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0)
2023(13785)
2022(11997)
2021(11018)
2020(9332)
2019(21179)
2018(20755)
2017(40352)
2016(22029)
2015(24469)
2014(24022)
2013(23897)
2012(21755)
2011(19630)
2010(19171)
2009(17423)
2008(16831)
2007(14535)
2006(12467)
2005(10454)
作者
(65535)
(54463)
(54208)
(51293)
(34519)
(26238)
(24366)
(21542)
(20765)
(19191)
(18632)
(18259)
(17178)
(16900)
(16823)
(16698)
(16640)
(16275)
(15570)
(15428)
(13845)
(13221)
(12952)
(12313)
(12220)
(11968)
(11944)
(11824)
(10964)
(10879)
学科
(87637)
经济(87537)
管理(64084)
(60850)
(50171)
企业(50171)
方法(45744)
数学(40556)
数学方法(40204)
(22898)
(22272)
中国(20799)
(19667)
业经(18981)
(16825)
贸易(16820)
地方(16540)
(16295)
农业(15669)
(14655)
财务(14596)
财务管理(14573)
技术(14365)
环境(14287)
企业财务(13881)
(13668)
理论(13627)
(13124)
(12084)
(11851)
机构
大学(315822)
学院(312602)
管理(126813)
(123139)
经济(120693)
理学(112280)
理学院(111061)
管理学(109141)
管理学院(108604)
研究(102150)
中国(72957)
科学(66808)
(65859)
(57603)
(53511)
业大(53393)
(51335)
研究所(47621)
中心(46108)
农业(45918)
财经(44900)
(42768)
(41144)
北京(40688)
(39375)
师范(38859)
经济学(37071)
(36939)
(34803)
经济学院(33894)
基金
项目(228094)
科学(178783)
基金(167251)
研究(159329)
(148474)
国家(147297)
科学基金(126131)
社会(101100)
社会科(95957)
社会科学(95933)
基金项目(90026)
(88674)
自然(85280)
自然科(83341)
自然科学(83317)
自然科学基金(81868)
(75469)
教育(73032)
资助(68647)
编号(63072)
重点(51016)
(49994)
成果(48943)
(47669)
(47527)
科研(44627)
创新(44464)
计划(43105)
课题(42662)
教育部(42571)
期刊
(122147)
经济(122147)
研究(85013)
学报(57986)
中国(51086)
(50432)
科学(49945)
管理(43062)
大学(42748)
学学(40723)
(38392)
农业(34924)
教育(29691)
技术(24378)
(22788)
金融(22788)
财经(21544)
业经(20598)
经济研究(20496)
(18226)
(17871)
科技(16600)
问题(16283)
业大(15631)
(15458)
图书(15253)
技术经济(14968)
理论(14950)
商业(14165)
实践(13762)
共检索到425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华  李后建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高度关注,政府、商业组织以及个体逐步减少了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利用调查数据来检验能源节约行为影响因素之间关联性的假设。研究结果显示:环境信念、环境驱动和环境障碍等能够通过环境行为态度对能源节约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其中环境信念和环境驱动对环境行为态度具有正向间接效应,而环境障碍对环境行为态度具有负向间接效应;其次,环境规范和社会影响不仅对能源节约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效应,而且它们还能通过环境行为态度对能源节约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效应;最后政府政策/补贴对能源节约行为的直接正向效应并不明显,但它能通过其他变量对能源节约行为产生间接正向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华  李后建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高度关注,政府、商业组织以及个体逐步减少了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利用调查数据来检验能源节约行为影响因素之间关联性的假设。研究结果显示:环境信念、环境驱动和环境障碍等能够通过环境行为态度对能源节约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其中环境信念和环境驱动对环境行为态度具有正向间接效应,而环境障碍对环境行为态度具有负向间接效应;其次,环境规范和社会影响不仅对能源节约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效应,而且它们还能通过环境行为态度对能源节约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效应;最后政府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岩  刘富俊  
以大连563位城市居民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利用Logisitic回归探讨了心理因素、情境因素和人口特征变量三类影响因素对我国城市居民能源购买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态度、责任感和资金节约是城市居民能源购买行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变量,此外,习惯心理、产品的可靠性、购买的便利性、月均收入和文化程度都具有一定影响力。最后,为引导城市居民合理的能源消费提出了政策启示和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迅  袁海蔚  
能源商品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生活必需品,在收入水平较低情况下,能源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比较高,而这一弹性会随着收入的增长持续降低。本文在生活能源消费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需求因素分析,应用协整分析方法验证了在中国生活能源同样属于生活必需品,而且实际消费支出因素在影响生活能源需求的因素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强度将会持续提高。城市化的进程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对生活能源消费影响较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爽  王国成  王晨铖  
在综合考虑影响能源消费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情况下,构建包含哑变量的VECM模型,利用中国1978~2012年的数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短期调整和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化水平和实际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率和实际GDP的上升能导致能源消费增加,且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第三产业比重具有弱外生性,政府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增加实际GDP和降低能源消费的目的;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较大且表现出收敛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凤  
依据环境意识和社会背景对环保行为的交互作用机理,采用2006年横截面数据对陕西公众环保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分析发现公众陈述的环保行为整体得分尚不及格,但较1998年的全国平均得分有大幅提高;环保重要性、环保知识、受教育程度对个人环保习惯和公共环保行为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性别差异在个人环保习惯中表现突出,在公共环保行为中并不显著;收入、年龄、环保意义变量的影响都不显著。从个人环保习惯路径分析模型发现环保重要性是最显著的中介变量。最后,文章建议政府应该通过提高公众的环保重要性意识,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环保知识水平,且以女性为突破口来带动更广泛意义上的公众参与环保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庆华  郭亚茹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首先识别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探讨影响因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消费者已有良好的可持续消费意识,但转化为实践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指出政策制定者应该完善法规政策,政府应对企业进行引导扶持,提高其技术水平,使得消费者有能力购买性价比高的产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建明  聂元昆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节约型消费与节约型生产同样重要。本文以杭州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居民的节约型消费行为(包括节约型购买行为和节约型使用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笔者主要考察节约型消费者与非节约型消费者在哪些因素上差异较大,并探讨能否用这些因素来预测居民的节约型消费行为倾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广华  
文章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从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研究了影响河南省能源强度的因素,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能够使能源强度下降,并对2006年和2007年河南省能源强度变化做了分解,研究表明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基于此文章提出当前应尽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立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高的机制等建议,对于政府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霞  淳伟德  
以1990-2008年能源强度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模型,对能源强度变化影响因素的动态作用特征及其影响效果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能源强度自身与第二产业比重对能源强度影响程度较大,能源价格变动与技术进步也对能源强度有一定影响,影响因素共同通过内在联结关系与相互作用机制,对提高能源效率有积极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立伟  叶峥  
首先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将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产业基础、技术创新水平、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制度环境和资金支持;然后,通过322份全国新能源专家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理论假设。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基础、制度环境和资金支持对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创新水平对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但显著性没有通过5%的水平;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对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没有通过验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根据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而且当前节能任务艰巨的事实,提出了进行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因素分析的必要性。基于2007年的截面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了各因素对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比重、工业增加值中高耗能产业比重以及煤炭消费比重的差异是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要在短期内缩小地区间的能源效率差距,必须严格限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发展,加强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提升煤炭的使用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迟远英  张宇  
本文分析了我国29个省市2000-2014年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用MalMquist指数法从能源效率中分解出技术效率变化率、纯技术效率变化率和规模效率变化率,再以平方EuclidEan距离对29个省市进行聚类分析。选择科技水平、产业结构、政府影响、经济规模、开放程度等五个方面共8个指标,分东、中、西三个区域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雄  张凌生  
利用中部地区1999~2013年的数据,基于节能潜力视角分析中部地区能源效率,进一步实证研究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研究发现,中部地区节能潜力较大,需要提高能源效率。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R&D投入对能源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部地区要提升能源效率,需要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能源;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科学技术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肖妮  王国红  冯晓慧  
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重,新能源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发展新能源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金融支持体系。本文从金融信贷、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利用200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影响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持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均与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金融规模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较显著的影响,而金融结构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