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8)
- 2023(10169)
- 2022(8808)
- 2021(7730)
- 2020(6869)
- 2019(15783)
- 2018(15520)
- 2017(31158)
- 2016(16571)
- 2015(19046)
- 2014(19278)
- 2013(19554)
- 2012(18654)
- 2011(17050)
- 2010(17295)
- 2009(16411)
- 2008(15984)
- 2007(14494)
- 2006(12774)
- 2005(11600)
- 学科
- 济(99017)
- 经济(98934)
- 管理(49872)
- 业(47407)
- 方法(43567)
- 数学(39469)
- 数学方法(39235)
- 企(37791)
- 企业(37791)
- 地方(20879)
- 财(20862)
- 农(20345)
- 中国(19935)
- 学(17266)
- 业经(16522)
- 贸(15440)
- 贸易(15436)
- 易(14840)
- 农业(14081)
- 制(13828)
- 地方经济(13760)
- 务(12567)
- 财务(12551)
- 财务管理(12516)
- 融(12353)
- 金融(12351)
- 环境(12109)
- 和(12002)
- 企业财务(11927)
- 银(11489)
- 机构
- 大学(258547)
- 学院(256781)
- 济(122957)
- 经济(120782)
- 管理(99546)
- 研究(88021)
- 理学(86396)
- 理学院(85473)
- 管理学(84222)
- 管理学院(83755)
- 中国(66463)
- 财(54200)
- 京(52457)
- 科学(50688)
- 所(44816)
- 财经(43900)
- 农(41100)
- 研究所(40456)
- 经济学(40058)
- 经(39827)
- 中心(39795)
- 江(37762)
- 经济学院(36122)
- 业大(35870)
- 北京(33089)
- 财经大学(32519)
- 农业(32282)
- 范(31261)
- 师范(30976)
- 院(30809)
- 基金
- 项目(165565)
- 科学(131514)
- 基金(123547)
- 研究(118533)
- 家(106862)
- 国家(106024)
- 科学基金(91373)
- 社会(79367)
- 社会科(75436)
- 社会科学(75415)
- 基金项目(65170)
- 省(62902)
- 自然(58161)
- 自然科(56880)
- 自然科学(56864)
- 自然科学基金(55886)
- 教育(54439)
- 划(52669)
- 资助(51954)
- 编号(45935)
- 部(38448)
- 重点(37132)
- 成果(36794)
- 发(36093)
- 创(33689)
- 国家社会(33579)
- 教育部(33548)
- 人文(32451)
- 科研(31973)
- 创新(31638)
- 期刊
- 济(137716)
- 经济(137716)
- 研究(78072)
- 中国(43717)
- 财(42455)
- 学报(38049)
- 管理(35930)
- 农(35797)
- 科学(35334)
- 大学(28761)
- 学学(27564)
- 经济研究(24363)
- 融(24278)
- 金融(24278)
- 农业(23601)
- 财经(23357)
- 技术(21427)
- 经(20087)
- 业经(19955)
- 问题(17876)
- 教育(17532)
- 技术经济(15611)
- 统计(15189)
- 贸(14658)
- 商业(13940)
- 策(13284)
- 世界(12813)
- 业(12732)
- 决策(12235)
- 理论(12177)
共检索到380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涛 郭晶 赵昕 郑慧 潘艳艳
文章以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非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来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对曲线的拟合效果、单调性、凹凸性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依据实证结果得到如下结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能源产出效率及边际收益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以全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东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最后从脆弱性、非同步性和阶段变化性三方面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特征做出分析。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非参数估计 边际产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家军 张茜
文章针对陕西省1985~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与能源消费总量(EC)的变动状况,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性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其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陕西省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该区域经济增长对于能源消费具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的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亮 廖文倩 章秒秒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1978—2008年山西省GDP与能源消费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GDP与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GDP是能源消费总量和电力消费的单向Granger原因,反映出山西经济属于增长诱致的能源需求型经济,采用节能政策而不牺牲山西省经济的增长是可行的,并提出促进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政府引导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子荣
本文基于1984-2016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能源消费与GDP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长期正相关;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互为因果关系;国内生产总值对自身的冲击效应要大于能源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冲击效应;国内生产总值对自身的贡献率一直排在第一位,维持在60%以上;能源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一直为正值,最高达到40%左右。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实证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四代 陈刚 杜念霜
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新能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发现,在短期内,新能源的消费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但是在长期,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将新能源和传统矿物质能源作为自变量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新能源和传统矿物能源的消费均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新能源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大约是传统矿物质能源的24.7倍。因此,大力发展和探索新能源并逐渐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是保持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涛 颜云云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基于中国1960~2007年的历史数据对石油消费量、煤炭消费量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消费量和GDP之间,煤炭消费量和GDP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石油消费量是GDP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当期石油消费量和煤炭消费量均与GDP呈现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能源消费 GDP协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宇 王俊平
本文以1980—2017年湖北省出口、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数据为样本,构建三者间动态关系指标体系,引入产业结构作为控制变量,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三者间长期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三者间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论显示:湖北省出口、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出口增长对能源消费存在长期正向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于短期,在长期,对经济发展并无推动作用。相比对能源消费的解释度,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水平解释度显著降低,表明湖北省出口结构倾向于能源密集型,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能源消费短期内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长期则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邢毅
本文基于“碳排放强度”的分组思路,分别建立低碳发展区域和高碳发展区域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信贷投放的面板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上述三者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信贷投放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低碳发展区域和高碳发展区域存在显著差异。(2)低碳发展区域的信贷投放和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存在着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而高碳发展区域的这一现象并不显著。(3)信贷投放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表明金融机构较好地执行了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了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 王庆存
本文利用1978~2009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电力消费与GDP,GDP与煤炭消费,GDP与石油消费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②煤炭消费对GDP的变动贡献度远远高于其它一次能源的贡献度,电力消费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一定滞后期,天然气、石油消费对经济具有正向效应。③我国GDP的变动95%以上是由于其自身变动影响产生的,经济增长存在惯性现象,经济的自我积累及依赖对其自身变动影响明显。
关键词:
能源消费 VAR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鹏
本文采用修改后的戴蒙德模型从微观角度论证了能源消费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的结论,还发现各期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的关系。本文采用1995~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均GDP变动1%,能源消费将同方向变动0.372222%;本期能源消费量变动1%,滞后期能源消费量将同方向变动0.320371%;经济增长的变动是能源消费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彩梅 韦福雷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消费以一次性能源为主,在节能降耗的同时能否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将能源消费纳入生产函数,基于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北方和南方地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较小的差异。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就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的双赢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节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刚 陈忱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一直是能源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研究现状表明,选取的国家不同、时间段不同、数据的处理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以1985-2006年我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不可再生能源消费的角度,建议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科技,进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力 倪玲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方法检验了中国的CO2排放量与能源消费、GDP、对外贸易、资本形成、人口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长期内变量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而在短期内,存在着GDP、能源消费、对外贸易、资本形成到CO2排放量等四种单向因果关系,其中CO2排放、能源消费、GDP和资本形成在各自的因果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尤为显著。实证结果也发现能源消费对CO2排放具有加速影响趋势,对外贸易对CO2排放的影响也十分关键,而且变量之间存在着一个稳定的CO2排放方程。相应的政策建议是,中国应该实施低碳经济战略,加快低碳转型,发展低碳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