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4)
2023(14644)
2022(12413)
2021(11039)
2020(9561)
2019(21948)
2018(21474)
2017(42109)
2016(22324)
2015(25375)
2014(25426)
2013(25289)
2012(23412)
2011(20940)
2010(20868)
2009(19389)
2008(18733)
2007(16538)
2006(14186)
2005(12512)
作者
(63905)
(53981)
(53845)
(51301)
(34262)
(25911)
(24661)
(21069)
(20433)
(18994)
(18368)
(18123)
(16877)
(16843)
(16843)
(16647)
(16190)
(16018)
(15574)
(15402)
(13216)
(13204)
(13129)
(12352)
(12320)
(12080)
(11810)
(11667)
(10835)
(10606)
学科
(115407)
经济(115309)
管理(69430)
(63575)
(51859)
企业(51859)
方法(51858)
数学(46727)
数学方法(46260)
(26960)
(25472)
中国(24236)
地方(22999)
(21510)
业经(20947)
环境(18488)
(18195)
贸易(18190)
(17574)
农业(17570)
(17486)
财务(17441)
财务管理(17400)
(16467)
企业财务(16322)
(15313)
地方经济(14454)
(14392)
金融(14389)
(13829)
机构
学院(327856)
大学(327276)
(148307)
经济(145649)
管理(130180)
理学(113413)
理学院(112310)
管理学(110452)
管理学院(109861)
研究(106499)
中国(80299)
(65835)
(65628)
科学(62548)
财经(53395)
(52161)
(50681)
中心(50214)
(48492)
(47366)
研究所(47325)
经济学(47205)
业大(46931)
经济学院(42522)
北京(40656)
农业(39799)
财经大学(39648)
(39379)
师范(38952)
(38130)
基金
项目(220938)
科学(175902)
基金(164318)
研究(158756)
(142299)
国家(141197)
科学基金(123155)
社会(104517)
社会科(99347)
社会科学(99323)
基金项目(86720)
(85721)
自然(79878)
自然科(78100)
自然科学(78081)
自然科学基金(76691)
教育(73089)
(71571)
资助(67832)
编号(62509)
(49889)
重点(49629)
成果(48882)
(47728)
(45801)
国家社会(44185)
教育部(43495)
科研(43150)
创新(42958)
人文(42384)
期刊
(159779)
经济(159779)
研究(93085)
中国(54298)
(52851)
学报(47924)
管理(46916)
科学(44638)
(43976)
大学(36965)
学学(35443)
农业(29580)
技术(29456)
(28035)
金融(28035)
经济研究(27660)
财经(27032)
业经(24420)
教育(24140)
(23227)
问题(20487)
统计(18755)
技术经济(18288)
(16683)
商业(16356)
(16272)
(15718)
决策(15227)
理论(15156)
(14676)
共检索到470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巴曙松  吴大义  
本文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总能源消费和四种主要能源消费(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对宏观经济变量(产出、投资、就业)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各种主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施行燃料转换政策对于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减排政策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君  
运用单位根、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自向量回归模型,利用我国1953~2007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认为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系,而能源消费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原因。另外,VAR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看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而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作用明显。因此,我国要实现碳排放目标,肯定要牺牲一定经济增长速度。从长远来看,要使经济与环境获得双赢,必须要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发现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子晖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技术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结合递归分析方法,考察"增长-能源-排放"关系随时间的演变轨迹。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任何大规模"节能减排"的措施都将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发现,中国存在着由"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链,随着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是十多亿人口生存、生活、发展的客观需要。不顾中国"人口规模庞大"等基本国情,一味地要求中国等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燕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伴随而来,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构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传导理论模型,利用更加灵活、稳健的TVP-VAR模型计算时变冲击效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分别得到"资本、劳动→煤炭消费→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二氧化碳"的传导关系链,反映出我国目前仍依赖煤炭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较为落后、新能源利用较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燕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伴随而来,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构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传导理论模型,利用更加灵活、稳健的TVP-VAR模型计算时变冲击效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分别得到"资本、劳动→煤炭消费→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二氧化碳"的传导关系链,反映出我国目前仍依赖煤炭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较为落后、新能源利用较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鹏  周迅  周德群  
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的测算分析是制定和落实碳减排政策的科学基础,其研究涉及两个核心问题:碳减排成本的理论界定及测算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分为长期减排成本和短期减排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归纳不同成本内涵界定下的测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比较分析现有研究的测算结果,探讨未来研究的可拓展领域,并指出应对之前未受充分关注的碳排放实体的减排成本展开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左  孔宪丽  
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1980~2010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八个典型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四个典型发展中国家面板数据,计量检验发现这些国家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负相关;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均正相关。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和二氧碳排放量等因素变动并不是引起中国GDP增长率发生变化的原因,但中国GDP增长率变化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栋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STIRPAT模型测算消费结构升级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察时间段内,消费结构升级对二氧化碳减排有正向促进作用,消费结构升级会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引入能源效率的交乘项后,发现消费结构升级和能源效率提升的协同推进能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文章指出,积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系统推进能源消费提质增效和消费结构转型,加强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均可促进二氧化碳减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燕  章杰宽  
作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东盟的旅游发展对于经济、环境和能源消耗的影响却鲜有学者关注。文章运用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东盟国家的旅游、经济、能源和二氧化碳(CO_2)排放之间的短期和长期联系,在东盟国家,旅游、经济、环境和能源之间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贡献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1)CO_2排放、人均GDP、能源消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旅游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上述各变量的短期波动受其自身以及其他4个变量的影响,并因此回到长期均衡路径;(2)从长期来看,CO_2排放和人均GDP之间、人均GDP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之间、能源消耗和可再生能源之间、旅游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是没有发现短期的双向因果关系存在;(3)旅游发展对CO_2排放、人均GDP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籍艳丽  郜元兴  
二氧化碳(CO2)排放与减排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因素分解法对中国1997-2007年CO2排放强度进行了因素分析。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既测度了直接CO2排放,也测度了间接CO2排放;并考虑了各类不同种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的差别,因此更具准确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模式的转变是CO2排放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能源强度;而需求模式的作用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在未来发展中不仅要注重生产领域的减排,更应重视培养清洁需求的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丽萍  
根据云南省能源消费量,计算了由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量及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近1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云南省能源消费及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总量也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云南的碳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均碳排放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主体,其碳排放占总量的75%。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应来  胡晟明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VAR模型探究了中国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较长期的负向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一方面需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还需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艳丽  
文章基于城镇化约束的视角系统分析了CO2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在城镇化水平较低时,CO2排放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CO2排放的增长则会显著阻碍经济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化水平提高引起的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了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进而使得能源密度持续下降,这一点已经得到实际数据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在通过城镇化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是可以逐步降低CO2排放的,这三者之间并不冲突,其关键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注意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能源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齐云  吴光豪  
利用武汉市1995-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基于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的碳源—碳汇方法,测算了武汉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上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则稳步下降。进一步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区分了二氧化碳排放各驱动因素的贡献,并对二氧化碳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在大部分年份,脱钩弹性处于相对脱钩状态,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弹性、人口集聚弹性、城市土地扩张弹性、工业能源强度弹性、工业占比弹性和经济规模弹性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促使城市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长期内实现绝对脱钩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应来  胡晟明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VAR模型探究了中国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较长期的负向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一方面需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还需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