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2)
2023(7395)
2022(6186)
2021(5322)
2020(4390)
2019(9676)
2018(9281)
2017(18296)
2016(9354)
2015(10393)
2014(10237)
2013(10276)
2012(9681)
2011(8851)
2010(9029)
2009(8527)
2008(7961)
2007(7113)
2006(6585)
2005(6136)
作者
(27450)
(23287)
(23274)
(21985)
(14559)
(10934)
(10493)
(8926)
(8718)
(8154)
(7895)
(7528)
(7439)
(7303)
(7104)
(7088)
(6931)
(6678)
(6468)
(6229)
(5733)
(5649)
(5429)
(5322)
(5225)
(5149)
(4874)
(4732)
(4614)
(4435)
学科
(69613)
经济(69581)
管理(32849)
(25650)
方法(22504)
(21016)
企业(21016)
数学(20276)
数学方法(20197)
地方(19425)
环境(14381)
地方经济(13975)
中国(12497)
业经(11523)
(11381)
(11280)
(11223)
(9809)
农业(8208)
(8055)
经济学(8041)
(7873)
资源(7633)
(7450)
(7154)
(7122)
金融(7121)
产业(6790)
技术(6717)
(6499)
机构
学院(144461)
大学(143539)
(76668)
经济(75487)
管理(56355)
研究(52564)
理学(48908)
理学院(48383)
管理学(47882)
管理学院(47608)
中国(39401)
(31459)
科学(29383)
(28931)
(25886)
经济学(25232)
财经(25137)
研究所(23431)
中心(22994)
(22745)
经济学院(22441)
(21111)
(19006)
财经大学(18391)
(18304)
北京(17957)
(17650)
师范(17530)
业大(17497)
(16524)
基金
项目(95618)
科学(77627)
基金(72068)
研究(70072)
(62024)
国家(61614)
科学基金(53984)
社会(50062)
社会科(47728)
社会科学(47714)
基金项目(38328)
(37204)
自然(32433)
自然科(31616)
自然科学(31611)
自然科学基金(31052)
(30136)
教育(29950)
资助(28425)
编号(25802)
(23089)
国家社会(21884)
重点(21848)
(21374)
(19936)
成果(19587)
发展(19426)
(19154)
人文(18877)
创新(18837)
期刊
(89600)
经济(89600)
研究(46179)
中国(25458)
(24868)
管理(21750)
科学(18763)
学报(17787)
经济研究(16139)
(15456)
大学(13787)
财经(13528)
学学(13429)
技术(12562)
(11825)
(11788)
金融(11788)
业经(11783)
问题(11112)
农业(10572)
技术经济(9857)
统计(8772)
资源(8575)
(8188)
(7951)
世界(7516)
商业(7245)
决策(7141)
经济管理(7074)
经济问题(7065)
共检索到219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杨宝臣  程云鹤  
以资本、劳动和能源作为投入变量,以各省份GDP为期望产出变量,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变量,在全要素生产理论框架下,基于DEA方法定义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和能源利用的环境绩效两类能源效率指数;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2000年至2010年中国各省份的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分析其演变规律与地区差异性;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实证分析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整体水平均较低,地区差异明显,节能减排潜力巨大;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形或U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慧微  
为解决当前可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的能源供应、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文章在详细分析"环境-能源-经济"理论模型、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计算方法、面板数据处理方法,计算2006—2016年我国不同区域的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比较分析能源经济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最后得出:我国总体来说能源和环境经济效率正在逐年增长,但地区差距依然非常明显,东部地区的表现最为理想,中部地区较为满意,而西部地区仍需投入巨大精力改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冉茂盛  陈夏  
本文基于技术效率的视角对能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区技术效率水平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契合,但从技术效率的变化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各地区技术效率呈显著的收敛趋势。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煤炭消费比重、能源消费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文骏  徐瑞扬  
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变动MLI指数并使用异质性面板格兰杰检验和面板协整模,型实证分析1995至2009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长期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同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分别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提高,表现出中国的生产要素正在向生产率和能源效率较高的产业进行转移。然而,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依旧明显,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需要协调各省域经济增长速度及能源利用效率,以免扩大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慧媛  吴开尧  
本文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中国区域经济的环境技术效率,使用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测算了区域经济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产出没有出现环境无效率,而由能源投入和污染排放所产生的无效率值合计为0.2202,约占到环境无效率总量的71.82%;东部地区的环境技术效率始终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纯技术进步仍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最大贡献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一弘  魏玮  
文章通过建立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长期均衡中,技术因子对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而能源要素只在中部地区表现出显著性;(2)短期波动中,能源消费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明显,技术因子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突显出区域的差异性,寻求区域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匹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影  
文章借鉴Romer(2001)的资源约束模型,构建包含一次能源的资源约束经济增长模型,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视角出发,对区域经济的能源约束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能源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性且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能源"尾效"值最大达到0.10623,东部的次之为0.08236,中部最小为0.07902,能源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已不容忽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能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我国和地区能源效率,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从地理空间溢出的角度解释能源效率空间特征并提炼出影响区域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全国和地区能源效率符合倒"U"曲线特征,全国范围内能源效率的空间差距逐步扩大;(2)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外部效应,政府在制定能源节能战略时,应对区域间节能合作及先进生产技术的扩散给予更多的关注;(3)能源效率同政府干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资源禀赋变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开放程度、能源价格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杨宝臣  程云鹤  
基于非径向距离函数与DEA方法,本文分别从效率与生产率两个维度建立区域经济增长的大气环境绩效模型,实证考察2006~2013年中国30个省份以及八大区域大气环境绩效的空间分布、动态演进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而判断各省份大气污染防治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大气环境效率普遍较低,区域差异显著,大气污染减排潜力巨大。大气环境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驱动,技术效率变化起到阻碍作用。通过构建静态绩效—动态绩效的"四分图"模型,发现各省份大气环境绩效存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特征,先进省份与落后省份的绩效差距在扩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劳承玉  冉杨斯特  
本文以全国清洁能源大省四川省为案例,以1991~2016年的能源工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VECM模型和脉冲响应模型,定量分析了能源建设投资对区域经济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能源投资市场的供需格局变化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能源投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海燕  吴宏  陈福中  
本文选取中国省际数据,从异质性能源消耗的视角构建省际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分析模型。研究表明,电力与煤炭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能源消耗地域异质性在对相应能源的需求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表现明显;异质性能源消耗存在替代效应;在考虑上期经济对本期经济影响的基础上,中国存在能源牺牲型增长问题。最后,本文以低碳经济为基轴,构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基本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士杰  
文章基于经济增长尾效假说,构建包括资本、劳动和能源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利用2000-2011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尾效是0.005,意味着由于能源约束,皖江城市带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约0.5%。同时,文章研究发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皖江城市带的能源约束程度相当,但不同能源种类对经济增长的制约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能源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软肋,因此增加高效清洁能源消耗比例,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其未来的必然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龚飞鸿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整治了由于长期战争和封建统治带来的创伤,1953年在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45.42%的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92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的第2年结束,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67.15%。国内生产总值(GDP)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斌  符毅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GDP、能源消费量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GDP和能源消费量增长是环境恶化的成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长短期内所存在的均衡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