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8)
- 2023(8057)
- 2022(6104)
- 2021(5044)
- 2020(4097)
- 2019(8733)
- 2018(8604)
- 2017(16985)
- 2016(8798)
- 2015(10003)
- 2014(10326)
- 2013(10102)
- 2012(9385)
- 2011(8672)
- 2010(8752)
- 2009(8237)
- 2008(7734)
- 2007(7169)
- 2006(6725)
- 2005(6490)
- 学科
- 济(67075)
- 经济(67033)
- 管理(27684)
- 业(23950)
- 方法(18989)
- 地方(17545)
- 企(17512)
- 企业(17512)
- 数学(16904)
- 数学方法(16855)
- 中国(15684)
- 农(13773)
- 业经(12914)
- 地方经济(12368)
- 农业(10147)
- 学(10071)
- 财(10051)
- 环境(9015)
- 发(8681)
- 产业(8401)
- 融(8397)
- 金融(8397)
- 制(8343)
- 银(7404)
- 银行(7399)
- 经济学(7365)
- 体(7283)
- 行(7163)
- 总论(6981)
- 信息(6947)
- 机构
- 学院(140932)
- 大学(139733)
- 济(75670)
- 经济(74534)
- 研究(51693)
- 管理(51691)
- 理学(43964)
- 理学院(43543)
- 管理学(42974)
- 管理学院(42730)
- 中国(39512)
- 财(31916)
- 京(28119)
- 科学(27180)
- 经济学(25742)
- 财经(25539)
- 所(25419)
- 经(23101)
- 经济学院(22804)
- 研究所(22760)
- 中心(22113)
- 江(20830)
- 农(18790)
- 财经大学(18769)
- 院(18084)
- 北京(18020)
- 范(17339)
- 师范(17212)
- 业大(16418)
- 州(16395)
- 基金
- 项目(87166)
- 科学(70019)
- 基金(65182)
- 研究(65009)
- 家(55513)
- 国家(55076)
- 科学基金(47968)
- 社会(46599)
- 社会科(44250)
- 社会科学(44240)
- 基金项目(33599)
- 省(32955)
- 教育(28276)
- 自然(27502)
- 自然科(26872)
- 自然科学(26868)
- 划(26503)
- 自然科学基金(26390)
- 资助(25933)
- 编号(24859)
- 发(20971)
- 国家社会(20598)
- 重点(19470)
- 部(19428)
- 成果(19409)
- 发展(17934)
- 展(17694)
- 济(17596)
- 经济(17448)
- 教育部(17322)
共检索到221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师博 单豪杰
本文借助面板协整技术考察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经济资本化视角经验分析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的现实选择。研究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能源中性"假说均不成立;(2)地区间能源产出弹性差异较大,各地区适宜制定差别化的节能减排目标;(3)为增长而挖掘和重估各项资源经济价值的经济资本化模式不利于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能源产出弹性 经济资本化 节能减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士杰
能源生产的经济学评价能使能源结构向清洁化及与环境保护协调的方向调整,这有助于加快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首先分析了能源生产的经济学评价对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及必要性;然后给出了包括指标体系、计算方法体系与优化方法体系的能源生产的经济学评价体系;基于上述体系,采取征收环境税的形式来实现外部成本的内在化,对几种不同能源的效后发电成本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煤炭是经济性最差的能源选择,节能减排应首先从减少煤炭的开采与生产着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本文采用全要素方法,将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作为能源利用经济产出的环境成本纳入研究框架,运用2000~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CCR-DEA模型,测算了中国29个省份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并度量了其环境绩效,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中国各省份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之间的效率差异并采用Tobit模型检验了中国节能减排能力的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当前中国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及其环境绩效整体水平都偏低,尚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中国各省份、三大地区的能效及其环境绩效发展都显著不平衡,节能减排潜力巨大;(3)经济发展水平对一个地区的节能减...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群勇 李海燕
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数字产业的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力量,为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带来了新的视角。基于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分别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指数,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结论显示:数字经济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之间均存在典型的“倒U”型关系,换言之,数字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阈值后才能实现节能与减排的双重红利,并且这一效应也存在于高碳排放区、低碳排放区和东中部地区。此外,数字经济的两个不同维度也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数字产业化的节能减排红利效应要先于产业数字化实现。进一步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生产率和金融发展水平等途径间接影响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狄洋宏 孙超 马彤兵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农村能源节能减排已是当务之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能源消耗正逐渐增大,因此,农村的节能减排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辽宁农村能源消耗特点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辽宁农村能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和技术方法创新三方面提出了在农村能源建设和应用中的节能减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辽宁农村 能源 节能减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熙 赵海兰
我国整体的能源消费是由各类消费主体的行为特点所共同决定的,实现节能减排须着眼于能源消费主体的行为。我国的能源消费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即居民、企业和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机构,其能源消费的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文章从分析我国各类用能主体的能源消费特点与节能潜力入手,结合国内外关于能源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各类主体的能源消费行为特点与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针对不同能源消费主体的政策激励机制的构想以及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内在变动规律,并运用基于OLS估计的Markov链模型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而高效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结论;然后通过路径分析方法对节能减排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明确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碳排放量约束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较大,能源消费量约束、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着间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会对能源供给和能源利用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碳排放约束和能源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超峰 张裕芬 鞠美庭 冯银厂 刘伟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趋势,探讨了我国能源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能源利用强度低、结构不合理是引发区域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从能源结构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排放与大气环境质量两个方面探讨了能源消费与区域大气环境的响应关系,提出了建立社会经济目标(区域规划指标)和环境目标(城市环境质量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条件下的能源结构调整与节约思路。同时借鉴国外节能减排措施及经验,针对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能源 响应 环境问题 节能减排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俊 陈柳钦
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看,可以用"富煤、贫油、少气"来形容。以2013年为例,化石能源消费占整体能源结构的86.2%,其中高排放、高污染的煤炭占了58.5%,石油占17.7%,天然气仅占4.7%,而低污染的水电、核电、风电仅占9.1%。1.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伴随经济总量扩张而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2013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2012年增长2.4%。同时我国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从能源消耗总量上看,我国排在世界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云翥 牛叔文 张馨 赵春升
能源消费、收入和污染物排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复杂关联。基于大量的入户调查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家庭实物用能的数量差异不大,但有效用能从大、中城市、县城到农村依次下降,形成明显的阶梯特征。从家庭层面核算,农户用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显著地高于城镇家庭。但从社会层面来核算,城乡居民家庭用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差异不大。有效用能与人均收入、污染物排放具有良好的交叉二次关系,家庭有效用能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为应对未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经济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改进用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完善能源公共政策。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赫永达 刘智超 孙巍
用资本替代能源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提升减排功效,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从资本与能源的要素替代视角,对资本替代能源对我国各省际区域的能源使用效率与节能减排的影响进行必要探讨:在双产出生产函数和投入方向距离函数的框架下,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形式建立双情景数理模型、参数随机前沿SFA方法、静态与动态比较式分析了各地区资本替代能源的区域能效与减排潜力;然后将资本能源比、能源结构因素纳入联合回归模型,考察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探讨资本替代能源对提高能源效率及减排效果的显著性和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资本替代能源对提高能源效率及减排效果作用显著,并且这种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异质特征,即能源效率偏低的地区用资本替代能源以提高能源环境绩效空间显著,效率值较高的地区替代效应相对较弱。实证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本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尤其是降低能源中的煤炭比例对中国能源及环境绩效意义重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赫永达 刘智超 孙巍
用资本替代能源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提升减排功效,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从资本与能源的要素替代视角,对资本替代能源对我国各省际区域的能源使用效率与节能减排的影响进行必要探讨:在双产出生产函数和投入方向距离函数的框架下,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形式建立双情景数理模型、参数随机前沿SFA方法、静态与动态比较式分析了各地区资本替代能源的区域能效与减排潜力;然后将资本能源比、能源结构因素纳入联合回归模型,考察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探讨资本替代能源对提高能源效率及减排效果的显著性和地区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又受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了省级地区的节能减排效果,利用核密度法考察了三者的动态演进特征,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影响的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产业结构门槛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间,各省份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效果均呈现集中态势,且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技术化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明显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晓鑫 孔微巍
节能减排,不仅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战略目标的根本出路,更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新要求的必然选择。针对这个民生课题,从我国一次能源对经济增长的产出贡献率角度入手,对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万元GDP能耗高企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次能源消费的结构性不合理,因此必须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关键词:
节能减排 一次能源产出贡献率 实证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又受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了省级地区的节能减排效果,利用核密度法考察了三者的动态演进特征,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影响的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产业结构门槛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间,各省份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效果均呈现集中态势,且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技术化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明显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