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0)
- 2023(18595)
- 2022(15932)
- 2021(14875)
- 2020(12601)
- 2019(28969)
- 2018(28257)
- 2017(53380)
- 2016(28882)
- 2015(32392)
- 2014(31716)
- 2013(31257)
- 2012(28437)
- 2011(25665)
- 2010(25075)
- 2009(22784)
- 2008(22075)
- 2007(18708)
- 2006(16061)
- 2005(13789)
- 学科
- 济(113358)
- 经济(113238)
- 管理(79719)
- 业(75311)
- 企(61569)
- 企业(61569)
- 方法(55577)
- 数学(48771)
- 数学方法(48168)
- 中国(31070)
- 农(30018)
- 贸(29002)
- 贸易(28987)
- 财(28473)
- 易(28204)
- 业经(24651)
- 学(24510)
- 地方(20674)
- 农业(20005)
- 制(19147)
- 务(18015)
- 财务(17944)
- 财务管理(17910)
- 环境(17878)
- 技术(17814)
- 理论(17679)
- 和(17156)
- 企业财务(16898)
- 银(16460)
- 银行(16387)
- 机构
- 大学(406961)
- 学院(403155)
- 济(165898)
- 经济(162811)
- 管理(158153)
- 研究(139249)
- 理学(138825)
- 理学院(137301)
- 管理学(134703)
- 管理学院(134014)
- 中国(102394)
- 科学(88013)
- 京(86136)
- 农(71739)
- 财(70836)
- 所(69694)
- 业大(65426)
- 研究所(64547)
- 中心(62426)
- 财经(58496)
- 农业(56906)
- 江(54858)
- 北京(53921)
- 经(53706)
- 范(51142)
- 院(50839)
- 经济学(50581)
- 师范(50523)
- 经济学院(45885)
- 州(44484)
- 基金
- 项目(288620)
- 科学(226033)
- 基金(211405)
- 研究(203580)
- 家(187986)
- 国家(186535)
- 科学基金(158793)
- 社会(129532)
- 社会科(122967)
- 社会科学(122931)
- 基金项目(111958)
- 省(110352)
- 自然(105630)
- 自然科(103277)
- 自然科学(103245)
- 自然科学基金(101396)
- 划(94507)
- 教育(93046)
- 资助(87344)
- 编号(80521)
- 重点(65121)
- 成果(63549)
- 部(63525)
- 发(60989)
- 创(60069)
- 创新(56212)
- 科研(56168)
- 课题(54763)
- 国家社会(54465)
- 教育部(54072)
- 期刊
- 济(166662)
- 经济(166662)
- 研究(112667)
- 学报(72103)
- 中国(70362)
- 农(63632)
- 科学(63342)
- 管理(55735)
- 大学(54064)
- 财(52087)
- 学学(51156)
- 农业(44604)
- 教育(38990)
- 技术(32949)
- 融(29754)
- 金融(29754)
- 经济研究(29086)
- 财经(27597)
- 业经(26844)
- 业(24317)
- 经(23745)
- 贸(23310)
- 问题(22700)
- 国际(20325)
- 科技(20304)
- 图书(20149)
- 版(19840)
- 业大(18970)
- 技术经济(18572)
- 统计(18092)
共检索到570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亚琼 秦放鸣 刘琦平
中国油气进口存在依存度高、进口区域集中和运输风险较大等问题,确保中国油气进口安全稳定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则是关键所在。文章基于Malmquist的DEA方法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油气能源伙伴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能源效率及其他因素对中国油气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不高,且石油领域劣于天然气领域;提升中国能源效率可一定程度缓解石油进口压力,但会进一步促进天然气进口;提升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可缓解中国油气进口压力,但当前的影响作用尚小。未来,可从提高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扩大清洁能源占比、多元化油气进口渠道和加大油气能源储备建设等方面改善中国油气进口情况。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油气贸易 一带一路 能源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亚琼 秦放鸣 刘琦平
中国油气进口存在依存度高、进口区域集中和运输风险较大等问题,确保中国油气进口安全稳定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则是关键所在。文章基于Malmquist的DEA方法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油气能源伙伴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能源效率及其他因素对中国油气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不高,且石油领域劣于天然气领域;提升中国能源效率可一定程度缓解石油进口压力,但会进一步促进天然气进口;提升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可缓解中国油气进口压力,但当前的影响作用尚小。未来,可从提高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扩大清洁能源占比、多元化油气进口渠道和加大油气能源储备建设等方面改善中国油气进口情况。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油气贸易 一带一路 能源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立霞 黄智铭
本文基于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的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是否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或建立自贸区、中国对RCEP伙伴国的对外直接投资、RCEP伙伴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人口总量、RCEP伙伴国的经济自由化程度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则显著阻碍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贸易。同时,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的平均贸易效率水平偏低,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贸易的潜力处在上升态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丹 华圆
本文采用中国对2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和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无论是汇改前还是汇改后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的出口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却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可见,相对于实际汇率波动风险而言,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更显重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猛 王有鑫 许春招
文章在探讨国际贸易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0年~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所具有的正外部性以及出口企业的"出口中学习"行为,可以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而进口能以最终产品、资本品及中间产品为载体,实现技术溢出,进而提高能源效率。考虑贸易结构的分组估计结果表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一般贸易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要大于非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和加工贸易,这种差异是由不同贸易模式的技术、市场和价值链特征所决定的。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曙东 郑建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贸易效率与潜力,并采用一步法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贸易效率总体较低,贸易潜力较大;中国同越南、缅甸和新西兰的贸易效率相对较高,而与日本、马来西亚和韩国的贸易效率相对较低;进口清关时间、班轮运输、货币与金融自由度、政府支出与效率以及自贸协定均对贸易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贸易效率,应积极推动RCEP谈判、尽早达成协议、完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勇 黎鹏
贸易效率是影响中国与RCEP伙伴国贸易增长的重要路径。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3D"(density, distance, division)框架理论,在分析贸易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RCEP成员国2000—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出口效率和进口效率,基于"一步法"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了密度、距离、分割对出口效率和进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伙伴国出口效率和进口效率存在异质性,进出口潜力巨大,其中进口潜力大于出口潜力。RCEP伙伴国经济密度提升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效率,但不利于提高进口效率,城镇化对中国进出口效率影响显著为负;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进出口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影响强度更大,通信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中国进出口效率;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对中国进出口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伙伴国政府效能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出口效率,对进口效率的提升具有时滞效应。最后,针对研究结论,从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和减少分割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 “3D” 贸易效率 RCEP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关聚
运用随机前沿技术测度了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了能源结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03-2010年制造业能源效率呈现先上升后停滞的阶梯形变化特征,行业间能源效率水平差异较大。分层聚类分析将制造业大体归纳为6类能源效率水平,重工业能源消耗量大且能源效率高,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制造业能源消费少且能源效率低。能源结构显著影响能源效率,增加煤炭消费量对能源效率有显著负影响,增加电力、石油的消费对能源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文章从制造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和价格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颖 徐小峰 郑越
环境污染促使了环境规制的产生,环境污染又与能源消耗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文章主要研究环境规制是如何影响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采用静态面板估计和SYS-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比较低。环境规制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一种"U"型关系,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不利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即跨过"拐点"后,能够促进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根本途径。基于跨期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各个省份、三大区域及全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分析显示,中国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提高的梯级分布。全国和东中部能效均呈现向一个稳态收敛的发展趋势,而西部能效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对各地区能效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西部和其他区域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及这些因素水平的相对落后解释了西部能效最低且不能向更高能效收敛的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丽华 王浩波 李芳
本文基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进口贸易便利化视角,选取进口文件、进口时间及进口成本3个指标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体系,并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此外,基于分区域改进引力模型回归结果,选取贸易伙伴国进口成本指标设计两套方案检验贸易伙伴国进口便利化改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的进口便利化水平改善能显著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当贸易伙伴国进口成本分别降至区域平均水平与最低水平时,中国的出口总量将分别增加1,963.7亿美元与11,431.06亿美元。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出口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丽华 王浩波 李芳
本文基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进口贸易便利化视角,选取进口文件、进口时间及进口成本3个指标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体系,并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此外,基于分区域改进引力模型回归结果,选取贸易伙伴国进口成本指标设计两套方案检验贸易伙伴国进口便利化改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的进口便利化水平改善能显著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当贸易伙伴国进口成本分别降至区域平均水平与最低水平时,中国的出口总量将分别增加1,963.7亿美元与11,431.06亿美元。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出口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德敏 张瑞
环境规制实际上形成提高节能减排效率的倒逼机制,对建设"两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全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并对比两种情形下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利用Tobit模型计算了环境规制对全国和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1)环境污染会使全要素能源效率值降低,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经历了波动和下降两个阶段,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值和收敛性存在差异;(2)经济结构和FDI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但影响效果存在区域差异;(3)环境规制相关变量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其回归系数和显著性分为四类(需要加大投入的指标、需要区域差异化的指标、需要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服务贸易成本测算
贸易收支弹性理论静态和动态影响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整体的数据
伙伴国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基于跨国实证研究
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基于中国贸易伙伴国行业层面实证分析
贸易伙伴国数字新基建对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
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互补性研究——基于行业视角的分析
基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双边数据的贸易收支弹性研究
人民币实际汇率和汇率错位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贸易摩擦、中国农产品市场引力效应与伙伴国贸易前景——基于随机模型及15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结构分解研究——基于九个贸易伙伴国行业贸易、碳排放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