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2)
2023(14466)
2022(12682)
2021(11896)
2020(9974)
2019(22965)
2018(22846)
2017(44595)
2016(24340)
2015(27490)
2014(27567)
2013(27063)
2012(25351)
2011(22931)
2010(23394)
2009(21729)
2008(21156)
2007(18938)
2006(17154)
2005(15505)
作者
(70590)
(58473)
(58070)
(55681)
(37717)
(27970)
(26490)
(22985)
(22289)
(21236)
(19898)
(19829)
(18738)
(18627)
(18246)
(17994)
(17543)
(17237)
(16829)
(16618)
(14786)
(14400)
(14134)
(13488)
(13193)
(12993)
(12934)
(12903)
(11873)
(11481)
学科
(113403)
经济(113284)
管理(71864)
(64885)
(53705)
企业(53705)
方法(44870)
数学(38704)
数学方法(38126)
中国(27472)
(27302)
(25378)
地方(25258)
(23317)
业经(23261)
(19315)
(18163)
贸易(18155)
农业(18038)
(17543)
理论(16819)
(16235)
环境(16027)
(15749)
银行(15713)
(15660)
地方经济(15195)
(15147)
(15089)
金融(15088)
机构
大学(352049)
学院(350168)
(147824)
经济(144540)
管理(137760)
研究(121172)
理学(117930)
理学院(116651)
管理学(114556)
管理学院(113942)
中国(91486)
(75531)
科学(73042)
(67744)
(61469)
研究所(55272)
中心(54686)
财经(53311)
(52840)
(52623)
业大(48934)
北京(48573)
(48210)
(46868)
师范(46521)
经济学(44394)
(43467)
(42561)
农业(40881)
经济学院(39542)
基金
项目(228650)
科学(179343)
研究(170176)
基金(165070)
(142205)
国家(140997)
科学基金(120980)
社会(106771)
社会科(101127)
社会科学(101100)
(88060)
基金项目(86659)
教育(77591)
自然(77476)
自然科(75633)
自然科学(75620)
自然科学基金(74212)
(73869)
编号(70398)
资助(69232)
成果(58644)
(50580)
重点(50516)
(49140)
课题(48147)
(46408)
教育部(43663)
项目编号(43360)
创新(43286)
国家社会(43267)
期刊
(172985)
经济(172985)
研究(111209)
中国(66158)
管理(52704)
学报(51800)
(51075)
(48711)
科学(48435)
大学(39636)
教育(39165)
学学(37009)
农业(33516)
(33316)
金融(33316)
技术(31096)
经济研究(27482)
财经(26716)
业经(26341)
(22928)
问题(22154)
图书(19737)
技术经济(18774)
理论(18185)
(17167)
实践(16325)
(16325)
现代(16267)
(16208)
统计(16047)
共检索到535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华  魏一鸣  
近年来,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文献大幅增长,其中绝大多数属于经验研究或政策模拟分析,所使用的基础数据大多来源于政府部门或者国际组织发布的宏观统计资料或者在线数据库。目前有的研究存在较多基础数据问题,从而可能导致结论出现偏误。为厘清各统计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减少数据滥用或者误用的可能性、增强研究过程的透明度和研究结果的可比性,本文从经济学和国民经济核算等视角讨论了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中的数据问题。在开展能源经济研究时,需要明确界定系统的边界,明晰输入量和输出量,传统的发电煤耗法等线性加总方法可能会导致研究结论出现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希良  黄晓丹  张达  耿涌  田立新  范英  陈文颖  
"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经济系统进行深刻的转型。本文利用中国—全球能源模型(C-GEM)等模型工具,研究了碳中和愿景下我国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定量评价了主要减排措施在不同时期的减排贡献度和所需的政策干预力度,对能源经济转型路径的关键特征指标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表明,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60年单位GDP能源消费相比当前下降75%以上;持续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优化,206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大力推进电气化和电力系统深度脱碳,2060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至70%以上,非化石电力在电力供应中比重提升至90%以上,电力系统在2045~2050年间实现净零碳排放;碳定价机制将在碳中和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激励。研究还表明,碳中和将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30年和205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2万美元和3万美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国清  
我国能源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王国清(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能源同人口、资源、环境一样,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为全世界所关注。1950-1990年的40年间,世界人口由24.8亿增至52.9亿,即增长了一倍多,而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由25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志新  陈文颖  
本文介绍了在能源经济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因素分析法,并以能源强度为分析对象,对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日本、美国之间的跨区域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是部门能源强度的提高,而日本和美国的能源强度的差异决主要是由产业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勇强  熊倪娟  
经济激励政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商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政策手段。本文回顾了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产业经济激励政策的实践,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冕  陈兴鹏  杨福霞  
能源经济系统的优化不仅是实现区域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案例,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进而运用结构分解模型,对比分析了影响单位GDP能耗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GDP与能耗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促进甘肃省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产业结构变动对全省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份额较小;对能源强度降低贡献较大的为第二产业的效率份额与结构份额,而第三产业结构份额对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为负。文章最后从产业结构优化、关键技术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三个角度提出了甘肃省能源经济系统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沫  陈凯  
基于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以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子系统为基础的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2003—2009年河北省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纵向评估,并将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横向对比。得出结论:河北省的能源利用效率虽然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经济增长仍然依靠大量的能源消耗来支撑。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金荷  姚愉芳  
由于气候变化政策研究的复杂性,本文在分析当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模型的两种建模方法——top-down和bottom-up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混合型经济-能源系统模型的必要性,并强调掌握模型的自主权在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了模型的开发目标和开发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家海  
本文着眼于构建区域经济政策分析体系,针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在基本理论认识上存在的分歧,依次分析了:不同经济体制下区域政策产生的动因;不同经济体制下区域政策覆盖范围和主要功能的差异;不同经济体制下区域政策多元目标的异同;不同经济体制下区域政策存在形式的差异。最后,本文对几个重要分析概念的理解和使用问题做了讨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解树江  郑文文  
由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中国能源报联合主办,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协办的"2011中国能源经济论坛"于2011年1月8日下午在人民日报社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主题是"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战略与展望"。来自国家能源局、人民日报社、国务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仲恺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也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必须关心、关注的战略问题。山西作为一个资源大省,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能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的均衡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迪平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流通产业的特殊性,在对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影响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进而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边际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提高中国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慧微  
为解决当前可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的能源供应、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文章在详细分析"环境-能源-经济"理论模型、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计算方法、面板数据处理方法,计算2006—2016年我国不同区域的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比较分析能源经济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最后得出:我国总体来说能源和环境经济效率正在逐年增长,但地区差距依然非常明显,东部地区的表现最为理想,中部地区较为满意,而西部地区仍需投入巨大精力改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庄恩岳  
印度政府十分重视对能源项目的审计。能源审计作为节约能源、保护能源的一种重要手段。能源审计重点放在经济效益方面的审计,旨在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主要由印度审计长公署的工业审计部门以及派驻各地的审计机关进行。能源效益审计的内容包括(1)能源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2)能源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峰  韩文科  苗韧  安琪  
本文分析了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背景下国际能源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的主要观点包括: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能源的开发活动已渗透到海上、极地,各种非常规能源得到进一步重视;为稳定国际石油市场,石油消费国与供应国共同推进国际能源论坛向全球能源机构迈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一代核能技术开发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气候变化问题促使世界经济向低碳方向转型,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未来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形势将更加严峻,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