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7)
2023(11470)
2022(10042)
2021(9564)
2020(8008)
2019(18411)
2018(18588)
2017(35729)
2016(19568)
2015(22168)
2014(22100)
2013(22141)
2012(20229)
2011(18319)
2010(18280)
2009(16670)
2008(16032)
2007(14151)
2006(12415)
2005(10591)
作者
(58276)
(49037)
(48180)
(45889)
(30593)
(23601)
(21705)
(19360)
(18523)
(17045)
(16545)
(16438)
(15304)
(15231)
(14887)
(14821)
(14749)
(14270)
(13838)
(13549)
(12508)
(12028)
(11833)
(11235)
(11063)
(11027)
(10819)
(10763)
(9919)
(9762)
学科
(78985)
经济(78907)
(57969)
管理(48898)
(47234)
(36819)
企业(36819)
方法(33853)
农业(31472)
数学(29436)
数学方法(29129)
(21555)
业经(21040)
中国(18726)
地方(16095)
(15947)
(13843)
(12878)
贸易(12872)
(12513)
理论(12292)
技术(12213)
环境(12208)
(11950)
(11830)
(11022)
教育(10875)
农业经济(10746)
(10369)
(10135)
机构
学院(279469)
大学(278257)
管理(111879)
(108014)
经济(105699)
理学(97904)
理学院(96855)
管理学(95181)
管理学院(94706)
研究(94666)
(69949)
中国(69096)
科学(63117)
(59128)
农业(53978)
业大(53327)
(48669)
研究所(44847)
(44028)
中心(43470)
(40209)
(36891)
北京(36835)
师范(36515)
财经(36026)
农业大学(34263)
(33077)
(32950)
(32678)
经济管理(31548)
基金
项目(198405)
科学(153700)
研究(143459)
基金(142060)
(125078)
国家(123982)
科学基金(104992)
社会(87652)
社会科(82450)
社会科学(82425)
(79081)
基金项目(76807)
自然(69758)
自然科(68001)
自然科学(67983)
自然科学基金(66746)
(65740)
教育(63846)
编号(60302)
资助(57454)
成果(47901)
重点(44120)
(43171)
(42965)
(40920)
课题(39855)
创新(38140)
科研(38051)
(37176)
计划(36868)
期刊
(120952)
经济(120952)
研究(75967)
(71578)
学报(51991)
中国(51111)
农业(48868)
科学(46349)
大学(38861)
学学(36973)
管理(35378)
(29986)
教育(28582)
业经(25394)
(23561)
技术(22961)
(22229)
金融(22229)
问题(16988)
(16363)
财经(16147)
经济研究(16115)
业大(15728)
图书(15242)
科技(15131)
农业经济(14250)
理论(13750)
农村(13722)
(13722)
资源(13717)
共检索到396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詹伟君  任君霞  金松恒  黄有军  潘寅辉  郑炳松  
芒草Miscanthus作为一类可再生能源植物,是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供应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芒草是一类具有根状茎的多年生C4植物,它的最高生物量可达到49 t.hm-2。综述了芒草的生物学特性、生物量、抗逆性以及水分、氮元素对其生物量及其组成的影响等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总结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芒草的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和耐霜冻能力是提高芒草生物量的2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手段,选育出抗逆性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高生物量良种品系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雪霞  陈建林  查丁石  朱为民  
阐述了一氧化氮(NO)的产生途径(即一氧化氮合酶途径、硝酸还原酶途径和非酶促途径),NO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以及NO的信号转导途径和NO与其他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并对以后的研究做了一些展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珺  李明  汤楚宙  刘逸帆  
以湘杂芒2号、芒/南荻杂交种、2年生南荻无性繁殖苗和3年生南荻种子苗为试验对象,测量、计算芒草不同节间含水率、外径、原始截面面积、茎秆截面惯性矩、最大荷载、弹性模量、抗弯刚度等,研究芒草茎秆的弯曲特性。结果表明,湘杂芒2号、芒/南荻杂交种、2年生南荻无性繁殖苗和3年生南荻种子苗的茎秆最大弹性模量分别为6377.07、5162.36、1694.72和1364.92 MPa,最大应力分别为88.37、103.48、39.07和38.25 MPa。4种芒草的弯曲性能差异大,在设计切割、粉碎、夹持机构时,需根据最大值来确定设计参数;芒/南荻杂交种第8茎秆部位置的应力103.48 MPa可取为粉碎设计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思慧  徐华  黄非  周功克  柴国华  董国清  
半纤维素是草本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应用于食品、材料、医药、化工等领域。半纤维素成分多样,主要包括木聚糖(xylan)、木葡聚糖(xyloglucan)、甘露聚糖(mannan)和它们的衍生物。这些糖在结构上不仅有长短不一的主链,还有结构特异的侧链,在不同物种甚至同一物种不同细胞类型之间差异都很大。本文结合最新进展详细评述了草本植物主要半纤维素成分的结构、生物合成过程以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全面、深入研究草本植物半纤维素奠定基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睿儿   张艳丽   刘苗  
植物生殖分配调控着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从而影响种群的更新速度,最终改变群落结构及演替方向。因此,研究植物生殖分配对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地梳理了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生殖分配的相关研究理论及影响因素,学者们先后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生活史理论和生物量分配理论提出光合补偿机制、养分循环假说、时间限制假说、r/k策略、资源可用性假说等,以解释自然环境因素、植物自身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等调控植物生殖分配的机制。然而,草地植物对诸多因素(植株形态性状、自然灾害、放牧、刈割、外源养分添加等)的生殖分配响应仍存在争议,且复杂因素(气候变化、生境条件、植物间竞争等)及多因素协作的过程和驱动机制不清晰。基于此,本文建议应从多维度解析草地植物生殖分配策略及驱动机制,以期为促进草地生态系统更新及正向演替,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曹慧颖  张立军  阮燕晔  张敖  董小妹  张馨悦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是C4暖季草本植物。具有许多优良的农艺性状,如广泛的地理适应性,耐贫瘠,生产成本低,水利用率高,生物质产量高,易于收获,因此被认为是重要的生物能源作物。通过生物技术对柳枝稷进行遗传改良,对于充分开发柳枝稷的生物质潜能,利用柳枝稷生产生物燃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柳枝稷遗传转化技术及改良性状的角度综述了柳枝稷的基因工程进展,为培育优良柳枝稷新品种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祖昕  谢光辉  
非粮能源植物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基础。菊芋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物质产量高,能源化利用方式多样,且环境友好,是我国有前景的非粮能源植物之一。笔者以原料生产和生物质转化利用为中心,对菊芋生物学、抗逆性和产量潜力、种质资源、遗传特性和良种选育、种植技术、化学组成和能源转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展望了菊芋作为能源植物的研发前景。培育能源专用良种,建立适应能源生产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获得高活力菊糖酶、高效发酵菌株和产油微生物,原料生产全生命周期评价及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是今后应着力研究的重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祖祺  林定波  
本文综述了植物抗寒研究在分子水平上的某些最新进展.在植物抗寒力发育过程中,其内源脱落酸(ABA)水平提高,基因表达改变,冷驯化诱导蛋白质产生,冷调节基因得到分离和克隆。讨论了冷驯化诱导蛋白、冷调节基因的可能功能;利用外源极地鱼类的抗冻蛋白基因进行遗传操作得到转基因植株,抗冻蛋白基因在西红柿等植物中表达以及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的前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福  何中声  洪伟  郑世群  王兆杰  
对珍稀濒危植物格氏栲生物学特性、群落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特征、遗传多样性、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及生态旅游评价等研究进行综述,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是介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一种常绿阔叶林过渡类型,物种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复杂。格氏栲种群过熟、物种竞争和人为干扰等均对格氏栲种群数量动态的周期性波动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格氏栲林已处于衰退之中,中龄种群个体较少,格氏栲野外种子萌发困难与幼苗生长缓慢。格氏栲林缘有米槠、木荷和马尾松自然演替趋势,需对格氏栲幼苗与幼树保护,促进格氏栲种群更新,维持格氏栲种群年龄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格氏栲天然林的碳库储量、养分库储量、土壤呼吸速率、凋落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均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惠燕  倪峰  李小涛  陈蓉蓉  袁曦临  朱艳  周济  丁艳锋  
[目的]文献计量方法可以用于反映和预测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本文基于科学大数据的计量方法探讨植物表型组学的研究现状,为植物表型组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Scopus数据库,分析2013年—2018年9月数据库中植物表型组学及其相关学术产出的文献数量、引用次数、合作单位、研究方向、学术机构和科研团队等信息,利用Sci Val和Cite Space 5.0等统计分析工具,运用可视化数据方法,分析植物表型组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结果]基于Scopus共检索到与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和应用相关的文献共20 953篇,总被引数217 105,TOP1%高被引论文为2.0%。相关学术产出总被引量TOP10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和荷兰。相关论文被引总量TOP10的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美国农业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委员会、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国巴黎萨克莱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术产出最多的学者是德国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的Alisdair Robert Fernie,共发表58篇植物细胞表型论文,被引1 246次。目前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的植物种类较少,主要包括拟南芥、水稻、小麦、玉米、番茄和大豆。[结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植物表型组学体现出作物栽培、育种、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特性。高通量图像及相关数据分析是现阶段植物表型组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主题显著度指数达到98.8%,受关注度极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文飚  苏久厂  孙学军  
氢气(hydrogen,H_2)是一种新的气体信号分子。藻类和微生物的氢酶可以产生并释放H_2,高等植物也可能存在类似于氢酶的蛋白催化H_2的合成。同时,各种非生物胁迫和激素也可诱导产生H_2。与动物中H_2通过选择性抗氧化预防和辅助治疗多种疾病所不同的是,植物中H_2的生理作用可能还与其通过迅速诱导活性氧信号,从而调动抗氧化防护系统有关。H_2具有多种植物学效应,包括调控生长发育和提高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抗/耐性,其分子机制涉及对miRNA、基因表达、激素水平和蛋白质修饰的调控,并可能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等气体信号转导有关。H_2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健康革命,"氢农业"的发展也已初具规模。本文主要综述了H_2产生、生理功能以及与激素等信号分子互作的研究进展,并对H_2植物学效应和"氢农业"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烈健  詹妮  李军  
金合欢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引入已近百种。自引入以来,种子园经营及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加之林木经营者对本属植物生殖学了解欠缺,迫切需要加深这方面的认识。笔者对半个世纪国外在金合欢属植物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对其生殖生物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花部生物学特征、雄蕊的发育、开花传粉及繁育体系;同时讨论了种子园座果率及种子产量低下的原因,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生产中提高种子园的管理效率起到指导意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秋林  钟月仙  万伟峰  田甜  林授楷  黄健  薛李春  艾玉芳  柯玉琴  何华勤  
首先阐述了植物细胞蛋白质磷酸化的作用机制,并从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技术、植物磷酸化蛋白质数据库及植物蛋白质磷酸化位点的预测工具,对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分析了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中亟需关注的3个问题,即磷酸化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技术的提升、位点预测工具的完善及蛋白质功能的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翟飞飞  孙振元  
雌雄异株的性系统在木本植物中普遍存在,关于雌雄差异已有很多研究,且一直是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对木本植物雌雄株在形态解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化学防御方面的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雌株、雄株在生产实践中的选择性运用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在形态解剖学方面,多年生植物雄株株型高、叶片和生物量大,逆境条件下细胞器受损较轻,适应不良环境的结构特征明显,其生长优势;而结一次果或生命较短、结多次果的植物则是雌株占生长优势,如叶生物量比及叶面积比大、叶片旱生结构特征明显、生态可塑性大等。在生理学方面,虽然正常条件下一些植物的雌雄株无显著差异,但是逆境条件下差异显著。大多数植物雄株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作用、保护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泽慧  
概述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包括RAPD,RFLP,AFLP,ISSR等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开花、细胞壁生物合成、光合作用、抗逆等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研究,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等;在分析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竹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薄弱、功能基因鉴定困难等不足,并明确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比较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今后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