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7)
- 2023(3350)
- 2022(2911)
- 2021(2589)
- 2020(2149)
- 2019(5119)
- 2018(4972)
- 2017(9694)
- 2016(5379)
- 2015(5960)
- 2014(5793)
- 2013(5852)
- 2012(5416)
- 2011(4933)
- 2010(4806)
- 2009(4178)
- 2008(3993)
- 2007(3378)
- 2006(2854)
- 2005(2562)
- 学科
- 济(24235)
- 经济(24226)
- 方法(14583)
- 数学(13943)
- 数学方法(13880)
- 管理(12142)
- 贸(12024)
- 贸易(12022)
- 易(11904)
- 业(11041)
- 出(10537)
- 企(8072)
- 企业(8072)
- 出口(7797)
- 出口贸易(7797)
- 口(7797)
- 农(6000)
- 财(5605)
- 中国(4887)
- 业经(3859)
- 农业(3644)
- 环境(3469)
- 学(3261)
- 地方(3256)
- 理论(3083)
- 财政(3034)
- 融(2962)
- 金融(2962)
- 技术(2949)
- 政(2826)
- 机构
- 大学(75778)
- 学院(74088)
- 济(37314)
- 经济(36814)
- 管理(28532)
- 理学(25145)
- 研究(25107)
- 理学院(24900)
- 管理学(24544)
- 管理学院(24426)
- 中国(19941)
- 财(15719)
- 京(15026)
- 科学(14054)
- 农(13384)
- 经济学(13059)
- 财经(12964)
- 所(12195)
- 经济学院(12128)
- 业大(12015)
- 经(11996)
- 中心(11771)
- 研究所(11098)
- 农业(10689)
- 江(10363)
- 财经大学(9884)
- 北京(9111)
- 院(8676)
- 经济管理(8669)
- 范(8500)
- 基金
- 项目(52485)
- 科学(41863)
- 基金(40273)
- 研究(36765)
- 家(35290)
- 国家(35055)
- 科学基金(30166)
- 社会(25447)
- 社会科(24504)
- 社会科学(24498)
- 基金项目(21392)
- 省(19462)
- 自然(19143)
- 自然科(18759)
- 自然科学(18755)
- 自然科学基金(18475)
- 教育(17221)
- 资助(17020)
- 划(16566)
- 编号(13419)
- 部(12630)
- 重点(11695)
- 国家社会(11477)
- 教育部(11141)
- 发(11020)
- 创(10981)
- 人文(10655)
- 科研(10345)
- 创新(10339)
- 大学(10289)
共检索到107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许均 侯一蕾
我国推出石油期货已指日可待 ,其成败对于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比较了国外石油期货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后发现 ,类似的几份石油期货相继推出时 ,首先推出的那份合约更容易获得成功。这在石油期货标的商品的选择方面为我国石油期货的推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晓利 马瑾
自1865年以来,全球期货品种下市率超过30%。本文以"现货溢价理论"为基础,从期货市场演进和投资损益角度,揭示了期货品种成败的一般规律和根本原因,证明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程度是决定品种成败的首要因素;作为投机者承担风险而获得的补偿,风险溢价水平是影响期货品种成败的次要因素。现货市场规模、生产周期、价格波动程度、企业生产结构、投机者数量、期货合约标准化程度等多个因素,通过影响企业套期保值需求、投机者收益和市场交易成本,改变期货品种风险溢价的高低。在期货品种筛选、上市和维护中,始终注重套期保值需求,兼顾风险溢价水平,是我国期货品种高成功率的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况伟大
本文从开发区产出及其FDI两个方面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法考察了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败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尽管FDI对开发区产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聚集经济和产业配套能力是影响开发区产出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开发区要成功,首先应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其次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此外,实证分析还证明了地价政策是无效的。因此,在招商引资中,开发区不要一味地通过低地价、甚至是零地价政策,进行恶性竞争。
关键词:
开发区 招商引资 产业配套能力 地价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朝民 尹延河
深入研究、认真分析我国国债期货暂停交易的原因并认真吸收国外相关成功经验 ,有利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从样本股指的代表性来看 ,沪深两市的综合指数优于成份股指数 ,而沪市的综合指数又优于深市的综合指数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时机已经成熟 ,尽早推出股指期货交易是明智之举 ;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的监管应强调风险控制 ,而风险控制则应从风险监督制度和保证风险管理过程两方面着手 ;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 ,进行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
关键词:
股价指数 股指期货 期货合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丹芳 王志扬
股票指数期货可以简称为期指或股指期货,是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它有远期价值发现、规避系统风险、套期保值、活跃股票市场等功能。特别是股指期货可以提供卖空交易机制,在股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它是一种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稳定市场和活跃交易的作用。本文拟对股票指数期货的必要性和时机、合约设计以及效应评估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东尼奥·阿弗索 卢德格尔·舒克内希特 维托·坦齐 王少国 马陆
文章研究了发达经济体的公共支出、教育、制度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作者利用非参数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来评估公共支出在收入再分配中的效率。研究发现,公共政策显著影响着收入分配,尤其是直接通过社会支出,间接通过高质量的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全的经济制度发挥影响。此外,文章运用两步法对经合组织国家(OEC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些不可控因素有助于解释公共支出的无效率。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共支出 效率 DE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玉鸣
应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各省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我国各个省域的能源需求主要由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决定,价格机制在调控能源需求方面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用空间滞后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和空间误差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能源消费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检验证实: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未能影响到本地区的能源消费,但能源利用效率等被忽略的因素对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
[期刊] 征信
[作者]
阮健弘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多数货币政策操作都是通过对基础货币控制,达到货币供应量目标。中央银行虽然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定对货币乘数的变化也产生影响,但是,货币乘数还受到存款人持现行为、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相对基础货币而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乘数的能力是有限的。
关键词: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基础货币 因素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益平 王勋 华秀萍
本文研究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我们分别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了月度同比和月度环比数据。研究表明,过剩流动性、产出缺口、房价和股价对通胀会产生正向影响。结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冲击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前5个月,10个月后基本消失。我们发现,过剩流动性和产出缺口是影响通胀的重要因素。考虑到资产价格对通胀的溢出效应,中央银行应密切关注资产价格走势。同时,管理流动性的措施仍然是控制通胀的主要手段,然而进一步推进利率和汇率的自由化进程至关重要。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过剩流动性 产出缺口 资产价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丽芳
文章选取11个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为代表,采用针对不同国家的最优ARIMA模型预测东亚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发现东亚大部分国家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持续上涨的趋势明显。并采用面板数据和Pooled-OLS分析法分析东亚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东亚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复杂,在惯性通胀、产出缺口、国际油价和粮食价格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发现次贷危机前后的东亚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有所不同,次贷危机前石油和粮食价格等成本因素大大地推动了东亚的通货膨胀,次贷危机后产出缺口等需求因素较大地影响了东亚的通货膨胀。针对东亚通货膨胀问题,文章提出包括中央银行改革、紧缩性货币政策、能源和粮食储备...
关键词:
东亚 通货膨胀趋势 决定因素 调控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治国 曾利飞
文章从企业和家庭层面的货币需求异质性,对传统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修正,分析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经济开放度不但直接影响货币需求规模,而且通过货币需求弹性间接影响货币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主要对货币需求收入弹性显著影响,而经济开放度对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均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将弱化对货币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而加剧对货币需求规模的影响。经济开放度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将逐渐由正转负,并最终导致货币需求下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阮健弘 温娇月 高一波
相对基础货币而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乘数的能力有限。该文说明了1995年以来我国货币乘数变化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货币乘数的几个因素,尤其是现金漏损率和超储率。
关键词:
货币乘数 现金漏损率 超额储备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金明
本文就我国总需求因素、货币因素和生产成本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计量研究。通过测算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本文认为产出缺口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总需求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拉动效应在减小。本文选择了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的货币因素和产品购进价格因素,利用NBER方法分别计算合成指数,并将得到的合成指数与反映工资成本的指标共同引入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货币因素和生产成本对物价具有显著的推动效应。因此,本文认为,在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产品购进价格尤其是工资成本的上升是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决定性原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志文 白钦先
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发现:在样本期内,通胀惯性是造成中国通胀的最大影响因素,GDP过快增长是第二大导因,流动性过剩虽然也促成通胀,但是其不具决定影响;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对通胀的影响非常小;国际食品价格上升对中国物价有统计上显著但不是很大的推升作用,而国际能源涨价显著地推高PPI但对CPI的影响统计上不显著。此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够降低通胀,但是幅度不是很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爱民
本文利用中国1993—2010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收入水平、实际汇率和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存在以出境旅游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收入水平和实际汇率为解释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国出境旅游规模的扩大,而实际汇率的提高将会减少中国出境旅游人数。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