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7)
2023(14533)
2022(12095)
2021(11024)
2020(9459)
2019(21732)
2018(21504)
2017(41312)
2016(22460)
2015(25962)
2014(26124)
2013(25890)
2012(24159)
2011(21866)
2010(21861)
2009(20770)
2008(20736)
2007(18681)
2006(16350)
2005(15205)
作者
(65226)
(54976)
(54889)
(52346)
(34996)
(26160)
(25055)
(21303)
(20819)
(19497)
(18849)
(18384)
(17581)
(17473)
(17261)
(17170)
(16386)
(16316)
(15953)
(15827)
(13809)
(13481)
(13305)
(12464)
(12411)
(12408)
(12201)
(12187)
(11017)
(10862)
学科
(101198)
经济(101067)
管理(69698)
(65203)
(52492)
企业(52492)
方法(46247)
数学(41224)
数学方法(40952)
中国(29478)
(28005)
(27756)
(23352)
业经(21695)
(20639)
贸易(20629)
(20102)
农业(17998)
(17936)
地方(17187)
(17049)
银行(17017)
(16622)
财务(16583)
财务管理(16537)
(16406)
金融(16402)
(16263)
(16221)
企业财务(15743)
机构
大学(336631)
学院(332596)
(148926)
经济(146186)
管理(127134)
研究(115919)
理学(109385)
理学院(108182)
管理学(106632)
管理学院(106008)
中国(90308)
(70730)
(70351)
科学(66527)
(58380)
财经(55697)
(54118)
中心(52639)
研究所(52529)
(50700)
(49502)
经济学(47706)
业大(46420)
北京(44988)
经济学院(43081)
农业(42471)
(41940)
师范(41538)
财经大学(41382)
(41248)
基金
项目(216160)
科学(172031)
基金(161008)
研究(158467)
(139568)
国家(138449)
科学基金(118948)
社会(105036)
社会科(99663)
社会科学(99638)
基金项目(84265)
(81114)
自然(74499)
教育(73112)
自然科(72846)
自然科学(72825)
自然科学基金(71614)
(68957)
资助(66207)
编号(62516)
成果(51762)
(50473)
重点(48830)
(46270)
国家社会(44951)
(44569)
教育部(43882)
(43682)
课题(43394)
人文(41943)
期刊
(165299)
经济(165299)
研究(102998)
中国(66614)
(55446)
学报(50107)
(49839)
管理(47391)
科学(47209)
大学(38727)
学学(36406)
(33625)
金融(33625)
农业(33214)
教育(31689)
财经(28912)
经济研究(27998)
技术(27445)
业经(25344)
(24824)
问题(22169)
(19867)
(18501)
世界(17222)
技术经济(17160)
国际(17026)
统计(15947)
(15521)
商业(15517)
理论(15462)
共检索到503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袁晓玲  
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从不同角度全面考察了工业部门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工业化水平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强度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呈下降趋势;中国工业化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的短期调整幅度较大;中国工业化水平对能源需求的贡献份额较小,能源需求不会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瓶颈。从目前实际出发,对短期调整效应较弱的工业部门实行节能技术改造,走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王华  
本文对比分析了美国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测定的中国工业化水平与能源密度的协整关系表明,中国工业化水平提高1%,能源密度下降0.33%,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中国人均能源消费可能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这与中国较低的人文发展水平相关,但随着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促进能源密度的下降,从而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翔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令人堪忧的中国能源情势已经给中国的经济安全亮起了红灯。今天,中国的能源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问题,也不再是能源产业自身发展和产业内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能源消费应该从结构和总量两个方面着手。鉴于此,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前后的统计数据,对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中长期内影响中国整体能源消费状况的主要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消费结构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实际上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却是最高的;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能源使用和消费体制正在逐渐向良性方向转变,正确的能源战略完全有可能保障工业化目标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其安  孙方方  
运用我国1985-2013年期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四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均衡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短期内,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在短期和长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短期和长期上,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只在长期上与能源消费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其安  孙方方  
运用我国1985-2013年期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四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均衡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短期内,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在短期和长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短期和长期上,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只在长期上与能源消费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勇  韩钰  
文章分析了湖北省偏重型的工业结构特征和能源消费量大的基本特点,引入了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指标并计算了湖北省1992~2009年的指标数据。然后进一步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工业结构重工业化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协整模型。最后对两者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湖北省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都比较高,能源利用率较低,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湖北省重工业化程度增强是导致湖北省能源消费量上升的格兰杰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the paper raises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ing indicators and tries to measure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by using some examples.Thus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cientific supports to grasp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巧生  
本文利用费雪指数分解模型从产业层面考察了我国能源强度指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诸因素中效率份额的贡献占绝对主导,结构份额的影响较少,产业部门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的累计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从时间演变的角度看,能源强度下降幅度呈现明显逐年放缓趋势,产业部门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逐年减低。(2)1981—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ΔTFP)每提高1%,能源消耗强度(ΔI)相应地降低约0.33%。作为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和长期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能源强度不断降低现象的发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涵  成金华  
为了取得可靠的能源需求预测,本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等重要因素,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优势,确定了输入向量集合和输出向量集合,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将我国1985-2009年能源需求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与仿真,并对中国2010-2020年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并模拟解释变量不同增长率下能源需求的演变并给出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能源需求影响很大,到202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45.3亿t标准煤,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能源需求就越大。变量模拟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也是能源需求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业结构的调整,即便是微调,也会对能源需求...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星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中国GDP和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通过对GDP与能源消费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导致能源消费的增加;通过对GDP与能源消费的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中国GDP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了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长短期能源弹性系数说明,从长期来看,能源并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但必须注意能源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制定中长期规划来引导经济结构和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天凤  刘晓鹰  杨军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及依据具体指标判定,处于西部的四川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期阶段,与全国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快速持续工业化仍是"十二五"及未来一定时期西部发展的主题。基于此,西部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继续工业化途径在于:走特色产业化、绿色产业化、科技和信息工业化之路,积极探索产业集群化、工业园区化、城乡一体化的地域推进模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祟明  
根据工业化测度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实际情况,工业化进程测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反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映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例的提高;反映三次产业劳动力构成的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峰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理论,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工业化水平、能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能源、环境、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第二,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是造成能源消费和环境问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间相互影响;第三,短期内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是影响能源消费、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利阳  彭开虎  
新型工业化是当前各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对湖北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国家统计局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监测方法,对湖北及其市州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测算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陆宁  邹美凤  
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上升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也被许多经济学家证明。本文在对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工业特征描述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分析了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使用Granger因果分析法,论述了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实证结果,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地区服务业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