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1)
- 2023(11376)
- 2022(9594)
- 2021(8911)
- 2020(7463)
- 2019(17057)
- 2018(16996)
- 2017(33289)
- 2016(17650)
- 2015(19856)
- 2014(19154)
- 2013(18698)
- 2012(17276)
- 2011(15390)
- 2010(15898)
- 2009(14767)
- 2008(14337)
- 2007(12751)
- 2006(11293)
- 2005(9817)
- 学科
- 济(82309)
- 经济(82240)
- 业(58253)
- 管理(58057)
- 企(49852)
- 企业(49852)
- 方法(43629)
- 数学(38846)
- 数学方法(38275)
- 技术(21428)
- 中国(19697)
- 财(19202)
- 农(19108)
- 业经(16811)
- 理论(14750)
- 地方(14420)
- 学(14216)
- 技术管理(13748)
- 农业(13544)
- 贸(13269)
- 贸易(13260)
- 易(12871)
- 环境(12652)
- 制(12256)
- 务(12080)
- 财务(12041)
- 财务管理(12020)
- 融(11989)
- 金融(11989)
- 银(11726)
- 机构
- 学院(251835)
- 大学(250842)
- 济(110637)
- 经济(108643)
- 管理(103553)
- 理学(90453)
- 理学院(89681)
- 管理学(88032)
- 管理学院(87588)
- 研究(78637)
- 中国(60132)
- 京(51503)
- 财(49511)
- 科学(45462)
- 财经(39979)
- 所(37812)
- 江(36661)
- 经(36557)
- 中心(36387)
- 经济学(35334)
- 农(34966)
- 业大(34698)
- 研究所(34164)
- 北京(32369)
- 经济学院(32038)
- 范(30026)
- 财经大学(29968)
- 师范(29732)
- 州(29219)
- 商学(28531)
- 基金
- 项目(170434)
- 科学(137283)
- 基金(125937)
- 研究(125158)
- 家(108711)
- 国家(107867)
- 科学基金(95175)
- 社会(82298)
- 社会科(78399)
- 社会科学(78378)
- 省(67619)
- 基金项目(65530)
- 自然(60981)
- 自然科(59762)
- 自然科学(59754)
- 教育(59507)
- 自然科学基金(58724)
- 划(55843)
- 资助(52762)
- 编号(48664)
- 创(41184)
- 部(38392)
- 重点(38391)
- 成果(38328)
- 创新(37605)
- 发(36708)
- 国家社会(34730)
- 课题(34402)
- 教育部(33965)
- 人文(33029)
- 期刊
- 济(113537)
- 经济(113537)
- 研究(72323)
- 中国(49285)
- 管理(41239)
- 财(38198)
- 学报(33973)
- 科学(33781)
- 农(30617)
- 教育(28986)
- 大学(27118)
- 技术(26939)
- 学学(25656)
- 融(22374)
- 金融(22374)
- 农业(21148)
- 财经(20371)
- 经济研究(19607)
- 经(17540)
- 业经(17456)
- 技术经济(16097)
- 统计(15045)
- 策(14883)
- 问题(14332)
- 科技(14076)
- 业(12966)
- 决策(12367)
- 商业(11750)
- 贸(11523)
- 现代(10741)
共检索到364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小钢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揭示了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转型的内生机制,理论研究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技术进步的绿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绿色技术进步显著地提高了行业TFP增长率,同时降低了行业污染排放;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同时提高产品清洁度和企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是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增长转型的内生动力。未来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调整与转型过程中,应注重绿色技术的研发、引进与市场化推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德力格尔
企业是现代微观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增长状况体现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企业有必要保持一种合理、持续的增长速度,使企业资金在不产生断裂或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使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增长速度存在上下限,也存在恰当的自由现金持有量,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可持续增长速度则是在两种增长范式中一直追寻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动态的、不停的调整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
可持续增长速度 范霍恩模型 拉巴波特模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汤谷良 游尤
本文基于可持续增长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现有的四种可持续增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各其在逻辑上和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并利用万科七年的数据对不同模型进行数据验证,试图为企业在管理增长时对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和应用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可持续增长 现金流量 价值创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黎明 贾均焱
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全球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并且绿色金融与碳排放约束之间的协同互补效应也对能源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资本深化在绿色金融影响能源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资本深化削弱了绿色金融对于能源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绿色金融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东部地区。本研究为完善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从而为绿色金融更好服务于能源领域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黎明 贾均焱
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全球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并且绿色金融与碳排放约束之间的协同互补效应也对能源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资本深化在绿色金融影响能源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资本深化削弱了绿色金融对于能源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绿色金融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东部地区。本研究为完善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从而为绿色金融更好服务于能源领域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德勇 李超 李项佑
将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8年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效应、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这种效应存在滞后性;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政府战略引领、创新人才支撑、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而城市空间扩张的机制不显著;对于东部地区城市、"两控区"城市和规模较大的城市而言,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王明晖 蔡秀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王明晖 蔡秀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智新 朱文卿 韩承斌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及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进行稳健性分析后,这种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研发创新和产业结构突破自身门槛值,数字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异质性。位于中部地区、发达地区和市场化水平高地区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非两职合一的企业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更多。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是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引导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提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龙子午 张晓菲
本文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利用华证ESG评分刻画企业ESG表现,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这种促进效应呈现出异质性效果,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环境规制强度低的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第二,ESG表现通过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价值两个作用机制,进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第三,ESG表现有助于促进企业开展实质性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比较显著。上述结论的启示:一是引导企业增强ESG信息披露意识,将ESG理念有效运用于公司治理全流程,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实效性;二是引导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处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的企业,在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企业ESG实践,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强制性ESG信息披露体系,强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同时致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支持国内企业开展ESG实践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运吉 韩瑞芬 梁梓潞
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技术创新、媒体关注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绿色技术创新与媒体关注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进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越多,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越高;媒体关注在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媒体关注的部分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采用最小阶段二乘法和更换被解释变量衡量指标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一致。研究不仅丰富了相关学术成果,而且对引导重污染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乘风 许培源
从信任、社会网络和信息共享三个维度构建社会资本测度指标,运用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社会资本-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三者的链式关系,结果发现:各个社会资本指标均显著影响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绩效,链式关系成立;社会网络维度的社会资本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效应最强,信息共享维度的作用次之,信任维度的作用最弱;技术创新并不是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完全中介,社会资本还通过其他渠道影响经济增长。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斌 李祎 赵川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源配置是金融科技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因此,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深化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发挥金融科技的溢出效应,能够赋能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利敏 廖菁华 谢振
基于绿色产业视角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和需求拉动机制,且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有效驱动了绿色产业中的小规模、公司治理水平较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相较于无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有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绿色发明创新的影响在两组样本中则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挖掘和培育市场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引导实质性绿色创新,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张晓晶 陈昌兵
本报告在企业生产函数中引入政府支持系数,该系数是通过一个政府福利模型而得。在突破贫困陷阱阶段,政府与企业目标高度一致,政府集中一切资源支持企业发展,政府支持系数大,企业享受了低税、低资源价格等有利因素;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随着城市化快速提高,政府转向福利支出目标,福利刚性不断加大,政企目标冲突,政府支持系数下降甚至出现惩罚,政企在新的发展阶段都面临转型,转型失败可能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确定中国未来的新增长机制,政府转型是关键,限制政府利益刚性,明确政府福利支出与企业发展能力相匹配,而不是靠债务融资推动福利和增长,更多地让市场发挥激励创新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如何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经验证据
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空间效应与传导机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党组织参与治理、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来自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沪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减排影响的区域差异和收敛性——来自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的理论与实证——来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能源环境约束下垂直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经验证据
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吗?——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
产业协同集聚与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理论机制与空间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