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5)
2023(9779)
2022(8128)
2021(7277)
2020(6026)
2019(13616)
2018(13460)
2017(24966)
2016(13646)
2015(14569)
2014(14313)
2013(13949)
2012(12991)
2011(12083)
2010(12287)
2009(11513)
2008(11222)
2007(9732)
2006(9099)
2005(8176)
作者
(41567)
(35073)
(34939)
(33273)
(22290)
(16654)
(15653)
(13525)
(13353)
(12434)
(12233)
(11524)
(11496)
(11110)
(11077)
(10674)
(10347)
(10156)
(10103)
(9892)
(8904)
(8766)
(8391)
(8142)
(8014)
(7803)
(7670)
(7266)
(7062)
(6840)
学科
(77694)
经济(77616)
管理(37767)
(32352)
方法(26648)
(26075)
企业(26075)
数学(23949)
数学方法(23765)
地方(17939)
中国(16429)
(15385)
(15243)
(14729)
业经(14612)
(13696)
地方经济(12534)
(11082)
环境(10947)
(10492)
金融(10491)
(10396)
贸易(10393)
农业(10377)
(10014)
(9917)
银行(9874)
(9507)
(8403)
(8270)
机构
大学(203287)
学院(200979)
(95783)
经济(94298)
研究(77347)
管理(73069)
理学(63452)
理学院(62685)
管理学(61625)
管理学院(61265)
中国(56120)
科学(47164)
(41907)
(41623)
(40344)
(39794)
研究所(37012)
财经(32986)
中心(32623)
业大(32521)
农业(31379)
经济学(31278)
(30046)
(29875)
经济学院(27914)
(27050)
北京(26313)
(25783)
师范(25416)
财经大学(24451)
基金
项目(134856)
科学(106012)
基金(100033)
研究(92273)
(90040)
国家(89341)
科学基金(75018)
社会(62931)
社会科(59766)
社会科学(59746)
基金项目(53092)
(51889)
自然(48516)
自然科(47391)
自然科学(47370)
自然科学基金(46564)
(44216)
教育(41535)
资助(39745)
编号(33469)
重点(31234)
(30274)
(29907)
(28161)
国家社会(27365)
创新(26577)
成果(26492)
科研(25886)
计划(25752)
教育部(25484)
期刊
(110072)
经济(110072)
研究(63881)
中国(38184)
学报(37212)
(35081)
科学(33193)
(30800)
大学(27451)
管理(27432)
学学(26423)
农业(23036)
经济研究(19815)
(18491)
金融(18491)
财经(17690)
教育(16326)
技术(15500)
(15407)
业经(15342)
问题(14244)
(12026)
技术经济(11555)
(10635)
世界(10271)
统计(10198)
(9985)
商业(9776)
国际(9628)
业大(9521)
共检索到304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А·В·卢恩斯  张久蒂  
从全球范围来看,考虑到生物和社会承载能力以及资源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工业化是有其最终极限的。然而,就能源而论,即使人口发展和工业活动大幅度扩张,也不会受到大的阻碍。如果我们应用有关能源的技术知识,在限制人口与工业扩展的诸因素中,能源可能是最不足道的。本文将解释其原因,并讨论为何更为可取的是不去追求人口和工业的盲目发展。 提供能源服务的社会总成本是下列五项的乘积,即人口、人均物质用品享有量(包括维持舒适、提供行动便利的必需品等)、维持每单位该享有量所耗资源,该所耗资源每单位的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史丹  王蕾  
本文首先从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角度,梳理和总结了能源革命的历史轨迹与特征。随后详细阐述了能源革命对产业发展、经济效率改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将成为国家竞争能力的核心问题,构建以清洁能源供应为主、转变能源消费模式的新型能源体系是世界能源转型发展的大趋势,而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是能源革命的关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研部课题组  顾铭德  吴培新  
本文主要阐述Shibor的推出对经济的重大意义。文章先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提出推出Shibor的背景,然后分析以Shibor为核心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以Shibor为核心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推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转型、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型、引导非金融企业和家庭的支出和减缓宏观经济波动等方面的意义。文章最后是简要的结束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书静  
时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人类时间观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对经济世界的认知。人类时间概念内涵的变化体现在经济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本文阐述了人类时间概念演化史,分析了内涵不同的时间观在经济学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时间观现代变革对经济学当前发展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东涛  张廷克  
2014年6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和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廷克等专家认为,能源革命概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央改革的决心;实现能源革命,必须明确能源革命的目标、方向、任务和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迟国泰  王众托  杨德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迎  
一、页岩气革命的兴起页岩气是储存于页岩(属沉积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成份以甲烷为主,具有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埋藏浅(目前探明最浅处为8米)、开采寿命长(一般可开采三五十年)等特点。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生产同样的电力,页岩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煤炭少40-50%。受到低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影响,其开采与提炼难度较大、生产周期较长。"页岩气革命"与美国页岩气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紧密相连。1821年,美国开发了全球第一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鞠海龙,徐萍  
当代IT革命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技术革命的范畴并具备了产业革命的意义,它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而且创造出新经济,同时还对世界市场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伴随IT革命在东北亚地区的深入发展,IT革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东北亚的经济增长,同时为东北亚各国新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将促进东北亚各国在世界市场结构中地位的提高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因而,IT革命对东北亚经济的影响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效应、促进经济深层的基础效应和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的间接效应等三大方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德明  
90年代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因素甚多,有些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如技术革命;有些是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遗留下来的问题,如美国的赤字和国际经济失衡,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和南北问题,资金短缺和国际金融,保护主义和国际贸易,苏联、东欧国家演变,原油价格和能源问题,新自由主义和调整改革。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赖春萍  
世纪之交计算机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方兴未艾,Internet(国际计算机互联网)遍及全球,世界正跨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一种全新的商业机制—电子商务随网络的自然演化而出现。电子商务,利用Internet技术,将企业、用户、供应商以及其他商业和贸易所需环节连接到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上,从专业Internet到共享In-temet(企业内部信息网),再到公共Internet,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炜  刘仙梅  
科技与生产的辩证关系体现于现代科技革命之中,现代科技革命展现科技与生产不断融合的过程,并在多方面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文章从生产力、产业结构、国际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凯瑟琳·豪斯曼  瑞安·凯洛格  郭子睿  
页岩气革命的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美国天然气的产量在接下来的六年里还会继续增加25%。有关页岩气革命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我们通过观察天然气价格的变化来研究页岩气革命技术的先进。当然,天然气价格的下降有可能源于供给的增加。因此,我们重新估计天然气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分别研究它们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供给的增加可以解释价格下降的5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英武,郝淑媛  
21世纪是网络经济的时代 ,新的通信网络包括因特网、内部网、电子商务 ,因特网已成为最有前途的联络和通信工具。网络革命正在给世界经济带来变革 :创造新价值、降低成本、增加就业。东亚国家已经认识到网络革命在发展经济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正采取措施加强通信网络的建设。网络革命已在东亚兴起。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文新  
智能—基因科技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全面深刻的一次科技革命,其意义极为深远,其中最核心的影响在于对人的劳动方式进而是人的存在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智联网使人的存在"泛网络化",将催生一个"产消型数字劳动者"阶层,人的"泛劳动化"存在方式将成现实,资本逻辑下劳动者将彻底被奴役或异化。智能革命下人的劳动方式的历史性质将发生全方位的变革,比如:相对于抽象劳动独立化,劳动的具体性将被消融于智能化机器体系的自然物质运动之中;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中,生产劳动的私人性日益融入社会性之中;智联网使得剩余劳动泛在化,雇员和非雇员的剩余劳动极大增强了资本增殖的力量;不变资本由于超越平台公司产权边界而泛在于社会大众之中从而具有无限性;资本逻辑中的劳作将无孔不入无时不在,从而倒逼休闲劳作化;依托于虚拟物理信息的生产和实体生产的时空分离将成为常态,这使物质生产虚拟化:资本逻辑中难以摆脱物质生产的困窘,并导致收入、城乡、发达与发展国之间以及数字精英与"无用阶级"之间的阶级分立绝对化。由此产生一种基本趋势,即人工智能机器运动取代必要劳动使得商品经济的"价值"基础趋于坍塌,剩余劳动的泛在化使得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基础趋于崩溃,而为了人类的正常生存和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善于建设一个并非基于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平台公有制的新世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