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94)
- 2023(16788)
- 2022(14437)
- 2021(13485)
- 2020(11339)
- 2019(25775)
- 2018(25297)
- 2017(48295)
- 2016(26284)
- 2015(29027)
- 2014(28516)
- 2013(28458)
- 2012(26197)
- 2011(23680)
- 2010(23205)
- 2009(21247)
- 2008(20379)
- 2007(17533)
- 2006(15155)
- 2005(13254)
- 学科
- 济(108821)
- 经济(108713)
- 管理(71086)
- 业(66853)
- 企(52845)
- 企业(52845)
- 方法(49394)
- 数学(43778)
- 数学方法(43392)
- 中国(29915)
- 农(29598)
- 财(25219)
- 地方(24058)
- 学(23815)
- 业经(23068)
- 贸(21607)
- 贸易(21598)
- 易(21004)
- 农业(20004)
- 制(18494)
- 环境(17942)
- 和(16081)
- 技术(15637)
- 银(15428)
- 银行(15358)
- 融(15308)
- 金融(15306)
- 务(15017)
- 财务(14955)
- 财务管理(14936)
- 机构
- 大学(372803)
- 学院(369155)
- 济(153386)
- 经济(150506)
- 管理(144588)
- 研究(131666)
- 理学(126678)
- 理学院(125210)
- 管理学(123060)
- 管理学院(122423)
- 中国(96794)
- 科学(83921)
- 京(79567)
- 农(67975)
- 所(66892)
- 财(65077)
- 研究所(62035)
- 业大(60318)
- 中心(58724)
- 农业(53805)
- 财经(53693)
- 江(51180)
- 北京(49986)
- 经(49224)
- 范(48157)
- 院(47744)
- 师范(47586)
- 经济学(47127)
- 经济学院(42712)
- 州(41226)
- 基金
- 项目(265148)
- 科学(207966)
- 基金(194314)
- 研究(187288)
- 家(172849)
- 国家(171478)
- 科学基金(145503)
- 社会(119920)
- 社会科(113727)
- 社会科学(113695)
- 基金项目(103448)
- 省(102399)
- 自然(96151)
- 自然科(93936)
- 自然科学(93906)
- 自然科学基金(92194)
- 划(86912)
- 教育(84029)
- 资助(79782)
- 编号(73688)
- 重点(60045)
- 部(58500)
- 成果(57965)
- 发(57362)
- 创(54890)
- 创新(51440)
- 科研(51332)
- 课题(50366)
- 国家社会(50360)
- 教育部(49418)
- 期刊
- 济(159987)
- 经济(159987)
- 研究(105690)
- 学报(66881)
- 中国(65673)
- 农(60531)
- 科学(59173)
- 管理(49842)
- 大学(49283)
- 学学(46764)
- 财(45602)
- 农业(42048)
- 教育(33957)
- 融(28674)
- 金融(28674)
- 技术(28219)
- 经济研究(27428)
- 业经(25814)
- 财经(25563)
- 业(22337)
- 经(21927)
- 问题(20926)
- 科技(19053)
- 资源(18045)
- 图书(18042)
- 版(17950)
- 技术经济(17346)
- 业大(17338)
- 贸(17068)
- 理论(16823)
共检索到524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东童童
本文首先选取多重指标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选取中国30个省份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现有能源消费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雾霾污染,尽管煤炭消费占比最高,但其单位消费占比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并非最大;我国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多样化,对煤炭能源的依赖性更低;对全国而言,雾霾污染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雾霾污染 空间视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东童童 邓世成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下,坚持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基于Kaya恒等式与现有能源消费理论,对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和路径进行理论推导与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选取多重指标对能源消费结构和雾霾污染现状进行测度,采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认为:能源消费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取决于能源消费规模与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的共同作用,当经济增长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时,能源消费模式将彻底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终实现污染气体排放的有效降低。实证结果发现:整体上,长江经济带现有能源消费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雾霾污染,且长江经济带现有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虽占比最高,但其单位消费提高所带来的雾霾污染程度低于汽油和电力消费的作用程度;具体而言,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多样化,对煤炭能源的依赖性更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丽梅 张晓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中国31个省份本地与异地之间雾霾污染的交互影响问题以及经济变动、能源结构影响。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污染的高聚集区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与这两大经济增长极相连接的中部地区,本文认为产业转移是其重要原因,产业转移加深了地区间经济与污染的空间联动性,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显现。建立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回归模型,发现污染水平与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变动息息相关。此外,雾霾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倒"U"型关系并不存在或还未出现,即随人均GDP的持续增长,污染水平不断上升。综合实证分析得到,邻近地区的产业转移所换取的环境质量改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文斌 文泽宙
为探究雾霾污染是否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262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揭示雾霾污染与居民消费的空间关联特征,构建广义嵌套空间计量模型(GNS)深入剖析雾霾污染对居民消费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雾霾污染与居民消费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与空间依赖特征;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雾霾污染会显著抑制本地区居民消费,但会促进邻近城市居民消费,且对邻近城市居民消费作用更强;此外,教育水平、交通条件、收入水平、房地产投资及金融发展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居民消费。因而未来要从区域协调入手,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实现"治霾"与"激发消费潜力"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居民消费 中国城市 空间计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磊 吴玉鸣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能源效率较低的原因。本文采用1996年-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方法和岭回归方法,估算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边际效率及其不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换算,分析了省际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能源边际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天然气、电力、石油、煤炭;煤炭消费比重的增加会降低能源效率,而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比重提高会提高能源效率。由此,为了提高能源效率,应努力减少煤炭、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加大煤电的转换力度,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逐渐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加强保证石油安全供给措施,实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尤其是,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晓红 江可申
采用我国30省(市、区)2003—2012年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之间的关系。首先,以PM10浓度指标进行聚类,把30省(市、区)划分为高、中、轻三大污染地区。其次,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是一阶单整I(1);PedronI和Kao协整检验表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FMoLS回归发现,全国总体环境规制强度与PM10浓度呈反方向变动,能源消费结构与PM10浓度呈同方向变动;高污染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对PM10浓度产生正的影响,中、轻污染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对PM10浓度产生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使用法律、经济手段加强环境规制,降低煤炭消耗比例、发展清洁能源等建议。
关键词:
PM10 环境规制 能源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德群
中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不仅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也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也带了诸多的环境问题。雾霾等恶劣天气不仅给国人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与经济损失,而且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雾霾污染的成因、影响因素、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青年教师、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刘晓红女士新近出版的《中国雾霾污染区域分异研究》一书,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她自己的新观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红
运用2007-2016年我国273个地级市的PM_(2. 5)数据,探讨了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并运用静态和动态计量方法实证考察了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城市蔓延不但对雾霾污染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改变居民交通模式和行为模式影响能源消费,进而对雾霾污染产生间接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蔓延与雾霾污染之间均呈现U型曲线关系;小城市、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带来雾霾污染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这两类城市而言尤为迫切;对于小城市而言,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能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政府应通过科学确定城市边界、推动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等方式,依据城市规模,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治理雾霾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广阔 王琼璞
通过对近几年有关雾霾污染的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了我国雾霾污染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将雾霾和雾霾污染区分开来,探讨我国在雾霾污染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我国雾霾污染的相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形成机理 研究进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广阔 王琼璞
通过对近几年有关雾霾污染的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了我国雾霾污染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将雾霾和雾霾污染区分开来,探讨我国在雾霾污染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我国雾霾污染的相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形成机理 研究进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本文利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识别了我国279个城市间雾霾污染的空间依赖关系,结合多样化的网络分析方法与滚动窗口技术揭示出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整体特征与微观模式,进而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考察了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样本城市间普遍存在雾霾污染依赖关系并且这种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逐渐上升,近年来我国大范围雾霾污染的频繁爆发与雾霾污染区域性特征的日趋强化密切相关。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在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雾霾污染及其区域传输的还原论、自然决定论等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有助于确立人在雾霾治理中的主观能动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吉林 赵佳 薛飞
文章从新中国建国至今的政策回顾出发,采用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全国与区域层面雾霾污染、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雾霾污染、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其中,雾霾污染与能源消费在全国层面呈现显著单向影响关系,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层面呈现双向影响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各组别面板均为双向影响关系,经济增长单向促进了雾霾污染。我们还发现除中部外,全国、东部和西部层面雾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显著倒U型EKC曲线,并且当前都未跨越拐点。煤炭和石油消费是雾霾污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所有分组中没有任何实证表明天然气和清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PM2.5 能源消费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玉桃 郑梦琳 孙菁靖
构建城市群异质性视角下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框架,并采用5大重点城市群2000~2016年的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准构建空间随机时间固定效应下的SDM。结果发现:重点城市群的雾霾污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性,但溢出程度存在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N"型曲线关系;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为正向线性影响;成渝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倒"N"型曲线关系。
关键词:
重点城市群 工业集聚 雾霾污染 空间溢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蒙 刘修岩 仝怡婷
近年来,"雾霾天"在我国很多地区频繁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怀疑城市空间结构会对雾霾污染产生影响。本文综合利用PM2.5地表浓度数据、全球夜间灯光数据、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以及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我国各城市的蔓延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城市蔓延和城市规模对地级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会提高当地PM2.5浓度,人口规模的提高也会有类似的效应,而且,城市蔓延与雾霾浓度的同方向关联会因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小城市的空间蔓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此外,工业城市经常有更高的雾霾浓度。本文结论具有如下现实意义:在城市内部空间规划方面,应该控制各城市尤其是小城市的无序蔓延,坚...
关键词:
雾霾污染 PM2.5 城市蔓延 人口规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丽梅 刘生龙 张晓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对能源结构、交通模式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展开分析。实证显示,雾霾污染区域特征明显,主导东、中、西部地区污染的因素各不相同。对中、西部而言,能源结构是关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造业集聚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损人利己"效应;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通过国际间横向对比发现凡是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国家,都同样存在雾霾污染严重的问题;三是产能过剩加剧了污染。对于东部而言,交通拥堵以及来自邻近地区的影响是其高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污染的治理需要联防联控,而在东部地区,打破省域行政界限实现市级层面的联合防控则...
关键词:
能源结构 PM2.5 空间溢出效应 交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