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5)
- 2023(3421)
- 2022(2851)
- 2021(2508)
- 2020(2221)
- 2019(4834)
- 2018(4718)
- 2017(10010)
- 2016(5137)
- 2015(5480)
- 2014(5599)
- 2013(5789)
- 2012(5555)
- 2011(5040)
- 2010(4988)
- 2009(4524)
- 2008(4258)
- 2007(3875)
- 2006(3335)
- 2005(3037)
- 学科
- 济(30017)
- 经济(30001)
- 业(17090)
- 管理(15668)
- 企(13855)
- 企业(13855)
- 方法(12773)
- 数学(11393)
- 数学方法(11338)
- 结构(8807)
- 产业(8626)
- 农(7415)
- 业经(7238)
- 地方(6852)
- 财(6564)
- 中国(6080)
- 制(5176)
- 农业(4943)
- 技术(4729)
- 贸(4575)
- 贸易(4574)
- 地方经济(4554)
- 易(4363)
- 体(4327)
- 学(4079)
- 务(3982)
- 财务(3981)
- 财务管理(3977)
- 人民(3888)
- 企业财务(3880)
- 机构
- 学院(78863)
- 大学(76645)
- 济(40655)
- 经济(40183)
- 管理(32221)
- 理学(28482)
- 理学院(28239)
- 管理学(27901)
- 管理学院(27770)
- 研究(26444)
- 中国(19617)
- 财(16251)
- 京(15305)
- 科学(14621)
- 财经(13486)
- 经济学(13197)
- 所(12786)
- 经(12224)
- 经济学院(12019)
- 研究所(11634)
- 中心(11371)
- 农(10945)
- 江(10731)
- 业大(10392)
- 财经大学(10118)
- 商学(9701)
- 院(9662)
- 商学院(9634)
- 北京(9551)
- 经济管理(9500)
- 基金
- 项目(53841)
- 科学(43790)
- 基金(40563)
- 研究(39018)
- 家(34642)
- 国家(34389)
- 科学基金(30356)
- 社会(27310)
- 社会科(26243)
- 社会科学(26238)
- 基金项目(21618)
- 省(21258)
- 自然(18770)
- 自然科(18356)
- 自然科学(18352)
- 自然科学基金(18060)
- 划(17035)
- 教育(16772)
- 资助(16609)
- 编号(14663)
- 发(13222)
- 部(12301)
- 重点(11937)
- 国家社会(11655)
- 创(11540)
- 发展(11173)
- 展(11032)
- 人文(10831)
- 创新(10818)
- 教育部(10793)
共检索到110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晓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孙育平
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得到优化,但仍然存在问题:偏重特征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约束不断增大。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加强与区域发展平台对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聚、依托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增强区域生态效率评估效能、转换区域资源优势为产业竞争优势、以大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林
近年来 ,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日趋加快的同时 ,一些决定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需求状况、资源状况、贸易能力、产业配比、政府制度支持等因素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显出来 ,严重制约我国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从发展形势看 ,当前渔业经济已经具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条件 ,因此 ,通过制度创新 ,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便成为必然选择。
关键词:
渔业 产业结构 市场需求 制度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艳云 陈首丽
文章根据1997年至2008年北京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量,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北京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用能与能源消费的关联度,并据此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静敏 李惠娟 李煜华 王双燕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能源消费现状,并基于产业经济结构理论,探讨了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机制,以及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最后,基于误差修正模型(VECM)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能源消费,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 计量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路正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芬 郭广生 张士运
本文构建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的PVAR模型,研究中国30个省份2004—2016年全部区域、高碳区域和低碳区域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能源消耗间的传导机制,并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指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减少能源消耗存在正向效应,技术创新和高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实现经济增长有正向脉冲的影响响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对能源消耗具有较高的约束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兰甜甜
文章基于2006—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探究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与质量)对能源效率的动态效应及其异质性,并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实证考察了在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强度下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二者间呈“倒U”型关系;与产业结构调整幅度相比,调整质量更有助于提升能源效率;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与质量)的融合发展对提升能源效率具有更强的效果;同时,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产业结构调整门限效应,即当调整幅度与质量高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能更加显著地增加对能源效率的正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珂 陈梦涵
人力资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普通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和和创新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升级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再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河南省存在着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分布和行业分布不合理、高级技能型人才短缺、创新型人才储备量少等主要问题,制约着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高河南省人力资本水平的主要对策是政府和企业为高端人才提供完善的工作生活保障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高等院校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人力资本 培养基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姜春海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此次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的之一。本文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内生关系出发,重点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单一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都无法达到最终目的,需要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充分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佳 谢芸芸 田发
本文基于消费金融支付、风险管理、消费信贷、投资四大功能,结合作用机制与两阶段SYS-GMM估计方法来研究消费金融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消费金融能够通过信用催化、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以及政策引导机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显著作用;(2)具体来看,消费信贷、储蓄作用于产业结构的估计效果最显著,其次为保险与投资;(3)相较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消费金融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效果更好。据此,应在扩大消费金融试点范围基础上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契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注重金融产业与模式创新、强化居民投资与保险理念,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冰 孙华臣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分析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门限效应.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鲁为例模拟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且这种效应会发生由负向到正向的趋向性变化。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短期内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考虑技术冲击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但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会弱化技术进步带来的正向冲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凤朝 孙玉涛
在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能源消费、提高能源效率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创新要素,建立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分析框架。通过假设建立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计量模型,运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授权量增加能够节约能源消费,第一产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等能源消耗较少产业的产值比重增加能够减少能源消费。研究结论认为,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脱钩的重要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治 张红卫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分析了对山西省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关联情况 ;得出了各种能源对山西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 ;提出了山西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探讨了山西能源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灰色关联分析 能源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