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91)
- 2023(23069)
- 2022(19607)
- 2021(18313)
- 2020(15101)
- 2019(34702)
- 2018(34123)
- 2017(64318)
- 2016(34849)
- 2015(39064)
- 2014(38774)
- 2013(37877)
- 2012(35466)
- 2011(32171)
- 2010(32514)
- 2009(30050)
- 2008(29361)
- 2007(25850)
- 2006(23024)
- 2005(20940)
- 学科
- 济(152767)
- 经济(152620)
- 管理(100727)
- 业(95379)
- 企(77617)
- 企业(77617)
- 方法(61846)
- 数学(53563)
- 数学方法(52882)
- 中国(44747)
- 农(40700)
- 财(35676)
- 地方(34065)
- 业经(33666)
- 学(30262)
- 贸(28253)
- 贸易(28233)
- 制(27878)
- 农业(27380)
- 易(27365)
- 技术(24966)
- 银(24702)
- 银行(24654)
- 融(24019)
- 金融(24016)
- 行(23724)
- 理论(23325)
- 环境(22970)
- 和(22274)
- 务(20891)
- 机构
- 大学(490973)
- 学院(489710)
- 济(208054)
- 经济(203795)
- 管理(190091)
- 研究(173022)
- 理学(162867)
- 理学院(161050)
- 管理学(158256)
- 管理学院(157364)
- 中国(133268)
- 京(105824)
- 科学(102508)
- 财(95542)
- 所(86316)
- 中心(78581)
- 研究所(77967)
- 农(76540)
- 财经(74890)
- 江(73579)
- 业大(68806)
- 经(68183)
- 北京(67964)
- 范(65922)
- 师范(65344)
- 经济学(63227)
- 院(63026)
- 农业(59166)
- 州(59147)
- 经济学院(56658)
- 基金
- 项目(325133)
- 科学(257022)
- 研究(241070)
- 基金(235932)
- 家(204861)
- 国家(203130)
- 科学基金(174922)
- 社会(153573)
- 社会科(145608)
- 社会科学(145574)
- 省(125540)
- 基金项目(123215)
- 自然(111415)
- 教育(111230)
- 自然科(108875)
- 自然科学(108851)
- 自然科学基金(106920)
- 划(105823)
- 编号(98038)
- 资助(97692)
- 成果(80661)
- 重点(72929)
- 部(72113)
- 发(71821)
- 创(69040)
- 课题(68484)
- 创新(64091)
- 国家社会(63732)
- 教育部(62332)
- 科研(61385)
- 期刊
- 济(235751)
- 经济(235751)
- 研究(152813)
- 中国(103453)
- 管理(73773)
- 学报(72989)
- 财(72200)
- 农(69947)
- 科学(69301)
- 教育(59522)
- 大学(56715)
- 学学(52853)
- 融(49560)
- 金融(49560)
- 农业(48196)
- 技术(45275)
- 经济研究(38553)
- 业经(37221)
- 财经(37099)
- 经(31991)
- 问题(29884)
- 业(26311)
- 图书(26251)
- 贸(25968)
- 技术经济(25284)
- 统计(23737)
- 世界(23220)
- 国际(23149)
- 理论(23055)
- 科技(22999)
共检索到757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婧婧 童文思
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能源政策创新包括开发新能源类政策的制定和由该政策所导致的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替代两个意涵。本研究选取31个省份2007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开发新能源类政策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绿色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结果发现,能源政策创新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驱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开发新能源类政策分别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的绿色经济发展;在开发新能源类政策的驱动下,能源产业内部实现了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替代,进而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婧婧 童文思
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能源政策创新包括开发新能源类政策的制定和由该政策所导致的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替代两个意涵。本研究选取31个省份2007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开发新能源类政策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绿色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结果发现,能源政策创新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驱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开发新能源类政策分别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的绿色经济发展;在开发新能源类政策的驱动下,能源产业内部实现了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替代,进而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力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实证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正向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催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增加政府补助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基于上述结论,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以期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补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关成华 袁祥飞 于晓龙
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通过门限面板回归研究了不同经济增长阶段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创新中始终有正效应;知识产权保护和区域创新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分为三个阶段,知识产权保护提升1%,创新依次提升0. 81%、1.02%和1.14%。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创新驱动 知识产权 门限回归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晖 宋清
将创新驱动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力四个指标,利用我国47个智慧城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各指标对各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创新驱动对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创新驱动指标对经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表现在创新投入有效抑制单位GDP工业烟尘排放,创新产出有效降低单位GDP工业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创新主体有效控制单位GDP工业SO_2排放量,创新活力对单位GDP工业SO_2、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在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中有效作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伟萍 张超 向晓梅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推动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中国280个城市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中介效用模型和三重差分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设立对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设立能够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发展,其所拉动的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及创新能力提升是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在作用效果层面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城市绿色经济的影响存在城市间的异质性,对重点城市的影响程度更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构建产业集群绿色创新体系,推动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梦瑶 仇喜雪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落地乡村振兴政策的关键时期,因此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整理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统计描述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中西部地区在乡村振兴发展方面享受到的数字经济红利相较东部地区更大;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伟 陈强 陈华
利用2004-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将环境政策工具分为直接管制、经济手段和"软"手段,并分别以"三同时"环保投资、人均排污费收费和环境新闻报道量作为度量指标,并控制工业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贸易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分析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工具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直接管制和经济手段对R&D投入都有效果不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软"手段对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区域看,直接管制对东部和内陆地区R&D投入都有效果不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手段对东部R&D投入具有效果不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内陆地区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软"手段对东部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彩云 刘丁荣
提高能源效率是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能源效率提升的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1~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影响能源效率提升的机制、特征和路径。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及各维度对能源效率提升的总体效应为正,其中产业数字化促进作用最强,且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2)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存在双门槛,呈现中间波动但总体促进的“N”型特征;(3)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提升能源效率,且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城市跨越数字经济的第二个门槛,实现数字经济发展与能源效率提升的共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照侠 龚敏
本文建立了空间不平等的动态演进模型(DEMSI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上论证了空间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的存在。同时,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半参数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参数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不平等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它解释变量后,1978年以来,空间不平等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W"型关系,而非简单的倒"U"型关系。最后,本文就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伟 戴冰清 刘卫镇
文章基于2011~2017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系统矩估计(SYS-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推动技术进步从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驱动效应存在差异,就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力度而言,使用深度最强,覆盖广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弱。并且,数字金融对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驱动效应也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的正向影响显著,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创新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均在数字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效应。文章的研究结论将为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思杭 雷礼 周中林
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引入脉冲响应函数构建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响应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短期抑制作用与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较显著;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进步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作用程度较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思杭 雷礼 周中林
利用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引入脉冲响应函数构建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响应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短期抑制作用与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较显著;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进步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作用程度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境管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工艺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高等教育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政策差异化视角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中国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长江经济带流通业集聚与绿色GDP提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区域技术市场发展对创新的驱动作用——来自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创新能力、财税政策与能源强度——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区域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