扭曲降低了低加成率企业的定价能力,同时提高了高加成率企业的加成率水平,从而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制造业企业间加成率差异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广义边际,集约边际的作用有限;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加成率分布的作用还依赖于企业所在地区的国有化水平、地区分布以及行业要素密集度状况,其显著加大了低国有化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企业之间的加成率差异,恶化了这些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对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企业加成率分布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耿伟 廖显春
要素市场扭曲会从多层次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包括行业间、行业内企业间、企业内产品间。本文在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框架内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内资源配置的影响,其中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用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来表示。理论上,本文将外生的要素市场扭曲嵌入多产品企业模型,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多产品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000—2011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与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指标进行经验分析。结论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降低了多产品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这一效果对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尤为显著;在考虑了不同指标、内生性等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政策含义是促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淘汰企业内的外围或"僵尸"产品,提升微观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耿伟 廖显春
要素市场扭曲会从多层次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包括行业间、行业内企业间、企业内产品间。本文在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框架内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内资源配置的影响,其中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用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来表示。理论上,本文将外生的要素市场扭曲嵌入多产品企业模型,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多产品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000—2011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与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指标进行经验分析。结论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降低了多产品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这一效果对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尤为显著;在考虑了不同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宜航 步晓宁 张天华
从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视角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增长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思路,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1998—2007年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再测算。分析显示,这期间中国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态势,其中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改善,而小型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则逐渐恶化,二者的综合效应则使得中国工业企业间总体资源配置扭曲程度从2005—2007年呈现恶化趋势。此外,总体而论,金融市场等导致的扭曲损失大概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两到三倍,但2005年后,对大、中规模企业而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杜克锐
节能是我国现阶段能源战略最主要的部分。"十二五"期间政府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的操作空间将大大减小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系统性考虑能源效率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节能潜力。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SFA模型和反事实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97—2009年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著负面影响;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年均可提高10%的能源效率和减少1.45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浪费;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损失量占总能源损失的24.9%—33.1%之间。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提高能源效率,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葛立宇
本文使用2009-2014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人才配置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和创新强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社会人才越倾向配置于非生产性部门,而社会人才的错配显著抑制了地区的创新强度。在稳健性检验中,进一步加入企业家寻租变量构建多步中介关系,实证发现:人才错配导致了企业家更多的寻租,而不是创新,多步中介效应检验证实了"要素市场扭曲→社会人才错配→企业家寻租→地区创新活动减弱"传导机制的存在。本文研究表明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对于优化社会人才配置、提高自主创新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德明 李晔 史晋川
要素市场政策扭曲会降低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在一个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定量考察我国偏向国有企业政策的效率损失。理论模型引入了垄断竞争的中间产品生产企业与内生化的进入退出选择,用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随机过程,刻画了要素市场面临政策扭曲的国有与私有企业。为了全面反映产业特征,本文用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来校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随机增长。通过校准,定量模型表明,源于政策扭曲的资源错置,导致了非常高昂的效率损失。
关键词:
资源错置 全要素生产率 政策扭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柄权 李国平
文章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构建了要素配置效率的衡量指标,利用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单个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均显著降低了该要素的配置效率;其次,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间存在联动效应,二者呈正向反馈关系。因此,旨在提升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的市场化改革应密切配合,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不可顾此失彼。文章对于我国当前矫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企业间的有效竞争以及行业间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曲玥 程文银
通过引入单位要素成本指标,本文对佩特兰和勒文叟汉(Petrin and Levinsohn)的生产率分解模型进行了拓展,[1]得到了一个更为准确的资源重置效应。利用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经过测算显示,技术进步和要素市场总扭曲是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样本期间资源重置对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仅有3.24%,且日渐式微。然而资源错配造成的福利损失却依旧占制造业增加值的近26.63%。这表明,在现有体制下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促进要素合理配置的空间已经耗尽,经济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固化"倾向,进一步的资源重置应来自对现有经济结构的改革,以缓解资源错配。本文最后通过测算各地区的资源重置潜力,为区域结构优化提供了一个量化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曲玥 程文银
通过引入单位要素成本指标,本文对佩特兰和勒文叟汉(Petrin and Levinsohn)的生产率分解模型进行了拓展,[1]得到了一个更为准确的资源重置效应。利用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经过测算显示,技术进步和要素市场总扭曲是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样本期间资源重置对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仅有3.24%,且日渐式微。然而资源错配造成的福利损失却依旧占制造业增加值的近26.63%。这表明,在现有体制下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促进要素合理配置的空间已经耗尽,经济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固化"倾向,进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韬 孙潇筱 褚晓琳
本文基于线性规划,建立重点行业间的资本要素优化模型,通过估算各重点行业的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及其产出弹性,得到各行业优化后的资本配置量和总产出,最后运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方法测算各行业资本配置优化前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重点行业间资本投入过度与资本投入不足现象并存,其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资本要素投入过度,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资本投入不足;矫正各行业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后行业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明显增大;矫正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可以通过提高剩余混合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最终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晨跃 徐悦 徐盈之
为了探究中国雾霾污染较为严重、治理成效欠佳且易于反复的原因,同时注意到要素市场扭曲对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从微观和中观层面考察了要素市场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偏向性是影响中国雾霾污染的重要原因,中国各地区不同程度的雾霾污染依赖要素市场扭曲的偏向度;全国整体层面企业维度偏向于国有企业的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规制弱化效应和产权锁定效应影响雾霾污染;行业维度偏向于重化工业的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产能低端化效应影响雾霾污染,并不能通过结构粘滞效应来影响雾霾污染。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要素市场扭曲偏向性作用于雾霾污染的机制与路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规律,此外在不同的区域、污染程度、发展水平和阶段,其影响机制与路径还有着严重的异质性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妍 张建平 李晶维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措施,其中,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是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中国1998-2014年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算法核算创新效率作为核心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门槛特征分析方法,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改善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效率的负面效应这一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