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1)
2023(13887)
2022(12186)
2021(11200)
2020(9373)
2019(21424)
2018(21517)
2017(41915)
2016(22519)
2015(25278)
2014(25385)
2013(25321)
2012(23563)
2011(21664)
2010(21743)
2009(20187)
2008(19418)
2007(17064)
2006(15360)
2005(13714)
作者
(67192)
(55544)
(55352)
(52816)
(35151)
(26494)
(25203)
(21872)
(20985)
(19647)
(18855)
(18781)
(17616)
(17590)
(17213)
(16874)
(16573)
(16238)
(15894)
(15836)
(13829)
(13761)
(13247)
(12662)
(12637)
(12390)
(12197)
(12072)
(11198)
(10767)
学科
(111882)
经济(111781)
管理(64962)
(57724)
(46466)
企业(46466)
方法(44872)
数学(39567)
数学方法(39221)
中国(27594)
地方(25721)
(24833)
(22855)
(22328)
业经(21542)
环境(18395)
(17952)
(16750)
贸易(16739)
农业(16655)
(16140)
地方经济(15823)
(15779)
(15124)
银行(15087)
(14686)
金融(14683)
(14510)
理论(14335)
技术(14122)
机构
大学(336296)
学院(333573)
(143720)
经济(140753)
管理(130988)
研究(115965)
理学(113423)
理学院(112113)
管理学(110281)
管理学院(109682)
中国(85293)
(71858)
科学(70815)
(63981)
(58419)
研究所(53166)
财经(51718)
中心(50586)
(49189)
(47304)
业大(47260)
(46826)
北京(45862)
经济学(44392)
(44298)
师范(43962)
(42249)
经济学院(39816)
(38635)
农业(38463)
基金
项目(224003)
科学(176626)
研究(163826)
基金(163236)
(141769)
国家(140687)
科学基金(120558)
社会(104598)
社会科(99249)
社会科学(99221)
基金项目(87384)
(86301)
自然(77682)
自然科(75777)
自然科学(75762)
自然科学基金(74383)
教育(73731)
(72748)
资助(66931)
编号(66270)
成果(53271)
重点(49964)
(49574)
(49009)
(45668)
课题(45343)
国家社会(42967)
创新(42768)
教育部(42394)
科研(42378)
期刊
(162419)
经济(162419)
研究(103996)
中国(56976)
学报(49733)
管理(48537)
科学(47456)
(45135)
(43610)
大学(37300)
学学(35279)
教育(31704)
农业(30605)
技术(28396)
(28275)
金融(28275)
经济研究(26931)
财经(25588)
业经(24648)
(21868)
问题(21520)
技术经济(18069)
理论(17081)
图书(16119)
(15782)
资源(15779)
现代(15675)
科技(15493)
商业(15396)
实践(15347)
共检索到489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能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我国和地区能源效率,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从地理空间溢出的角度解释能源效率空间特征并提炼出影响区域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全国和地区能源效率符合倒"U"曲线特征,全国范围内能源效率的空间差距逐步扩大;(2)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外部效应,政府在制定能源节能战略时,应对区域间节能合作及先进生产技术的扩散给予更多的关注;(3)能源效率同政府干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资源禀赋变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开放程度、能源价格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慧微  
为解决当前可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的能源供应、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文章在详细分析"环境-能源-经济"理论模型、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计算方法、面板数据处理方法,计算2006—2016年我国不同区域的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比较分析能源经济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最后得出:我国总体来说能源和环境经济效率正在逐年增长,但地区差距依然非常明显,东部地区的表现最为理想,中部地区较为满意,而西部地区仍需投入巨大精力改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杨宝臣  程云鹤  
以资本、劳动和能源作为投入变量,以各省份GDP为期望产出变量,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变量,在全要素生产理论框架下,基于DEA方法定义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和能源利用的环境绩效两类能源效率指数;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2000年至2010年中国各省份的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分析其演变规律与地区差异性;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实证分析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整体水平均较低,地区差异明显,节能减排潜力巨大;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形或U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唯实  
根据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分析比较了1990~2008年中国各个省市区、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能源效率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效率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中国的全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大于1,说明中国整体的能源效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艳清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变化的机理是确定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进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将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细分为规模效应、人口效应、三层次的结构效应和削减效应,运用LMDI分解分析方法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变化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能耗和排污增加的主要因素;人口效应虽然也增加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但是影响效果远低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是降低能耗和排放的主导性因素,三层次的结构效应在不同年份的影响不确定,但是总体来看促进了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迪平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流通产业的特殊性,在对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影响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进而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边际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提高中国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广华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和提高能源价格能够降低能源强度。然后依据能源效率的定义,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进行分类,并对2010年中国能源效率的区域分布与2005年作了比较,研究表明30个参与比较的地区中仅有刚过半数的地区能源效率所属类别没有后退,基于此,提出国家应增加节能减排考核的辅助手段以及各地区应采用差异的节能措施等建议,对于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国清  
我国能源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王国清(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能源同人口、资源、环境一样,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为全世界所关注。1950-1990年的40年间,世界人口由24.8亿增至52.9亿,即增长了一倍多,而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由25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海龙  
本文选择VAR模型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非对称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缺乏扩散效应和消费市场逐步形成并在迅速成熟等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铠  马静静  魏伟  
研究目标:探究中国不同经济区域能源碳排放效率的特征与差异性。研究方法:利用三阶段DEA和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政府规制、科技创新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对能源碳排放效率有显著影响;因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全国能源碳排放效率均值下降2.8%,区域效率排名发生变化;技术进步大致以5年为周期波动,且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一致;八大经济区年度碳排放效率变化特征趋同;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有助于能源碳排放效率改善。研究创新: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八大经济区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差异,揭示其影响因素及演化规律。研究价值:为提高各区域碳排放效率及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燕  刘婷  
通过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全国30个省份碳约束下的物流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空间特征和演化趋势,并通过Tobit回归考察我国区域物流能源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5年,我国物流能源效率没有明显的提升趋势,并且区域的东西分化特征较为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能源效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物流业的规模、能源价格和能源消耗结构是影响我国物流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梅  庄贵阳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已经在世界区域和国家层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城市尺度上的应用也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章综述了按照建模方法分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混合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在城市区域尺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在城市尺度上的应用主要通过情景分析方法对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的重要变量进行结果分析。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在城市尺度上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能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但仍处于初期阶段。快速城市化的中国亟需基于城市尺度的科学能源决策体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构建符合城市特点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以支持更加科学的城市能源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车国旺  杨淑萍  
本文研究了我国贸易自由化对物流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影响,重点考察了总体影响效应及分段式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在一定程度提升了物流业的能源经济效率,但是贸易自由化与物流业能源经济效率之间遵循"倒U型"关系,过度的贸易自由化反而不利于物流业能源经济效率提升。通过门槛效应进行分段式影响检验,发现在不同门槛区间表现出来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别,当贸易自由化超过第二门槛值时则容易引发对物流业能源经济效率提升的抑制效应,最优的影响状态是贸易自由化水平介于第一门槛值和第二门槛值之间。无论是"倒U型"效应还是门槛效应,都支持了适度贸易自由化对物流业走节能环保、绿色循环之路的重要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盈之  管建伟  
文章首先采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1991-2008年中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然后进行了地区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并基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能源效率的趋同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还探寻了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能源效率之间的正相关性逐渐增强,能源效率分布呈空间集聚趋势;在样本期内,我国能源效率存在绝对β趋同特征,且条件β趋同迹象也很明显,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政府行为和FDI等因素是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紫菱  任孟成  马莉莉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这种集聚对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SD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别论述数字经济空间集聚对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空间集聚对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为“倒N”型非线性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和异质性,并且产业结构在该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中国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注意数字经济空间集聚对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不同阶段影响,增加新兴城市群建设,充分发挥空间外溢效应;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形成能源与数字要素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避免掉入产数融合不足和过度集聚造成能源效率递减的陷阱;最后在数字经济中后期着重关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成能源效率的长效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