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9)
- 2023(10519)
- 2022(8989)
- 2021(8195)
- 2020(6944)
- 2019(16298)
- 2018(15920)
- 2017(30675)
- 2016(16455)
- 2015(19113)
- 2014(19192)
- 2013(19556)
- 2012(18775)
- 2011(17328)
- 2010(17327)
- 2009(16371)
- 2008(16154)
- 2007(14520)
- 2006(12958)
- 2005(12033)
- 学科
- 济(95663)
- 经济(95591)
- 管理(42849)
- 业(39812)
- 方法(37392)
- 数学(33827)
- 数学方法(33637)
- 企(29587)
- 企业(29587)
- 中国(24177)
- 农(21144)
- 地方(20660)
- 财(17925)
- 学(17561)
- 贸(17087)
- 贸易(17078)
- 易(16594)
- 业经(16229)
- 制(14352)
- 农业(14212)
- 地方经济(13877)
- 环境(12927)
- 和(12695)
- 融(12447)
- 金融(12444)
- 银(12273)
- 银行(12249)
- 行(11804)
- 发(10675)
- 体(10603)
- 机构
- 大学(255801)
- 学院(251888)
- 济(124985)
- 经济(122902)
- 研究(96157)
- 管理(92464)
- 理学(78745)
- 理学院(77813)
- 管理学(76743)
- 管理学院(76248)
- 中国(73730)
- 科学(54749)
- 京(54362)
- 财(53330)
- 所(49460)
- 研究所(44761)
- 财经(42685)
- 中心(42168)
- 农(41399)
- 经济学(41386)
- 经(38834)
- 经济学院(37218)
- 江(37066)
- 北京(35272)
- 业大(34329)
- 院(33647)
- 农业(32498)
- 范(32238)
- 师范(31981)
- 财经大学(31478)
- 基金
- 项目(159333)
- 科学(125544)
- 基金(118276)
- 研究(116696)
- 家(103001)
- 国家(102242)
- 科学基金(86203)
- 社会(77880)
- 社会科(73982)
- 社会科学(73962)
- 基金项目(61567)
- 省(58407)
- 自然(52452)
- 教育(51930)
- 自然科(51224)
- 自然科学(51205)
- 自然科学基金(50346)
- 划(50001)
- 资助(49322)
- 编号(45065)
- 成果(37636)
- 部(37423)
- 发(36476)
- 重点(36290)
- 国家社会(33936)
- 中国(32418)
- 教育部(32230)
- 创(32069)
- 课题(31146)
- 人文(30696)
- 期刊
- 济(141720)
- 经济(141720)
- 研究(81594)
- 中国(48158)
- 财(40902)
- 学报(38280)
- 农(37478)
- 科学(35530)
- 管理(33853)
- 大学(28711)
- 学学(26767)
- 农业(25259)
- 经济研究(24626)
- 融(23838)
- 金融(23838)
- 财经(22590)
- 技术(21117)
- 经(19700)
- 教育(19302)
- 问题(19062)
- 业经(18839)
- 贸(17480)
- 世界(15769)
- 国际(15418)
- 技术经济(15283)
- 业(14461)
- 统计(14083)
- 经济问题(12001)
- 策(11877)
- 图书(11801)
共检索到390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蒲志仲 刘新卫 毛程丝
本文构建了包含能源的三要素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估算了1952~2012年及不同阶段能源等要素的产出弹性,能源等要素和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能源产出弹性和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次于资本,远高于劳动力要素;两要素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中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部分应归功于能源,能源消费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包含能源要素的经济增长核算,能更好地揭示经济增长的源泉,反映不同阶段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体制变化。
关键词:
化石能源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要素贡献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
中国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苗长虹(河南大学地理系、开封475001)科学地认识农业工业化的作用和绩效、是农村工业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农村工业的发展究竟能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起哪些作用呢?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问题的专家小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建群 韩俊才
文章采用西北五省区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研究了表示工业化水平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对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对陕西样本的回归不显著。就业结构的变化对陕西、宁夏的回归系数在10%水平下显著负,对甘肃、新疆、新疆的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空间结构的变化对陕西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正,但对其他省区的回归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运用卡尔多的需求分析方法,文章论述了对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中国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工业创造强国,中国工业化之路远没有完成。在劳动力转移未完成之时,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业部门生产率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工业部门 需求 中国经济增长 卡尔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被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忽视。本文通过扩展传统的增长核算理论,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对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每年拉动1.1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绍媛
运用1997~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和GDP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尤其是服务出口额对于GDP的回归系数明显大于服务进口额和服务贸易总额,表明目前我国服务出口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服务进口。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服务出口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司训练 侯莉
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基础性保障作用。本文将以菲德模型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统计数据对能源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能源部门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能源 经济增长 菲德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津 李胜武
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与分析吕津,李胜武科技进步在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共识,随之而来的是怎样定量测度、评价科技进步的作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科技进步问题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燕梅
1998年以来,中国机床工业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很高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率。但分析结果表明,估算的TFP高贡献率,在相当程度上源于要素利用率的提高而非技术进步。从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因素状况看,目前中国机床工业的技术创新、企业制度、规模经济、企业网络和产业外部支持系统等尚无法形成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足够支持。
关键词:
机床工业 高速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静萍
本文利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探讨全球化经济活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 ,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国内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的推动力
关键词:
全球化经济活动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正
日本是一个后发达国家,在赶超过程中采用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为验证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假说在后工业化时期的日本是否成立,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性检验和协整性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发现在后工业化时期尽管日本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时期出口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日本实现工业化后,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出口导向的经济意识始终左右着日本的贸易发展,其具体体现就是日本政府的各种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
关键词:
出口 经济增长 经济政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辉娜
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加入工业用地要素构建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研究工业用地要素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1年、2007~2011年、2000~2006年三个时段工业用地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8%、6.85%和3.78%。(2)研究期间,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及其他地区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97%、17.54%、20.97%、18.69%、3.42%。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工业用地要素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强 楚明钦
在全球经济衰退凸显的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国用来抑制颓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战略转型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基于能源产业建立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公式,计算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的贡献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低于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常规产业,可以预计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文章认为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率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还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核心技术、产业政策配套不足和技术转化率...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贡献率 新能源与常规能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芳东
国际上常用的世界经济增长率测算方法有按汇率法或按购买力平价(PPPs)法加权的连锁加权法和固定基期法。用不同方法测算出不同的数据结果,它们各有优缺点和独特的经济涵义,满足不同的经济研究目的需要。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按PPPs法加权的世界经济增长率要明显高于汇率法加权的结果。但不论按何种方法测算,自1980年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现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
世界经济增长率 测算方法 中国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