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7)
- 2023(10762)
- 2022(9010)
- 2021(8390)
- 2020(6659)
- 2019(15319)
- 2018(14912)
- 2017(28420)
- 2016(15216)
- 2015(17137)
- 2014(16913)
- 2013(16891)
- 2012(16392)
- 2011(15356)
- 2010(15654)
- 2009(14356)
- 2008(14123)
- 2007(12585)
- 2006(11715)
- 2005(10966)
- 学科
- 济(73066)
- 经济(72998)
- 管理(40677)
- 业(38757)
- 企(28056)
- 企业(28056)
- 中国(26704)
- 方法(23880)
- 农(21727)
- 数学(21432)
- 数学方法(21227)
- 地方(20112)
- 贸(16457)
- 贸易(16442)
- 易(16026)
- 业经(15399)
- 财(15131)
- 农业(14396)
- 制(13830)
- 银(13753)
- 银行(13741)
- 行(13501)
- 融(13152)
- 金融(13152)
- 发(13021)
- 环境(12501)
- 学(12132)
- 策(11949)
- 地方经济(11294)
- 技术(9940)
- 机构
- 学院(221232)
- 大学(220064)
- 济(104767)
- 经济(102833)
- 研究(88314)
- 管理(80626)
- 中国(70201)
- 理学(67444)
- 理学院(66618)
- 管理学(65750)
- 管理学院(65317)
- 科学(49462)
- 京(49222)
- 财(47352)
- 所(44979)
- 研究所(40402)
- 中心(38843)
- 财经(36203)
- 农(36138)
- 江(34108)
- 经济学(33255)
- 经(33081)
- 北京(32673)
- 院(31687)
- 范(30890)
- 师范(30652)
- 经济学院(29797)
- 业大(28302)
- 农业(27992)
- 州(27146)
- 基金
- 项目(138809)
- 科学(110722)
- 研究(105575)
- 基金(101575)
- 家(88163)
- 国家(87432)
- 科学基金(74136)
- 社会(69411)
- 社会科(65994)
- 社会科学(65982)
- 省(51568)
- 基金项目(51459)
- 教育(47265)
- 划(44651)
- 自然(44506)
- 自然科(43473)
- 自然科学(43463)
- 资助(42790)
- 自然科学基金(42699)
- 编号(41900)
- 发(36400)
- 成果(35181)
- 部(32303)
- 重点(31689)
- 课题(30559)
- 发展(30322)
- 展(29825)
- 国家社会(29603)
- 中国(28603)
- 创(28535)
- 期刊
- 济(124777)
- 经济(124777)
- 研究(76942)
- 中国(52170)
- 农(35070)
- 财(33161)
- 管理(32497)
- 科学(30627)
- 学报(29502)
- 融(28230)
- 金融(28230)
- 教育(26187)
- 农业(24453)
- 大学(22864)
- 经济研究(21289)
- 学学(21232)
- 业经(19773)
- 技术(18725)
- 财经(18393)
- 问题(16374)
- 经(16087)
- 贸(15864)
- 国际(14792)
- 世界(14336)
- 业(13470)
- 技术经济(11305)
- 资源(11004)
- 坛(10491)
- 论坛(10491)
- 经济问题(10280)
共检索到364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陶建格 薛惠锋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约束矛盾的有效途径。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是指经利用消耗后可以不断得到补充、"再生"的能源。这类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潮汐能等,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科学地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本文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指出化石能源面临枯竭,不足以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事实;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得...
关键词:
能源约束 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 策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楚宙 苏爱华 谢方平 吴明亮 蒋萍 黄理军
针对湖南地处中部内陆,非再生能源先天不足,但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调查分析了湖南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及其优势和劣势,指出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开发 利用 湖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国亮 职菲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矿物能源占能源供应总量的九成多;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矿物能源将日益紧缺。海洋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储量大、可再生等特点,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可以缓解能源压力、改善能源结构,具有战略作用。但受制于技术成本、维护难度、设备质量等因素,海洋能发展较缓慢。我国海洋能发展要充分考虑技术成本、设备造价、输电线路成本、输电成本、维护成本等因素。
关键词:
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 开发成本 瓶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长江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资料,从利用方式可把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却又给人类制造着生态危机,而且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终有一天会枯竭,由此引发的世界能源冲突不断加剧。这决定着人类要去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除了拥有不可再生能源的一切优势外,并不会给人类构成任何危害,能够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长远需求,为人类创造和平、自由、平等和繁荣。中国的强盛、中华民族的复兴,决定着我们必须拥有稳定的、越来越多的能源。然而,中国的不可再生能源储量低,远远不能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且,不可再生能源已经使我们面临着严重...
关键词:
能源危机 可再生能源 基本国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瑛 李晓兵 扈海波 孔平涛 张东宏 李俊峰 王忠颖 时璟丽
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使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建设发展方向。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殊自然属性,建立了包括:资源监测指标、设备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的一套稳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依照此体系开发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GeomediaProfessional平台,基于Client/Server模式,是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资源GIS,它实现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种能源资源的空间、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动态监测。同时,利用GIS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资源开发评估模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GIS 中国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勇 马吉明 朱守真 栗楠
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总结了2020年中国各类电力装机容量,对比了中国与世界的电力“绿色程度”,提出了可用于模拟计算梯级水库群水电调峰能力的一种方法,给出了进行多电源互补的过程,通过对黄河上游梯级电站的模拟,获得了青海省在2030规划水平年逐月的调峰电量和电网多能互补分析结果.负荷的逐月平衡分析表明:丰水年份,风电和光伏发电产生较多弃电,而平水年、枯水年的发电能力与电网负荷需求基本匹配.典型日逐时多能互补分析表明:丰水年夏季,风电、光伏入网将导致负荷峰谷差变大,风、光产生较多弃电;枯水年冬季,水电和火电的电量与调峰能力不足,需要从外网购电,但这同时会导致弃光和弃风.青海电网应推动储能建设及其他电源的建设,秉持电网基荷电量和调峰能力建设并重,以减少网内弃电和外网购电.该文所介绍的水库群电力调节能力模拟方法和多能互补过程可用于其他电网,所得结论对青海的电源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电调峰 多能互补 风电 光伏 抽水蓄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志胜 段宗志
文章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各种途径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安徽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最佳路径依次为秸杆(林木)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和农村沼气池建设,并针对这一最佳路径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指标体系构建 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英杰
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展示美国马萨诸塞州风能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在详细介绍马萨诸塞州风能发展政策演进历程基础之上,指出阻碍风能选址法案通过的主要障碍,公众的担忧与反对、地方自治权利被破坏的争论。进而,作者提出加速简化风能许可立法、改变公众对风能发展态度和明确地方自治权利范畴认知等促进美国马萨诸塞州风能发展的对策建议。最近几年我国频发重大能源项目因公众反对而被紧急叫停事件,究其原因,是缺乏足够的前期沟通。马萨诸塞州案例研究的价值对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苏
近年来,受石油价格上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继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被世界各国广为开发利用之后,生物质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也日趋成熟,太阳能、地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德翼 高贵现
本文认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困难的原因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与传统能源电力间存在市场竞争。固定价格收购和电力费用分摊制度虽然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高的问题,但并没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市场消纳问题。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解决市场消纳问题的方法之一,其实施的关键在于对义务主体实施惩罚的有效性。但是,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对义务主体未完成配额义务惩罚的难度。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有效政策的制定,要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并且需要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不断推进。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电力 固定收购价格 价格补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占明珍 杨艳琳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减少对化石等高碳型能源的需求,增加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低碳型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这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为:提高对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组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建立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与法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能源 可再生能源产业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丽贤 张寿庭
全球气候的日益恶化,促使人类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面对"碳减排"与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提出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利用总量中的比例、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围、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等要求。应该完善可再生能源相关立法,加强法律实施;通过政府积极干预建立可再生能源的主导产业地位;根据能源的自然禀赋条件,建立区域性的可再生能源的产业集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可再生能源 发展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焦健
能源的生产与消费是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中国带来了严峻的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在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指引和政策支持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高度依赖煤炭的粗放低效能源发展方式正在逐步得到改变。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消纳、补贴发放、融资、多种可再生能源均衡发展等问题,实现能源转型任务艰巨。在对影响可再生能源持续性发展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非化石能源 能源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