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3)
- 2023(9436)
- 2022(8154)
- 2021(7843)
- 2020(6744)
- 2019(16051)
- 2018(15901)
- 2017(31085)
- 2016(16972)
- 2015(19353)
- 2014(19446)
- 2013(19602)
- 2012(18715)
- 2011(17109)
- 2010(17285)
- 2009(16139)
- 2008(16548)
- 2007(15125)
- 2006(13256)
- 2005(12366)
- 学科
- 济(75381)
- 经济(75309)
- 管理(47300)
- 业(45890)
- 企(36198)
- 企业(36198)
- 方法(34025)
- 数学(30224)
- 数学方法(29911)
- 中国(23174)
- 农(21510)
- 财(18211)
- 贸(17457)
- 贸易(17449)
- 易(17060)
- 制(15704)
- 业经(14550)
- 学(14074)
- 农业(13801)
- 地方(13632)
- 银(12869)
- 银行(12848)
- 行(12313)
- 融(11481)
- 金融(11479)
- 和(11260)
- 环境(10636)
- 务(10607)
- 财务(10572)
- 财务管理(10536)
- 机构
- 大学(250579)
- 学院(248304)
- 济(112387)
- 经济(110225)
- 管理(93428)
- 研究(91200)
- 理学(79093)
- 理学院(78167)
- 管理学(76988)
- 管理学院(76497)
- 中国(71796)
- 京(54249)
- 科学(52630)
- 财(50297)
- 所(47006)
- 研究所(42364)
- 农(41444)
- 中心(41233)
- 财经(39848)
- 江(37304)
- 经(36139)
- 北京(35468)
- 经济学(35445)
- 业大(33966)
- 范(32913)
- 师范(32664)
- 农业(32491)
- 院(32000)
- 经济学院(31948)
- 州(29548)
- 基金
- 项目(155299)
- 科学(121995)
- 研究(115410)
- 基金(113629)
- 家(98596)
- 国家(97834)
- 科学基金(82399)
- 社会(73863)
- 社会科(70048)
- 社会科学(70027)
- 基金项目(58924)
- 省(57642)
- 教育(53144)
- 自然(51163)
- 自然科(49972)
- 自然科学(49955)
- 划(49896)
- 自然科学基金(49097)
- 资助(48029)
- 编号(46708)
- 成果(39574)
- 部(36413)
- 重点(35596)
- 发(34490)
- 课题(32708)
- 创(31506)
- 教育部(31317)
- 国家社会(31094)
- 中国(30799)
- 性(29821)
- 期刊
- 济(126235)
- 经济(126235)
- 研究(78370)
- 中国(49267)
- 财(38873)
- 农(38443)
- 学报(36278)
- 科学(34835)
- 管理(34589)
- 大学(27323)
- 农业(25892)
- 教育(25718)
- 学学(25444)
- 融(25258)
- 金融(25258)
- 技术(21263)
- 经济研究(20820)
- 财经(20473)
- 业经(19288)
- 经(17714)
- 问题(17615)
- 贸(16947)
- 业(14866)
- 国际(14860)
- 世界(14207)
- 技术经济(13376)
- 统计(12162)
- 理论(12035)
- 图书(11676)
- 版(11184)
共检索到383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从长历史时段考察可知,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真正全球性的能源安全问题的突现,当数工业化时代石油供应可能中断或短缺带来的风险问题,以及伴生的地缘政治角力问题。结果,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交易,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意义上的交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一种政治商品,它不仅要服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要受制于权力政治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在能源安全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制定一项合理的能源安全战略,也就成为当今中国必需解决的紧迫战略课题。
关键词:
能源 安全 中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与生产国之一,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持续发展所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和基本任务。鉴于迅速变化的消费结构、有限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 21世纪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任务是:在不断扩大资源国际化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进口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及早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央党校"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课题组 曹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于文金 邹欣庆 朱大奎 张永战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石油进口量达到了12 280万t,对外依存度达到34%。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就成为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选战略。
关键词:
石油资源 海洋开发 能源安全 南海 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金东
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缺油少气;另一方面能源消费却在快速增长,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迫在眉睫。作为能源消费大户的交通运输部门,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而能源效率偏低,须实施交通节能战略。可选择从促进技术进步、调整运输结构、促使制度变迁等三重路径来实施交通节能战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立军
能源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安全的能源发展状态,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涉及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从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来看,石油安全已经开始考验着我们各级政府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的能力。文章从能源安全的概念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能源安全现状,给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能源 安全 管理 问题 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尹立颖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能源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日益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巨大障碍。破解能源安全问题,就是要确保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用,且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会造成威胁,探索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持续的能源开发利用道路,实现经济与能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社会发展 优化配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鞠可一 周德群 王群伟 吴君民
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是能源安全的两大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本文将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作为衡量能源安全的目标,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出发,对1980年-2007年以来的各项指标展开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①单位新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能源安全的贡献能力远大于传统能源;②自1980年以来,我国能源安全整体上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③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新新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改变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结构优质化和多元化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出路。本文对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解读,提出了实施能源战略选择时应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能源安全 问题 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梅
中国经济的和平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可以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单一的问题,是中国规避石油进口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中国 中亚 能源合作 和平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邹艳芬
从能源安全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能源供应安全的相对柔性和能源使用安全的相对刚性,提出在三种能源安全战略模式中,我国应采取灵活型战略模式,从多方面着手,使能源安全能够在动态环境中得以持续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