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9)
2023(18503)
2022(15324)
2021(14198)
2020(12132)
2019(27955)
2018(27420)
2017(52079)
2016(27791)
2015(31643)
2014(31413)
2013(31286)
2012(29012)
2011(26126)
2010(26112)
2009(24816)
2008(24783)
2007(21927)
2006(19400)
2005(17955)
作者
(79321)
(66359)
(66104)
(63239)
(42536)
(31650)
(30256)
(25761)
(25299)
(23647)
(22761)
(22319)
(21241)
(20887)
(20694)
(20566)
(19671)
(19283)
(19169)
(19126)
(16517)
(16162)
(16108)
(15326)
(15087)
(15006)
(14760)
(14353)
(13339)
(13056)
学科
(141172)
经济(141038)
(98252)
管理(90911)
(86090)
企业(86090)
方法(60932)
数学(51391)
数学方法(50900)
(36515)
(35973)
业经(35253)
中国(34300)
(28840)
地方(26501)
(25072)
财务(25027)
财务管理(24984)
(24925)
农业(24922)
银行(24899)
(24308)
贸易(24295)
企业财务(23683)
(23631)
(23601)
(21905)
(21356)
(21321)
金融(21318)
机构
学院(407104)
大学(405766)
(187501)
经济(184284)
管理(163611)
理学(139961)
理学院(138604)
研究(136708)
管理学(136708)
管理学院(135945)
中国(113014)
(85284)
(84668)
科学(77197)
财经(68025)
(67792)
(64446)
中心(63930)
(61826)
(61072)
研究所(60832)
经济学(58622)
业大(54860)
北京(53615)
经济学院(52787)
农业(50501)
财经大学(50303)
(48361)
(48084)
(47934)
基金
项目(262233)
科学(209798)
基金(195326)
研究(192700)
(168036)
国家(166668)
科学基金(145593)
社会(127523)
社会科(121245)
社会科学(121212)
基金项目(102563)
(99982)
自然(92212)
自然科(90172)
自然科学(90148)
自然科学基金(88630)
教育(87135)
(83579)
资助(80440)
编号(76099)
成果(60683)
(59591)
重点(58460)
(57083)
(56294)
国家社会(54226)
创新(52177)
教育部(52003)
课题(51108)
人文(50808)
期刊
(209460)
经济(209460)
研究(124111)
中国(76700)
(69326)
管理(64475)
(58342)
科学(54755)
学报(54727)
(48689)
金融(48689)
大学(42724)
学学(40455)
农业(38998)
技术(37976)
财经(35378)
经济研究(34186)
业经(32361)
教育(31358)
(30497)
问题(27149)
技术经济(24453)
(23679)
(23644)
统计(22889)
世界(22022)
国际(21326)
(20664)
理论(19594)
现代(19232)
共检索到625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玲  杨正林  
本文首先对能源经济效率的几种常用衡量方法进行了归纳,然后利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探索工业经济转型对能源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总体水平较低,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和提升空间;工业能源效率变化具有明显的工业经济转型特征,开放程度高、竞争性强的行业能源效率较高,而开放程度低、垄断程度高的行业能源效率水平低;工业能源效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保持适度合理的行业竞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将有利于提高工业能源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本文将能源与碳排放统一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使用全局DEA方法及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1998-2010年低碳导向的工业行业绿色TFP增长及其来源构成,并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低碳导向的工业行业绿色TFP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演化轨迹,但工业绿色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整体上拖累了工业绿色TFP增长;轻工业绿色TFP增长及技术进步显著优于重工业,采掘业与公用事业行业绿色TFP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绿色TFP增长及其来源的行业差距有扩大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海民  王劲屹  薛文博  
本文运用1980~2006年全国22个代表性省市工业经济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技术创新、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信息化、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对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信息化、R&D投入对中国工业经济效率具有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而工业规模与人力资本则表现出负面阻滞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隐藏在规模背后的国有因素对效率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本计量指标的局限性导致了模型估计的偏误,对工业人力资本与效率的影响关系有待进一步实证。相对而言,以"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为主轴的制度变革因素对中国工业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汤建民  
本文构建了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可视化等文献计量学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经济》近年来对相关高校、相关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相关学术期刊的影响,以及高影响力的作者和高影响力的论文等多方面的情况,以便于编者和学者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价《中国工业经济》的学术影响力,了解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领域研究力量的分布以及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动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胜  黄登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粗放型为主,利用率低下。本文利用C-D函数,基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运用DEA方法,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对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本文揭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并根据上述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测算由能源消费增量所带来的GDP增量,从而进行能源效率评价,并根据经济惯性原理,发现了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安娜  李淼  
工业经济的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城市工业经济能耗碳排放的特征和影响城市工业经济能耗碳排放的因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首先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分析了2000年-2009年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现状和特征,然后运用LMDI方法构建了南京市工业经济能耗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年-2009年间产业规模、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能源排放强度四个影响因素对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规模效益是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南京市工业经济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能源结构效应和能源排放强度效应对南京市工业能源结构效应没有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庆梅  
本文阐述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运用面板数据中单因子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与工业粉尘污染之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作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观察期间,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工业粉尘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不呈标准的EKC形式,工业粉尘的排放随着经济增长呈波动性地增加。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作了展望,并针对环境污染提出了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军  于津平  
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衡量指标,对2000—2010年间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30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分别考察出口、进口和FDI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特征不仅不存在弱化趋向,反而出现强化现象;出口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和不同平均规模特征的工业行业中均如此;进口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存在推进作用,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平均规模较大的工业行业中尤为明显;FDI增加会带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平均规模较大的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睿劼  张智慧  
为了对中国各工业行业进行经济—环境效率的评价与比较,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对2005~2009年间中国39个工业行业进行了效率测算,揭示了中国工业经济—环境效率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各行业间的差异。在进行超效率DEA评价的过程中,利用工业行业环境排放和资源消耗的社会支付意愿之和代表环境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在涉及环境排放时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评价结果,反映了环境问题对各工业行业不同的效率影响程度。本文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对工业行业进行了分组研究及加权评分,评价结果表明,各工业行业在经济—环境问题上具有各自的特点,虽然已有部分行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多数工业行业的环境问题依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夏国忠  范正绮  
中国工业经济一直在波动中增长,这是不辩的事实.但是,到底存在怎样的波动规律,导致波动的机理又是什么呢?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以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资料为基础,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波动特征,并对波动的机理作初步探讨.一、中国工业经济波动周期的划分我国开始SNA核算体系的时间不长,缺少系统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资料.然而建国以来一直进行着工业总产值资料的核算,并且统计口径自始至终未作大的变更.工业总产值作为所有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品总价值,反映着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因此,我们把工业总产值作为考察中国工业经济波动的基本指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继术  
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一年等)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问题,如何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增长,寻求最快的经济增长途径,以达到最显著的经济发展,是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增加,还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勇  李小平  
本文用数据包络法(DEA)计算并分析了1985~2003年间我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实证分析了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转型特征。我们发现和论证了:(1)1985~2003年间,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总体上比较缓慢,没有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进步趋势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点;(2)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转型的效果在行业分布上不均匀;(3)行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转型特征。对外开放和行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技术进步,国有比重和行业集中负作用于技术进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查建平  唐方方  傅浩  
本文利用相对"脱钩"、"复钩"的理论与测度模型,对2000-2009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脱钩评价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脱钩指数分解模型,对脱钩关系的影响因素作出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并指出未来工业脱钩发展措施的重点方向是在进一步提升能效技术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提升新型低碳能源的结构比重,改善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赵瑞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收入差距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V"形趋势转变。现有研究主要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角度来考察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较少从行业内收入差距的角度进行考察。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库1998—2007年数据考察了集聚的不同模式对地区行业内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发现地方化经济会拉大地区行业内收入差距,而竞争经济、行业多样性会降低行业内收入差距。行业的主要特征如行业内外资比例以及资本密集度会拉大行业内收入差距,行业内出口比例以及行业内市场化程度会降低行业内收入差距。经济集聚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非完全不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