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8)
- 2023(14085)
- 2022(12161)
- 2021(11358)
- 2020(9437)
- 2019(21940)
- 2018(21777)
- 2017(42184)
- 2016(22491)
- 2015(25411)
- 2014(25319)
- 2013(25392)
- 2012(23509)
- 2011(21382)
- 2010(21195)
- 2009(19679)
- 2008(18890)
- 2007(16288)
- 2006(14553)
- 2005(13091)
- 学科
- 济(112853)
- 经济(112743)
- 管理(64045)
- 业(58954)
- 企(47867)
- 企业(47867)
- 方法(46565)
- 数学(41045)
- 数学方法(40706)
- 中国(27960)
- 农(25010)
- 地方(23673)
- 财(22751)
- 学(22034)
- 业经(21649)
- 贸(19302)
- 贸易(19291)
- 易(18692)
- 农业(17032)
- 制(16948)
- 环境(16234)
- 和(15716)
- 地方经济(14795)
- 融(14359)
- 金融(14358)
- 理论(14339)
- 银(14296)
- 银行(14252)
- 行(13686)
- 技术(13578)
- 机构
- 大学(331434)
- 学院(326641)
- 济(147095)
- 经济(144405)
- 管理(129832)
- 研究(117010)
- 理学(112718)
- 理学院(111449)
- 管理学(109783)
- 管理学院(109209)
- 中国(87026)
- 京(70810)
- 科学(69055)
- 财(63136)
- 所(58473)
- 研究所(53417)
- 财经(51367)
- 中心(50603)
- 农(48944)
- 经(46935)
- 业大(46000)
- 经济学(45972)
- 北京(45474)
- 江(44914)
- 范(42156)
- 院(42101)
- 师范(41837)
- 经济学院(41220)
- 财经大学(38308)
- 农业(38143)
- 基金
- 项目(222168)
- 科学(175788)
- 基金(164343)
- 研究(162804)
- 家(142865)
- 国家(141764)
- 科学基金(121700)
- 社会(106057)
- 社会科(100669)
- 社会科学(100641)
- 基金项目(87051)
- 省(82856)
- 自然(77509)
- 自然科(75724)
- 自然科学(75708)
- 自然科学基金(74393)
- 教育(73028)
- 划(70246)
- 资助(68103)
- 编号(64096)
- 成果(51969)
- 部(50471)
- 重点(49305)
- 发(47981)
- 创(45554)
- 国家社会(44611)
- 课题(43804)
- 教育部(43680)
- 创新(42624)
- 人文(42372)
- 期刊
- 济(162097)
- 经济(162097)
- 研究(102770)
- 中国(58696)
- 学报(49263)
- 管理(48465)
- 科学(47365)
- 财(45972)
- 农(44036)
- 大学(37537)
- 学学(35421)
- 农业(31084)
- 教育(30380)
- 经济研究(27604)
- 技术(27243)
- 融(26792)
- 金融(26792)
- 财经(25971)
- 业经(23031)
- 经(22336)
- 问题(20949)
- 技术经济(17797)
- 贸(17483)
- 世界(16839)
- 业(16363)
- 理论(15679)
- 图书(15459)
- 国际(15382)
- 科技(14806)
- 现代(14692)
共检索到482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唯实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同时,经济的增长又影响着能源的消费。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分析,考虑了各种主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1995~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总量等年度统计数据,分析比较了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其相互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能源和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和长期协整关系。基于此,西部能够缩小和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从以制造业为核心逐渐向服务业为核心转移的长期经济发展体制。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经济增长 协整 VECM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誉湘 贺昌政
文章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GMDH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了1989年~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结果反映,两者在主要的因果关系检验结论方面是一致的,例如,证实了在这一期间GDP是能源总消费量的原因。此外,GMDH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还得出了"LGDP是天然气消费量的原因"的结论,这符合实际情况。并且GMDH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还能给出原因的影响力大小排序。实证研究表明:GMDH因果关系检验是一种有效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的补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琳 何炼成 王凯
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利用1953~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消费分别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一定滞后期内,三种能源消费均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用,且煤炭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用远大于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正向冲击效用。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面临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稀缺性问题。因此,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我国能源消费及其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实证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能源政策,提出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经纬 刘金兰 柳洲
能源类型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异质性和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使得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没有统一的结论。针对上述异质性和复杂性问题,利用线性Toda-Yamamoto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非线性Diks-Panchenko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别检验了中国1953~2008年的总能源消费、煤炭消费、石油消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能源政策的调整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降低能源消费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冲击的结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原艳梅 林振山 陈玲玲
能源消费对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理论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利用matlab 7.0软件,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我国1954~2007年能源消费年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进行分析,旨在系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更能体现出经济增长同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也为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动态变化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通过EMD方法,将研究对象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波动或趋势逐级分解开来,产生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尺度的本征模函数(IMF),得到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演化曲线,可以将这些曲线看成是系统的特解。通过对我国近54 a的资料进行EMD分析,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成 周猛
高经济增长却伴随着低能源消费,中国这一特有经济现象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怀疑。本文先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然后利用数据探讨了其原因: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等等,证实了中国这几年的低能源消费带来了高经济增长并不是虚构的。最后提出了优化能源消费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节能率 能源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晓英 杨娟
中国正处于能源转变关键时期,但在理论上,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文章采用两次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对我国1953-2006年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都是围绕着两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过程,这对于政府主导下的能源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是否有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单位根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消除趋势后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龚飞鸿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整治了由于长期战争和封建统治带来的创伤,1953年在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45.42%的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92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的第2年结束,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67.15%。国内生产总值(GDP)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稳定。在中国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两者呈现出非正向的变动关系。深入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对增加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建勋
基于经济增长的产业构成角度,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三大产业构成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虽然三大产业的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它们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却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产业的增长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率的上升。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六大产业部门构成之间关系的分析显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增长是推动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上升的主要力量。对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各产业产出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给予了解释。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构成 能源消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佳雯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雲泰
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经济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①全国层面上,1980年-2008年期间除2000年-2005年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其余时期经济与能源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状态,脱钩程度随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一定时期内弱脱钩发展趋势仍将持续;②地区层面上,2000年-2008年期间各省域主要表现为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两种状态,其中2000年-2005年全国有13个省份落在弱脱钩区域,2005年-2008年除青海省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碳排放 脱钩分析 中国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星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中国GDP和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通过对GDP与能源消费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导致能源消费的增加;通过对GDP与能源消费的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中国GDP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了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长短期能源弹性系数说明,从长期来看,能源并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但必须注意能源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制定中长期规划来引导经济结构和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司训练 侯莉
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基础性保障作用。本文将以菲德模型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统计数据对能源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能源部门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能源 经济增长 菲德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