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4)
- 2023(10764)
- 2022(9555)
- 2021(8986)
- 2020(7500)
- 2019(17296)
- 2018(17336)
- 2017(33776)
- 2016(18341)
- 2015(20341)
- 2014(20492)
- 2013(20378)
- 2012(18534)
- 2011(16591)
- 2010(16320)
- 2009(14704)
- 2008(14001)
- 2007(12083)
- 2006(10228)
- 2005(8751)
- 学科
- 济(70246)
- 经济(70165)
- 管理(52627)
- 业(50051)
- 企(41539)
- 企业(41539)
- 方法(35725)
- 数学(31139)
- 数学方法(30808)
- 农(18245)
- 财(17932)
- 中国(17076)
- 学(16575)
- 业经(15270)
- 地方(13575)
- 农业(12424)
- 贸(12351)
- 贸易(12347)
- 理论(12139)
- 易(11956)
- 和(11684)
- 制(11632)
- 务(11539)
- 技术(11491)
- 财务(11480)
- 财务管理(11462)
- 环境(11275)
- 企业财务(10936)
- 银(10217)
- 银行(10180)
- 机构
- 大学(257768)
- 学院(255960)
- 管理(105118)
- 济(98791)
- 经济(96650)
- 理学(92429)
- 理学院(91415)
- 管理学(89840)
- 管理学院(89385)
- 研究(83347)
- 中国(59582)
- 京(54268)
- 科学(53798)
- 财(43991)
- 所(41495)
- 农(40994)
- 业大(40082)
- 研究所(38355)
- 中心(37358)
- 财经(36482)
- 江(34676)
- 北京(33983)
- 范(33672)
- 师范(33353)
- 经(33290)
- 农业(32390)
- 院(30512)
- 经济学(28986)
- 州(28902)
- 商学(27663)
- 基金
- 项目(184043)
- 科学(144509)
- 基金(134153)
- 研究(132615)
- 家(117206)
- 国家(116243)
- 科学基金(100051)
- 社会(82673)
- 社会科(78328)
- 社会科学(78308)
- 基金项目(72216)
- 省(71614)
- 自然(66831)
- 自然科(65292)
- 自然科学(65277)
- 自然科学基金(64082)
- 教育(60453)
- 划(60374)
- 资助(55204)
- 编号(53908)
- 成果(42531)
- 重点(40476)
- 部(40390)
- 发(38277)
- 创(38231)
- 课题(36242)
- 科研(35696)
- 创新(35588)
- 教育部(34562)
- 大学(34213)
- 期刊
- 济(103418)
- 经济(103418)
- 研究(72739)
- 学报(42664)
- 中国(42121)
- 科学(38982)
- 管理(36834)
- 农(36302)
- 大学(31782)
- 财(31358)
- 学学(30005)
- 教育(26906)
- 农业(25794)
- 技术(20835)
- 融(18712)
- 金融(18712)
- 业经(17621)
- 经济研究(17205)
- 财经(16846)
- 经(14190)
- 图书(13823)
- 理论(13209)
- 科技(13050)
- 业(12998)
- 问题(12983)
- 实践(12352)
- 践(12352)
- 技术经济(12040)
- 商业(12026)
- 版(11708)
共检索到352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巧生 汪金伟
一直以来,不同人文发展水平国家能源消费的不平等程度仅仅受到非常有限的关注。基于人文发展的标准意味着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潜在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基本权利,以人文发展指数(HDI)为标准来分析能源消费的不平等性,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Theil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人均能耗、人均能源生产、经济活动以及人文发展四种判别标准下的能源消费不平等性。考虑了一个从1998-2007年包含不同人文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大样本,其人文发展水平用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指数来表示。研究发现,在本文选择的时间段内,世界能源消费的不平等性是在逐渐下降的,全球化和一些发达国家改善能源基础设施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涛 么海亮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消费不平等问题的相关文献。这些研究可以大致归为三类:一是从消费结构的角度研究家庭分项消费不平等,二是讨论消费不平等的变化趋势,三是探求消费不平等的成因。文章不仅归纳了上述文献的主要观点,还对文献中采用的统计数据、度量指标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同时指出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结构 趋势 成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红 喻开志 李奥蕾
消费不平等是经济不平等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相比收入不平等,消费不平等更能直接反映居民之间真实的福利差异。本文主要梳理了各种收入冲击与消费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对消费不平等的时间趋势和分项度量,以及消费不平等实证研究中的主要困难也给出了相应述评。消费不平等是未预期冲击的方差与未经保险冲击的方差之和,国外经验文献认为个人预期和风险分担机制平均减少了约20%的消费不平等。降低持久收入冲击和暂时收入波动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对于当前我国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收入冲击 形成机制 时间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王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不平等的研究重心由收入层面转向消费层面。文章系统回顾了常用经济不平等测度方法,结果发现,经济不平等测度方法虽然理论上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但应用层面却相对滞后。基于此,提出了未来有关消费不平等测度的几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统计测度 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伟 郭新强
本文在习惯偏好下通过建立一个考虑两类代表性家庭的两期消费决策模型,讨论了收入不平等与目标性消费如何影响中国的储蓄率。我们的理论模型得到了两个基本结论:(1)在高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具有相同的时间偏好和消费习惯强度的情形下,基于收入不平等对目标性消费的强化效应,中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具有更高的储蓄率;(2)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消费习惯越强,经济中的总储蓄率就越高。结论一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在平均意义上高于城镇居民。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论二也得到很好的验证,并且实证结果对各种收入不平等指标和居民储蓄率指标、不同样本数据集和计量估计方法均具有...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目标性消费 储蓄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迪 罗楚亮
探究消费升级与消费不平等问题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HIP 2013年和CHIP 2018年数据,结合近乎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等实证考察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与消费不平等状况。研究发现,样本期间中等收入及以下群体的消费处于升级状态;消费不平等呈现下降趋势,且主要源于高弹性商品消费不平等的下降。G·Fields分解结果表明,持久性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且对高弹性商品支出不平等和城镇地区消费不平等的贡献更大,暂时性收入差距对消费不平等的贡献度也相对较高;城乡差距、教育差距和家庭规模差异对于消费不平等同样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度。因此,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教育差距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降低消费不平等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姚健 臧旭恒
本文采用CFPS 2010—2018年数据,考察了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第一,收入不平等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趋势,而消费不平等在平稳中有上升趋势。第二,消费对持久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均存在部分保险。第三,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之间演变趋势的不同步可以通过这一时期收入冲击的持续程度和消费保险程度来解释。进一步分析表明,转移支付、耐用品交易和家庭资产在应对收入冲击时起着重要的保险作用。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消费不平等 部分保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亚东 张应良 侍述强
基于CFPS 2014—2018年数据,从收入不平等和流动性约束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农户消费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基尼系数每下降0.1,农户消费水平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31%;基尼系数下降至0.350,则会增加32.155%的农户消费。第二,借钱被拒绝过的农户家庭面临较强的流动性约束,其消费水平小于借钱没有被拒绝过的农户家庭。第三,收入不平等会强化流动性约束的挤出效应,间接降低农户家庭人均消费。以上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但是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第四,收入不平等会显著抑制农户的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福利型消费、房贷型消费和其他类消费,而流动性约束只对前三者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间接效应只在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中显著。
关键词:
农户消费 流动性约束 收入不平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坤望 陈嘉诚
依据现实数据,收入不平等与贸易利益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在异质性企业框架基础上引入消费者异质性,以探讨在人均收入水平给定的情况下,收入不平等对贸易利益的影响。模型中,消费者异质性通过收入与价格弹性的负相关关系,影响加权平均替代弹性,进而通过市场竞争强度这一渠道,最终影响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福利效应。在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1)考虑消费者异质性的贸易利益估算结果与同质性消费者模型相比存在显著差异。(2)在出口固定成本较高的情况下,较高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会削弱可变贸易成本降低带来的福利效应。(3)人均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产生对冲作用。本研究可为我国在当前阶段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福利效应,进而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霞
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子样本数据以及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了各可观测因素对自营者和受雇者收入分布的解释能力存在何种差异,及其在2005—2012年间所发生的变化。考虑到就业方式选择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首先采用转换回归模型对自营者和受雇者的收入方程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基于回归分析的分解分析方法,利用Shapley分解过程对自营者收入的Gini系数和受雇者收入的Gini系数分别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正在减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琪延 韦佳佳
休闲消费蕴含休闲时间消费和休闲消费支出。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居民休闲消费不平等问题。研究发现,休闲时间消费和休闲消费支出不平等现象日趋显著。本文通过K-means均值聚类刻画了休闲时间消费差异。构建回归模型发现,休闲时间和收入是影响休闲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随着年份的推移,休闲时间逐渐成为影响"有钱无闲"群体休闲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收入的拉动作用逐渐弱化。对于"有闲无钱"群体,虽然增加该群体收入能有效提高其休闲消费水平,但收入与年份交叉项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楠 韩秀兰
基于CFPS数据,运用可进行子组和子要素交叉联合分解的辛格不平等指数,对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不平等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全国居民家庭整体消费的辛格不平等指数为0.8063,城乡不平等贡献率分别为67%和33%,居民分项消费不平等较高的前三位依次是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日用品支出,对总消费不平等的贡献依次为26%、23%和18%。子组和子要素的交叉联合分解结果显示,对总的消费不平等贡献最大的一项为城镇居民食品支出不平等,其贡献率达到19%。此外,对总消费不平等贡献率达到10%左右且由大到小依次为: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城镇居民设备及日用品支出、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子组和子要素联合分解结论可为深入认识消费不平等的构成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辛格指数 联合分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黄鑫
<正>随着数字化不断加速、数字社会的到来,公民数字胜任力不仅是国家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也是加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做出部署,着力促进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与之同时,数字化对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新华 许梦宁 伍再华
消费不平等是经济不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衡量居民福利水平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国外消费不平等的代表性文献,回顾与评价了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因素、测度方法以及消费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消费不平等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影响因素 数量测度 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邦昌 么海亮
文章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家庭调查数据,本文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与收入进行了不平等指数测度;采用适应性核密度估计与相对分布法模拟了两阶段城镇家庭消费的分布情况与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消费不平等程度高于收入不平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中高消费水平家庭比重不断增加,其中高消费家庭的比例增加更为显著,消费不平等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