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6)
2023(18139)
2022(15781)
2021(14424)
2020(12390)
2019(28465)
2018(28082)
2017(54116)
2016(29911)
2015(33562)
2014(33607)
2013(33217)
2012(30550)
2011(27618)
2010(27233)
2009(24911)
2008(24390)
2007(21496)
2006(18244)
2005(15611)
作者
(89206)
(74873)
(74155)
(70589)
(47177)
(36030)
(33737)
(29493)
(28130)
(26413)
(25266)
(25021)
(23549)
(23328)
(23282)
(23196)
(22979)
(22265)
(21419)
(21342)
(18884)
(18259)
(17957)
(16880)
(16829)
(16591)
(16474)
(16418)
(15134)
(15054)
学科
(118099)
经济(117966)
管理(85910)
(80901)
(66993)
企业(66993)
方法(59324)
数学(52418)
数学方法(51774)
(31142)
(30823)
中国(28210)
(27864)
业经(24989)
(22940)
贸易(22934)
地方(22518)
(22252)
农业(20856)
环境(20679)
(20417)
财务(20338)
财务管理(20295)
(19435)
企业财务(19213)
(18666)
理论(18447)
技术(18258)
(16554)
(16549)
机构
大学(428882)
学院(426904)
管理(167315)
(166393)
经济(162877)
理学(146627)
理学院(144988)
管理学(142164)
研究(142101)
管理学院(141433)
中国(102392)
科学(93156)
(89953)
(79560)
(73378)
(72917)
业大(71728)
研究所(67357)
中心(65116)
农业(63521)
财经(60512)
(60416)
北京(55913)
(55141)
(54699)
师范(53984)
(51509)
经济学(49943)
(48958)
技术(46019)
基金
项目(302524)
科学(235232)
基金(218990)
研究(210798)
(194496)
国家(192963)
科学基金(163952)
社会(131055)
社会科(124233)
社会科学(124196)
(119232)
基金项目(116956)
自然(111312)
自然科(108727)
自然科学(108692)
自然科学基金(106729)
(101329)
教育(97387)
资助(90998)
编号(84600)
重点(68349)
成果(66581)
(65797)
(63732)
(62358)
科研(59381)
计划(58368)
创新(58331)
课题(58140)
大学(55724)
期刊
(170177)
经济(170177)
研究(114250)
学报(78280)
中国(71460)
(70642)
科学(67521)
大学(57376)
管理(56986)
(55821)
学学(54622)
农业(48702)
教育(40864)
技术(35894)
(31517)
金融(31517)
财经(28546)
业经(28545)
经济研究(27600)
(25803)
(24325)
问题(22567)
(22026)
科技(21550)
业大(20540)
技术经济(20367)
图书(20188)
统计(19752)
理论(19381)
资源(19222)
共检索到592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佘群芝  吴肖丽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的能源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以亚洲26国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1992—2013年能源援助是否降低了受援国的碳排放,并对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影响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能源援助在受援国内产生了有利的碳减排作用,该碳减排作用会随着受援国人均收入的提升而呈下降趋势;(2)贸易开放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加剧受援国的碳排放,但能源援助有助于降低两者引起的碳排放增长趋势;(3)受援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存在双重碳减排作用,即不仅降低了本国碳排放还有助于加强能源援助的碳减排作用;(4)2013年中国未通过贸易开放水平和技术水平门槛,能源援助对中国的碳减排作用还会随着贸易开放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而有所加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群芝  李雪平  
文章基于AidData、OECD-DAC CRS和WDI数据库,选取1990—2018年76个受援国的面板数据,从气候援助的政策效应视角,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气候减缓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减缓援助整体上有效减少了受援国碳排放,气候政策在气候减缓援助与受援国碳排放关系中表现出轻微的“遮掩效应”;气候减缓援助在高排放国家的减排作用显著,在低排放国家不显著,气候政策在高受援和高排放国家的中介作用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梅波  朱丹丹  
本文使用66个受援国2002—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对国际发展援助与受援国出口多样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促贸援助"总额和生产部门援助的增加都能够提高受援国的出口多样化水平,经济基础设施援助则对受援国的出口多样化没有显著影响;生产部门援助对出口多样化的影响存在倒"U"型"门槛效应","促贸援助"总额和经济基础设施援助则都不存在该效应;受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出口多样化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态势。上述结果暗示我们,在提供"促贸援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区分不同类别援助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受援国出口多样化的具体效应,同时要注意援助的"门槛效应",控制合理的援助数量,以充分发挥国际发展援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建梅  单磊  
本文基于AidData数据库2000—2014年中国对非援助等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对非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研究了基础设施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援助能够显著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中国对非援助额每增加1%,受援国人均GDP将增加0.02%。基础设施在中国对非援助中对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16.20%,即中国对非援助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的效应有16.20%是通过完善受援国的基础设施实现的。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中介效应存在异质性,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滞后两期的交通基础设施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基础设施中介效应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作用显著,而在北非地区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娟  佘群芝  
文章考察了气候援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理论路径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气候援助的实际减排效果。将气候援助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通过建立包含气候援助和二氧化碳排放在内的动态最优化模型,找到气候援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理论路径。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气候援助整体上缓慢地增加了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万一方  陈云贤  
国际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影响在学界并没有一致的答案,文章从不同类型国际援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的角度再次探讨这一问题。文章的主要工作有两点:一是对援助类型的重新分类;二是根据新分类的援助,实证分析不同类型援助的异质性影响。首先,基于中观经济学对生成性资源的分类方式,文章提出资源配对援助法,将国际援助分为了商业性援助、开发性援助和公益性援助三类,并与经合组织债权人申报系统相衔接,建立了分类后的国际援助数据集。然后,在实证分析部分,分别研究了援助总规模和不同类型国际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援助总规模对受援国的经济正向影响显著。同时,开发性援助和公益性援助存在门槛效应和滞后性,两者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开发性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要强于公益性援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楚仁  徐锦强  梁晶晶  
随着我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逐年增加,中国援助对受援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研究中国援助对非洲国家出口结构的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3年的"AidData中国对非洲国家援助数据"、"BACI双边贸易数据"和"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援助使非洲受援国增加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宜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减少与其发展水平不适宜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因此,中国援助有利于非洲国家的出口结构朝着更加适宜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向调整,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佘群芝  王文娟  
本文考察环境援助对污染物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实际减污效果。建立环境援助减污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8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环境援助在中国的减污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我们认为,环境援助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挤出效应以及环境援助自身的直接减污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显性的结构效应、挤出效应、援助自身的减污效应三者之和来看,环境援助降低我国CO2和SO2的排放,增加工业废水、粉尘、烟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上述影响均存在滞后反应;当环境援助的规模效应小于一定临界值或技术效应大于一定临界值时,环境援助影响各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总效应为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阎虹戎  张小鹿  黄梅波  
文章利用2002~2014年中国对120个国家提供的援助与受援国出口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规模扩大,提高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这对于提高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来说都是有利的,符合中国对外援助"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符合受援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产品,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但并未促进农产品等非制造业产品以及初级品和资源品等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从而较为全面地驳斥了西方国家提出的"资源掠夺论"等负面观点;中国对外援助不仅促进了非洲国家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非洲以外其他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中低收入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中国"促贸援助"并未显著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受援国工业发展在中国对外援助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田思远  
对外援助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双边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采用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的面板数据,在考虑援助的内生性及使用全球治理指数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和制度质量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尤其是基础设施援助能够有效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增长;良好的制度建设是受援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分样本回归显示,受援国制度质量能够显著影响中国对外援助尤其是经济基础设施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一效应在亚欧受援国表现明显;拓展分析发现中国对外援助和OECD国家对外援助呈现出"1+1>2"的效果。为提升中国对外援助的效果和质量,中国需要改进对外援助结构,加强对援助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减少受援国制度风险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艳  樊此君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了中国对非洲国家援助对其投资的影响。在控制了市场、资源、人口、开放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因素之后,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援助与投资的关系随着援助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趋势:投向社会基础设施部门的援助会加速促进中国对非投资的增长;投向经济基础设施部门的援助对投资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与此同时,直接流向东道国生产性部门和政府的援助与中国对非投资则呈"U"型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志娜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积极承担国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单方面提供零关税待遇和援助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扩大贸易。为了检验零关税待遇和援助的有效性,本文在同一个框架下研究两者对受援国出口多样化的影响机制,并使用中非数据进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的零关税待遇对受援国的出口多样化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援助对受援国出口多样化的促进作用尚不明显;当剔除矿产品以及采用不同的出口多样化衡量标准分别对基准模型进行检验时,这些结论依然稳健。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支持非洲国家提高出口多样化,中国可以构建一个包括零关税待遇和促贸援助在内的二元发展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万胜  
以亚洲危机的发生为背景 ,日本政府的对亚援助政策出现了活用民间资金援助框架、以实施经济结构改革的援助条件、介入受援国的国内社会问题等新变化 ,其中蕴藏着促进日本经济复苏、推进日元国际化及争夺援助主导权的战略目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翚  甘小军  
文章运用扩展的solow模型在理论上分析了不同部门援助对FDI的影响机制,并以72个亚非国家的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一、援助通过直接影响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渠道影响FDI;生产部门援助主要通过资本积累渠道影响FDI;基础设施部门援助和由一般预算支持、债务减免构成的其他部门援助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渠道影响FDI。二、72个亚非国家接受的不同部门双边援助对FDI的影响不同。社会基础设施部门援助和经济基础设施部门援助促进FDI的流入,生产部门援助与其他部门援助替代了FDI;经济基础设施部门援助对FDI的促进效果最好,生产部门援助对FDI的替代效果最强。因此,为提高援助效率,亚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翚  甘小军  刘超  
本文运用扩展的Solow模型阐述了援助影响FDI的理论机制,并以中国为研究主体,以17个OECD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双边发展援助对FDI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在短期,17个OECD国家的对华发展援助挤出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FDI,但在中长期促进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FDI,并且时间越长,促进效应越强。因此,发达国家向中国投入发展援助是有效的。双方应充分利用这种有效性,发达国家现期不适宜取消对华发展援助,中国应积极寻求双边发展援助来促进新兴产业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