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2)
2023(12533)
2022(10998)
2021(9983)
2020(8454)
2019(19216)
2018(19110)
2017(37713)
2016(19924)
2015(22501)
2014(22484)
2013(22565)
2012(20836)
2011(19042)
2010(18925)
2009(17516)
2008(16525)
2007(14490)
2006(12816)
2005(11224)
作者
(57853)
(48118)
(47861)
(45705)
(30788)
(22894)
(21682)
(18954)
(18340)
(17091)
(16425)
(16313)
(15211)
(15084)
(14878)
(14624)
(14349)
(13995)
(13763)
(13547)
(11883)
(11867)
(11504)
(10983)
(10849)
(10648)
(10498)
(10296)
(9690)
(9288)
学科
(105251)
经济(105149)
管理(59830)
(54308)
方法(45399)
(44737)
企业(44737)
数学(40284)
数学方法(39969)
地方(22660)
中国(22055)
(21676)
(20782)
业经(19664)
(19434)
(15161)
贸易(15154)
农业(15015)
(14539)
环境(14508)
地方经济(14365)
(14174)
(13933)
理论(13490)
(12730)
金融(12729)
(12704)
财务(12645)
财务管理(12620)
技术(12279)
机构
大学(296513)
学院(294164)
(130539)
经济(128081)
管理(120372)
理学(105150)
理学院(104081)
管理学(102552)
管理学院(102038)
研究(97679)
中国(71238)
(61557)
科学(57593)
(56503)
(47746)
财经(46565)
研究所(43456)
中心(43216)
(42357)
业大(41131)
(41096)
经济学(40699)
(40575)
北京(38995)
(37124)
师范(36850)
经济学院(36552)
(35258)
财经大学(34751)
(33070)
基金
项目(201502)
科学(159506)
基金(148422)
研究(148268)
(127533)
国家(126517)
科学基金(110077)
社会(96146)
社会科(91301)
社会科学(91278)
基金项目(79000)
(77020)
自然(70581)
自然科(68926)
自然科学(68915)
自然科学基金(67695)
教育(67103)
(64100)
资助(61817)
编号(59527)
成果(47191)
(45197)
重点(44091)
(42887)
(41355)
课题(40027)
国家社会(39794)
教育部(39572)
人文(39024)
创新(38559)
期刊
(144652)
经济(144652)
研究(90454)
中国(47708)
管理(44224)
学报(42297)
(40537)
科学(39883)
(36220)
大学(32535)
学学(30852)
教育(26361)
农业(25293)
技术(25254)
经济研究(24938)
(24259)
金融(24259)
财经(23517)
业经(21721)
(20037)
问题(18088)
技术经济(16414)
理论(15176)
商业(14501)
图书(13868)
统计(13802)
实践(13592)
(13592)
现代(13353)
科技(12921)
共检索到422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志雄  
文章在对经济增长进行空间相关性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将能源消费总量纳入经济收敛模型,考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对经济收敛的影响。研究表明:引入变量能源消费总量,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β收敛,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促进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之一。要缩小区域差异,政府需要制定旨在有助于促进经济收敛的区域异质性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和能源消费空间相关性的空间协调政策及引导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江  
我国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高速增长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如何满足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与自回归等数学方法分析认为,经济总量对能源消费总量的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而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减对GDP没有明显影响。我们只有从宏观角度把握经济高速增长中遇到的能源问题,才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艳鸣  
基于2007年全国社会核算矩阵,利用数量乘数模型与价格乘数模型分析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可能带来的能效改进、能源价格调整、限制能源供给等对生产部门以及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煤炭与成品油,电价调整对部门的生产成本和居民消费价格影响最大;各类能源品种的效率改进将不同程度地导致全社会能源需求增加,引起能源效率回弹效应;限制能源供给量将直接或间接导致上下游部门产出量减少,阻碍经济增长,降低居民收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绍洲  李锴  
本文假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两者之间人均GDP差异的函数,然后在加入了地区和时间虚拟变量后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1991~2005年10个发展中国家和10个发达国家进行实证估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第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人均GDP差异存在收敛,随着人均GDP的收敛,两者之间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并且收敛的速度快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第二,所选取的这10个发展中国家在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过程中,其能源使用效率都在提高,但仍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其能源使用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爽  王国成  王晨铖  
在综合考虑影响能源消费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情况下,构建包含哑变量的VECM模型,利用中国1978~2012年的数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短期调整和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化水平和实际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率和实际GDP的上升能导致能源消费增加,且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第三产业比重具有弱外生性,政府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增加实际GDP和降低能源消费的目的;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较大且表现出收敛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会青  谷志红  牛东晓  
文章通过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对北京1980~2006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找出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真实"关系,并对未来能源消费趋势作出了预测,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祎  
新能源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1991~2014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新能源消费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同时经济增长也会促进新能源消费的增长,两者存在动态的双向关系。因此,应高度重视新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优化新能源经济政策及外部环境;加大新能源研发力度,提升新能源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加大新能源行业监管力度,依法打击骗取新能源补贴行为;综合开发多种新能源,提升新能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秋菊  陈建  
文章对日本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带动经济增长的是技术进步而非能源消费。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增大技术进步投入的力度,还需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能源效率、研发新能源,以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不断对能源的需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大鹏  艾明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矛盾日益突出,明确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协方差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山东省1980-2005年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进文  范继涛  
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以线性关系假设为前提,并未对这一假设是否合理进行严格的经济计量学检验。本文率先将近年来发展的非线性STR模型技术具体应用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结构依从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规律,并得出如下几个结论:(1)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并可以通过LSTR2模型来表达。(2)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当GDP增长绝对下降时,能源消费比GDP有更快的下降速度;当GDP增长率不超过18·04%时,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9592;当GDP增长率超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优智  
采用E-G两步法对1978年~2010年间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和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两者间存在着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即能源费的增长可以直接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施凤丹  
CPI作为2007年中国热点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引入CPI,利用经济计量模型检验了中国1978-2007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结论是:能源消费与GDP和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GDP对能源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CPI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降低并不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可以进一步采取节能措施以降低能源强度,而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秀丽  
文章选取1978~2012年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以及VAR模型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内,GDP的增加不必然的导致能源消耗量的增加,但在长期二者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二者之间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有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这说明,经济在能源政策的调控下对能源的依赖在逐渐减小,能源的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传国  陈蔚娟  
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分别对广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与动态以及定量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广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的较小波动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持续较大的影响,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祎  
新能源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19912014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新能源消费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同时经济增长也会促进新能源消费的增长,两者存在动态的双向关系。因此,应高度重视新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优化新能源经济政策及外部环境;加大新能源研发力度,提升新能源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加大新能源行业监管力度,依法打击骗取新能源补贴行为;综合开发多种新能源,提升新能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