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4)
- 2023(11802)
- 2022(9921)
- 2021(9091)
- 2020(8045)
- 2019(18676)
- 2018(18490)
- 2017(36494)
- 2016(19681)
- 2015(22335)
- 2014(22365)
- 2013(21889)
- 2012(20140)
- 2011(17872)
- 2010(17613)
- 2009(16278)
- 2008(15854)
- 2007(14041)
- 2006(11653)
- 2005(10142)
- 学科
- 济(86694)
- 经济(86612)
- 管理(57038)
- 业(55623)
- 方法(47742)
- 企(44945)
- 企业(44945)
- 数学(43581)
- 数学方法(43123)
- 财(23520)
- 农(21660)
- 中国(20876)
- 业经(16768)
- 贸(15685)
- 贸易(15680)
- 务(15453)
- 财务(15412)
- 财务管理(15372)
- 地方(15329)
- 易(15248)
- 学(15083)
- 农业(14829)
- 企业财务(14605)
- 制(13388)
- 技术(11802)
- 和(11773)
- 银(11601)
- 融(11596)
- 金融(11593)
- 环境(11581)
- 机构
- 大学(278138)
- 学院(276826)
- 济(118695)
- 经济(116534)
- 管理(112694)
- 理学(98635)
- 理学院(97693)
- 管理学(96028)
- 管理学院(95515)
- 研究(86063)
- 中国(65414)
- 京(56523)
- 财(53625)
- 科学(51659)
- 财经(43812)
- 农(43406)
- 中心(42380)
- 所(41582)
- 业大(41077)
- 经(39965)
- 江(39728)
- 研究所(37920)
- 经济学(37660)
- 北京(34687)
- 经济学院(34472)
- 农业(34214)
- 范(33491)
- 师范(33137)
- 财经大学(32825)
- 州(31118)
- 基金
- 项目(192276)
- 科学(152750)
- 基金(142670)
- 研究(138359)
- 家(123678)
- 国家(122724)
- 科学基金(106963)
- 社会(89613)
- 社会科(85214)
- 社会科学(85191)
- 基金项目(75441)
- 省(74286)
- 自然(69943)
- 自然科(68420)
- 自然科学(68401)
- 自然科学基金(67211)
- 教育(64830)
- 划(62609)
- 资助(59494)
- 编号(55696)
- 成果(44054)
- 部(43655)
- 重点(42981)
- 发(40314)
- 创(40048)
- 教育部(38081)
- 国家社会(37894)
- 科研(37819)
- 创新(37420)
- 课题(36904)
- 期刊
- 济(116725)
- 经济(116725)
- 研究(73679)
- 中国(46402)
- 财(43381)
- 学报(41539)
- 管理(38816)
- 科学(38050)
- 农(36932)
- 大学(32037)
- 学学(30278)
- 技术(25488)
- 农业(24922)
- 教育(23707)
- 融(23113)
- 金融(23113)
- 财经(21637)
- 经济研究(19846)
- 业经(18754)
- 经(18501)
- 统计(16477)
- 问题(16075)
- 技术经济(14627)
- 策(14609)
- 理论(13733)
- 业(13717)
- 决策(13460)
- 贸(13125)
- 图书(12931)
- 商业(12690)
共检索到387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领娣 杨明晔 张磊
能源禀赋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为切入点对能源禀赋影响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阐释,在此基础上,以我国1997-2010年省际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区域角度看,能源禀赋均抑制就业增长;能源禀赋对就业增长的负向作用主要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3个中介变量产生;3个传导变量的作用程度由于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禀赋状况及发展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据此,从发展多元化产业、加强制造业发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及注重技术进步4个方面提出了化解"资源诅咒"、增加就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辽 李京晓
本文利用多变量因素分析法提取影响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成分因素,并以此为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资源供给、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四个因素共同影响资源禀赋向区域经济绩效转化的效率。于是出现了一些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但环境污染治理能力与社会发展同化能力低下的地区,经济发展绩效不高;而一些资源优势不明显但有着较高的社会发展同化能力和技术进步调解能力的地区,经济发展绩效显著的现象。因此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提升要平衡资源供给、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仲常 章翔 陈锡崑
本文从阐述"资源诅咒"的命题出发,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选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主要的能源矿产作为研究对象,既从静态角度讨论了地区能源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动态角度研究了能源供求比的变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煤能源供求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同时"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客观存在但并非普遍存在,具有相同能源状况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表现并不一致。
关键词:
资源诅咒 能源供求比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曹翠珍 赵国浩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导论证出区域物流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1999—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得出结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区域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及明显的地区差异;中国能源消费与人均GDP及上期能源消费同方向变动,本期能源消费对上期能源消费的弹性大于对人均GDP的弹性;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与物流业发展水平呈相反方向变动,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以保障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欢欢 姚磊
文章基于资源诅咒的分析框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试图找到解除资源诅咒的路径。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面临资源诅咒,东部地区几乎不受资源诅咒影响。同时,文章还测算了解除资源诅咒的经济发展门槛值,测算结果表明,增加FDI能有效地缓解资源诅咒,而人力资本投资、R&D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资源诅咒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晨 余威健
本文运用中国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考察了FDI和劳动力要素禀赋的环境污染效应。结果表明,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劳动力要素禀赋会导致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显著提高,环境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得到改善。交互效应表明FDI与劳动力要素的共同作用会加剧环境污染,FDI有利于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而不是生产技术"清洁化"。进一步的区域异质性模型证实了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会使中西部地区沦为"污染天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对一国就业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贸易 就业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智新 梁翠
虽然在学界"人口规模"假说和"资源诅咒"假说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但在当今人口危机和资源危机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人口规模与资源禀赋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紧迫。我国是否存在"人口规模"假说和"资源诅咒"假说?本文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两种假说在中国根本不存在;无论人口规模或资源禀赋状况如何,不同地区均可通过交易效率传导机制实现经济增长。具体来说,不同人口规模或资源禀赋的地区可以积极探索制度改革,提高社会分工水平,大幅改善交易效率,诱导不同类型的社会实验和组织创新,就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增长。这些结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界存在的争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
关键词:
人口规模 资源禀赋 经济增长 交易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龙翠红 吴福象 洪银兴
本文对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政治—经济理论模型作了大幅度的改进,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提出了初始收入不平等与后续的经济增长存在着不确定关系的假说。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使用中国21个省区的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对收入分配不平等进行了结构分解,测度了农村不平等、城市不平等以及城乡之间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农村不平等在解释人均产出增长时比城市不平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农村不平等程度越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大,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第二,城市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城乡之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结构分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单新萍 卢洪友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利用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对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分区域看,提高税收分权度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消极作用。其原因并不是税收分权本身对经济增长有消极作用,而是不合理的税收分权制度安排,抵消了分权带来的激励效果。因此,要提高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的激励效果,就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权关系,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理顺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关系,明晰各级政府的税权范围;理顺税费关系,规范制度外收入渠道,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彩梅 韦福雷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消费以一次性能源为主,在节能降耗的同时能否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将能源消费纳入生产函数,基于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北方和南方地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较小的差异。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就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的双赢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节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鹏
本文采用修改后的戴蒙德模型从微观角度论证了能源消费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的结论,还发现各期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的关系。本文采用1995~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均GDP变动1%,能源消费将同方向变动0.372222%;本期能源消费量变动1%,滞后期能源消费量将同方向变动0.320371%;经济增长的变动是能源消费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娟
文章采用门槛效应模型的放大,选取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产业增长对就业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业增长对就业存在着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且这两种效应途径都能对就业增加产生一定的放大效应。在流通业规模一定的范围内,其规模的提高,对就业增加的直接刺激作用和间接影响作用都是有所放大的,但二者均存在"天花板"效应,即当流通业规模分别超过一定阈值后,其对就业的放大效应将发生扭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新颖 马颖
以7座地级石油城市为样本,利用1997~2014年数据,对石油城市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石油城市的自然资源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条件性资源诅咒在石油城市是存在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石油城市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制度与城市聚集度对石油城市经济增长则呈现出负向的作用。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石油城市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新颖 马颖
以7座地级石油城市为样本,利用1997~2014年数据,对石油城市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石油城市的自然资源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条件性资源诅咒在石油城市是存在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石油城市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制度与城市聚集度对石油城市经济增长则呈现出负向的作用。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石油城市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商贸流通业促进就业增长的能力及其机理分析——基于2012-2017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能源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绿色TFP增长来源及其对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社会养老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互动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出口地理方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减贫——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