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6)
2023(4608)
2022(3739)
2021(3268)
2020(2616)
2019(6224)
2018(6162)
2017(12169)
2016(6732)
2015(7079)
2014(7167)
2013(7425)
2012(7056)
2011(6379)
2010(6193)
2009(5148)
2008(4942)
2007(4418)
2006(3876)
2005(3432)
作者
(19769)
(16610)
(16429)
(15650)
(10273)
(7965)
(7255)
(6542)
(6537)
(5714)
(5709)
(5709)
(5338)
(5213)
(5207)
(5204)
(5032)
(4958)
(4826)
(4792)
(4177)
(4160)
(3992)
(3882)
(3737)
(3669)
(3555)
(3504)
(3387)
(3244)
学科
(31102)
经济(31088)
管理(19917)
(16301)
方法(12563)
(12439)
企业(12439)
数学(11374)
数学方法(11223)
环境(10773)
地方(10468)
(9625)
(8323)
中国(7310)
(6679)
业经(6360)
农业(6332)
(6090)
(5941)
(5601)
资源(5313)
结构(5237)
地方经济(5100)
产业(4986)
(4822)
贸易(4816)
(4663)
(4381)
规划(4206)
生态(4190)
机构
学院(93238)
大学(92364)
(40690)
经济(39933)
管理(36648)
研究(33422)
理学(31851)
理学院(31491)
管理学(30945)
管理学院(30785)
中国(24271)
科学(21899)
(19107)
(18777)
(16807)
业大(16761)
(16400)
中心(15573)
研究所(15561)
(15076)
农业(14900)
(13160)
财经(13098)
经济学(12475)
(12328)
(12270)
师范(12119)
(11892)
(11725)
经济学院(11289)
基金
项目(67692)
科学(53575)
基金(48931)
研究(47973)
(43071)
国家(42739)
科学基金(36812)
社会(30943)
(30426)
社会科(29510)
社会科学(29500)
基金项目(26369)
自然(24276)
自然科(23663)
自然科学(23656)
(23307)
自然科学基金(23228)
教育(20794)
资助(19682)
编号(18643)
(16393)
重点(15651)
(14435)
成果(13815)
(13764)
计划(13362)
课题(13176)
科研(13113)
创新(13051)
发展(12956)
期刊
(44077)
经济(44077)
研究(24563)
中国(17974)
学报(16742)
(16716)
科学(15145)
管理(12925)
大学(12517)
学学(11667)
农业(11378)
(11364)
技术(8407)
业经(7710)
(7160)
金融(7160)
资源(6670)
教育(6629)
经济研究(6553)
(6211)
问题(5944)
财经(5779)
图书(5397)
技术经济(5184)
(5102)
科技(4986)
(4754)
统计(4631)
(4317)
业大(4240)
共检索到137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平  刘致秀  朱帮助  李军  肖健华  
能源结构优化是实现广东省"十二五"碳强度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为评估能源结构优化对广东省碳强度目标实现的贡献潜力,本文首先运用情景预测、成分数据模型、GM(1,1)模型等多学科方法预测了2011-2015年广东省碳强度趋势,然后分27个组合情景评估了能源结构优化对实现广东省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结果表明:在理想情景(经济高速增长、能源消费量强化控制且能源结构大幅调整)下,2015年碳强度相对2010年下降19.37%,能源结构优化对实现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最大,达到99.33%;即使在保守情景(经济中速增长、能源消费量适度控制且能源结构小幅调整)下,2015年碳强度相对2010年也将下降2.66...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锋  冯根福  
如何实现中国的碳强度目标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运用协整技术和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了2011—2020年中国的碳强度趋势,然后分9个组合情景评估了优化能源结构对实现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主要结论表明:在经济高速增长情景中,如果"大幅调整"能源结构,那么在2020年可使碳强度相对2005年下降19%,该情景中的能源结构优化对实现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最大,将达到42.3%—47.6%;即使保守估计,在经济低速增长情景中,若仅实现了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对能源结构的调整目标,那么碳强度将下降15.6%,优化能源结构的贡献潜力也会达到34.6%—38.9%。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彩明  李健  
分析2005—2014年京津冀区域生产总值(GDP)、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情景预测模型预测2020年京津冀区域GDP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其次运用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2020年京津冀区域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并分情景对2020年京津冀区域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进行调整预测,然后联立经济增速、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一次能源消费结构3个经济指标组合形成27种不同情景,计算各情景下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促使京津冀碳强度下降的幅度及其对实现京津冀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情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领男  洪燕真  董加云  
基于福建省人多地少,粮油供需矛盾尖锐的现状,首先测算福建省人均膳食营养摄入量,得出福建省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不均衡,而木本粮油产品的营养素构成特点有利于平衡福建居民膳食营养结构。通过收集1995~2013年福建主要木本粮油品种产量数据,构建了食物当量计算公式,从营养元素的角度估算木本粮油产品对稻谷的替代情况,并根据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估计木本粮油的耕地节约能力。基于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木本粮油产品有助于优化福建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缓解福建耕地资源压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鲁朝云  
本文以广东省商贸流通业为研究样本,选取2002-2016年统计数据,构建和运用贡献率指标体系,剖析15年来广东省商贸流通业内部构成对第三产业发展贡献,并结合第三产业结构演变,提出经济发达区商贸流通业及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区域第三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延平  李明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的表现。区域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的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文章应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分析了广东省总量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包括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率;同时也分析了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贡献率。最后得出结论:广东省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率仍然较低,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与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匡耀求  欧阳婷萍  邹毅  刘宇  李超  王德辉  
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源,得到2005-2008年广东省主要排放源CO2排放量估算结果,2005年为6.19亿t,2008年达到7.4亿t。首要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其次是土壤呼吸。两者占总排放量的77%-79%。其中土壤呼吸的排放量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在2.27亿t左右(或6 200万t碳),而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2.57亿t CO2(或7 021万t碳)增加到2008年的3.44亿t CO2(或9 375万t碳),4年增长了33.52%。其他排放源由大而小依次为:生物质转化、工业过程和人畜呼吸。2005-2008年全省主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敏  邹素娟  
通过构建碳排放权省域分配模型测算黄河流域2018—2030年各省区的碳排放权及其空间余额,采用最优效率法评估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碳减排潜力。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各省区碳排放权分配不均,2018—2030年流域的碳排放权总量为323.06亿t,配额大部分集中于中下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碳排放权配额较少。其中,山东配额最多,达100.30亿t;宁夏配额最少,为5.46亿t。(2)2018—2030年黄河流域碳排放空间不足,累积碳排放权赤字达113.50亿t。其中,山西、内蒙古、山东、甘肃、青海和宁夏的累积碳排放权空间余额均为负值,属于碳排放权赤字地区;四川、河南和陕西则均为正值,属于盈余地区。(3)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碳减排潜力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碳减排潜力差距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成亮  高岚  林方杉  
对索洛余值法在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测算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计算了1991—2005年广东省林业的物质消耗、劳力投入,在此基础上测算"八五"、"九五"和"十五"广东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数值。通过分析和对比,对"十一五"广东省林业科技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天祥,刘琦  
一,发挥地区优势,广东糖蔗要有个大发展 目前,我国糖料生产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近年来,虽然每年都要进口一百多万吨食糖,可是我国食糖的人平年消费水平也只有7~8斤,大大低于世界人平年消费50斤的水平。即使按现在这样的低标准供应,我国每年至少也要生产400万吨食糖,而1978年仅生产250万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晶  李天祥  林大燕  钟甫宁  
2004—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除播种面积扩大和各作物单产水平提高以外,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高产作物对低产作物的种植替代也是促进粮食持续增产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粮食"九连增"的贡献因素分解为播种面积、单产水平和结构调整三个部分,并对各部分的增产贡献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九连增"期间粮食作物内部结构调整对增产的贡献率年均为26%,贡献率最高的年份达到67%。分区域来看,东北地区是全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幅度最大、贡献也最为显著的区域,占结构调整对全国粮食增产总贡献率的7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翊敏  钟庆才  
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在广东省的范围内 ,对广东省及其所辖各市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详细分析 ,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分析模型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分析了各市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状况的差异 ,讨论了经济政策与制度对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广东省各区域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志刚  
文章从部门这个新角度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和差异问题。分析表明,工业和其他三产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高达64%。运用新古典收敛模型检验各部门之间是收敛还是发散,结果表明,部门之间存在很大的异质性。交通运输业是显著发散的,其他三产也显示出了微弱的发散,农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则是显著收敛的,建筑业收敛但不显著。对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分解表明,广东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95%左右来源于增长效应,其余5%来源于份额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元  周树高  
由广东省第三产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及第三产业各主要行业对GDP增长贡献大小可以看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本文认为,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与经济增长水平高度相关,第三产业中年均增速快的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也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加快广东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在第三产业内部,应着重发展交通邮电、批发零售、房地产、社会服务、金融保险等对国民经济推动力大的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