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5)
- 2023(6453)
- 2022(5214)
- 2021(4763)
- 2020(3765)
- 2019(8359)
- 2018(8138)
- 2017(15771)
- 2016(8553)
- 2015(9308)
- 2014(9295)
- 2013(9103)
- 2012(8273)
- 2011(7175)
- 2010(7087)
- 2009(6336)
- 2008(6065)
- 2007(5437)
- 2006(4670)
- 2005(3985)
- 学科
- 济(37387)
- 经济(37368)
- 管理(24683)
- 业(23868)
- 方法(17943)
- 企(17857)
- 企业(17857)
- 数学(16619)
- 数学方法(16482)
- 农(11343)
- 财(10646)
- 中国(8664)
- 农业(8379)
- 业经(7897)
- 地方(7539)
- 务(6962)
- 财务(6952)
- 财务管理(6939)
- 企业财务(6570)
- 贸(6419)
- 贸易(6414)
- 学(6323)
- 易(6191)
- 制(5807)
- 环境(5760)
- 银(5212)
- 银行(5185)
- 收入(5048)
- 行(4869)
- 地方经济(4729)
- 机构
- 学院(118552)
- 大学(115513)
- 济(50873)
- 经济(50038)
- 管理(44429)
- 研究(39382)
- 理学(38930)
- 理学院(38540)
- 管理学(37896)
- 管理学院(37704)
- 中国(29788)
- 科学(24168)
- 京(23404)
- 财(23155)
- 农(22305)
- 业大(19672)
- 所(19643)
- 财经(18595)
- 中心(18205)
- 研究所(18000)
- 农业(17708)
- 江(17143)
- 经(16920)
- 经济学(15989)
- 经济学院(14632)
- 院(14352)
- 北京(14164)
- 范(14155)
- 师范(13956)
- 财经大学(13855)
- 基金
- 项目(83386)
- 科学(65714)
- 基金(60817)
- 研究(59244)
- 家(53812)
- 国家(53355)
- 科学基金(45528)
- 社会(39065)
- 社会科(37175)
- 社会科学(37163)
- 省(33580)
- 基金项目(32466)
- 自然(29208)
- 自然科(28542)
- 自然科学(28539)
- 自然科学基金(28033)
- 划(27585)
- 教育(27437)
- 资助(24107)
- 编号(23379)
- 重点(19202)
- 发(18647)
- 部(18384)
- 成果(17777)
- 创(17722)
- 创新(16589)
- 国家社会(16583)
- 科研(16174)
- 课题(16146)
- 教育部(15728)
共检索到168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东景
文章构建IPAT扩展模型,将我国能源消费量增长分解为城镇人口变动效应、农村人口变动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区域人口比例变动效应、分产业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和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对我国2001—2015年能源消费量增长驱动因素的分解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驱动能源消费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并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城镇人口增长的增量化效应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减少的减量化效应;能源强度效应是能源消费减量化的最重要因素,存在明显的产业间差异;产业结构调整在能源消费量变动中减量化效应不明显;区域人口比例变动驱动能源消费量增长的作用很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学星 朱云鹃 于阳
根据2000—2009年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经济具有明显的内需主导型特征及发展趋势,驱动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和投资,而政府消费和净出口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最后提出政府应大力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构建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控制进出口,以确保安徽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驱动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佳 陈兴鹏 张子龙 逯承鹏
文章应用PLS法,选取主控自变量因子建立单因变量的PLS回归分析模型,并以甘肃省嘉峪关市为实证分析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收入增长驱动因素的主导因子为物价水平指数而不是游客人数,说明传统的游客数量粗放扩张型旅游业发展模式有待调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伍亚 张立
将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和加权夏普雷法相结合,运用1992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比较研究中美能源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国内最终需求的成长、中间需求的成长和出口的成长均是两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的正向驱动因素,中国的正向驱动效果强于美国;(2)技术进步和进口替代均是负向驱动因素,中国的负向驱动效果弱于美国;(3)国内最终需求的结构变化、出口的结构变化是美国能源消费增长的负向驱动因素,在中国却为正向驱动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捷 石柳 赵秀娟
将居民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纳入研究范围,采用LMDI分解法对2000—2011年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影响碳排放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收入对碳排放增加整体上表现为正效应;产业结构、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生产部门能源结构和能源碳排放因子整体表现为负效应;生活部门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的效应不确定;总体上正向驱动效应超过负向驱动效应,致使广东省的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态势。
关键词:
终端能源消费 碳排放 驱动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海玲 王红平
建筑能耗作为我国能源消费领域最大的部门之一,约占整个社会终端总能耗的40%,并且增长趋势明显。本文首先对引起城市建筑能耗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找出了影响城市建筑能耗增长的关键因素;继而采用岭回归分析法对各个因素对城市建筑能耗增长的驱动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识别出了影响城市建筑能耗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国家制定相应的建筑节能战略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建筑能耗 驱动因素 岭回归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娟 李毅 苑小娟 陈荆松
本文构建了黄金水道区位因素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贡献度测度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33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结果发现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水路优势仍待挖掘。近几年来,临江区位因素优势对长江经济带的作用有逐步加强的态势,而且在核心城市武汉、上海、合肥、重庆的作用较为明显。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长江经济带 区位因素 地区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杰鲲 康忠燕 韩文杰 梁璐璐
论文以2006—2016年各省份可再生能源电力产量为基础,测算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重心,并分析重心迁移特征;构建重心迁移的区域贡献模型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变动的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对中国七大区域进行实际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8年、2008—2013年、2013—2014年、2014—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重心分别向西南、西北、西南、东北方向迁移。第一、三阶段的主要推力是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快速增加,第二阶段的主要推力是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快速增加,第四阶段的主要推力则是华东、华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快速增加。结合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变动的驱动因素分析和有关各省份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区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古耀杰 任艳珍
构建了修正的宇泽—卢卡斯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R&D、能源消耗和开放水平发挥作用的具体机理,选取1994~2011年人力资本水平、R&D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和开放水平数据,建立了VEC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水平、R&D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和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水平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开放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显著但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能源消耗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弱化,R&D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R&D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亟待提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分棉 周煊 林汉川
本文以《全球品牌100强》中消费品类国际品牌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08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品类国际品牌成长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企业市场业绩和营销沟通能力是消费类国际品牌成长的驱动因素,其中产业设计研发能力的驱动作用最大,其次是企业市场业绩的驱动作用,而营销沟通能力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小。
关键词:
消费品类国际品牌 成长 驱动因素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徐志向 丁任重
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放宽了马克思关于所有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率因素的数据假定,从一般意义上分别对"两部类"划分和"四部类"划分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定进行了模型推演。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与第Ⅰ部类单位预付资本上所包含的追加资本以及第Ⅰ部类总产品价值占全社会总产品价值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与第Ⅰ部类资本家消费的绝对量和工人消费的绝对量的比值呈负相关关系。此外,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经济周期阶段所对应的决定经济增速的三个方面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并且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速存在"先升后降"的一般规律。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事实与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中得出的结论基本吻合。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阶段,随着第Ⅰ部类投资份额逐渐趋于下降,消费将成为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关键词:
马克思 扩大再生产 两大部类 投资 消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岳婷 龙如银
文章建立了我国居民人均生活用能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VAR模型,对其进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以江苏省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为例,进行补充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人均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生活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二者均是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其中,人均消费支出存在较明显正效应,随着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会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缓于实际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作用较弱,随着煤炭占比的减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硕 王艾青
本文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和实际需要,探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驱动因素,并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逻辑关系。结论表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提升TFP。在全国范围内,人力资本层次和财政支出规模与TFP正相关,均具有从低分位到高分位逐渐下降的即期和滞后效应,三者在东中西部地区对TFP的影响不同,各分位点上表现出明显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萍
今年年初以来,我国消费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增速保持在较快的区间,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达10.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的三大驱动力收入增长提升消费能力我国消费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我国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虽然当前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屈金凤 楚春礼 鞠美庭 董芳青 徐盛国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研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对提出科学的碳减排策略,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天津市为研究案例,对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进行计算,并运用LMDI模型对天津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变动量进行因素分解,从能源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人口等方面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确定导致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效应为正向效应,能源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