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2)
2023(10830)
2022(9662)
2021(9044)
2020(7665)
2019(17696)
2018(17946)
2017(35228)
2016(19401)
2015(22189)
2014(22352)
2013(21989)
2012(20596)
2011(18578)
2010(19062)
2009(18089)
2008(18136)
2007(16694)
2006(14709)
2005(13523)
作者
(55789)
(46631)
(45948)
(44587)
(29394)
(22344)
(21390)
(18040)
(17274)
(16914)
(15601)
(15536)
(14643)
(14471)
(14432)
(14429)
(14278)
(13624)
(13574)
(13368)
(11593)
(11553)
(11283)
(10637)
(10558)
(10472)
(10373)
(10324)
(9432)
(9239)
学科
(75479)
经济(75390)
管理(55839)
(51693)
(40826)
企业(40826)
方法(34015)
数学(29620)
数学方法(29255)
(24104)
中国(23013)
(22152)
(18185)
(17025)
贸易(17018)
(16575)
业经(16465)
农业(15287)
(15194)
(14857)
银行(14831)
地方(14243)
(14123)
(13366)
财务(13325)
财务管理(13275)
理论(12820)
(12739)
金融(12737)
企业财务(12423)
机构
学院(280797)
大学(277486)
(113833)
经济(111193)
管理(103677)
研究(91130)
理学(87423)
理学院(86478)
管理学(84915)
管理学院(84403)
中国(72482)
(58736)
(56980)
科学(54679)
(47038)
(45785)
(44426)
财经(44325)
中心(43369)
研究所(41739)
(39756)
业大(39259)
北京(37664)
(37150)
师范(36806)
(36031)
农业(35996)
经济学(34952)
财经大学(32437)
(32214)
基金
项目(170883)
科学(132166)
研究(130193)
基金(120004)
(102780)
国家(101866)
科学基金(85910)
社会(79531)
社会科(75136)
社会科学(75112)
(68233)
基金项目(63145)
教育(61276)
(56904)
编号(56763)
自然(53483)
自然科(52151)
自然科学(52133)
自然科学基金(51136)
资助(49745)
成果(47492)
课题(39014)
重点(38690)
(38072)
(37595)
(35339)
项目编号(33971)
(33880)
创新(32954)
教育部(32700)
期刊
(133402)
经济(133402)
研究(85834)
中国(54472)
(45596)
(42467)
学报(40124)
管理(37498)
科学(36126)
教育(34190)
大学(30045)
(29161)
金融(29161)
农业(28212)
学学(27901)
技术(25480)
业经(24113)
财经(22013)
经济研究(21126)
(18969)
问题(18547)
(15861)
图书(14934)
理论(14738)
商业(14380)
(14322)
技术经济(14105)
实践(13313)
(13313)
(13003)
共检索到428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冬明  
从能源安全的供给、价格和环境三个维度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甲醇能源情况。甲醇制取原料丰富,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保障能源供给,其经济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煤基甲醇符合我国国情。美国等发达国家甲醇能源的衰落引起了我国对甲醇能源发展的怀疑。最后比较分析了中美发展甲醇能源的国情差异,认为导致美国甲醇能源衰落的因素在中国不存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何慧龄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已成为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流量和存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我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我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乐勤  
报告了 1 995年以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状况 ;采用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 ,对我国城市人口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影响进行了测算 ;对我国优质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以及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能源使用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保障我国城市能源安全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1.协调与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能源安全关系。当今世界,各国的能源安全存在着各种相关性,任何一种通过损害他国的利益来寻求本国能源安全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国应该在追求自身能源安全的同时,与其他各国建立良好的国际能源关系。尤其是在与美国、俄罗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胡芳欣  
在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与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下,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缓解能源困境、应对全球能源结构性调整浪潮与全球治理在能源领域的缺位等共同挑战,能源安全合作是中日合作共赢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也存在美国干扰、能源进口竞争以及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与薄弱的战略信任等障碍。中日可从协调实施能源外交、共建东北亚能源共同体、携手塑造全球能源治理新体系、合作研发应用能源技术、加强能源企业之间的合作、减少美国干扰等方面,切实深化双方能源安全合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与生产国之一,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持续发展所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和基本任务。鉴于迅速变化的消费结构、有限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 21世纪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任务是:在不断扩大资源国际化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进口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及早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平则  
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国外通过实行可再生能源促进制度、节约能源制度、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制度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我国应当借鉴国外能源立法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安全保障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娜  孙暖  
能源的战略性特征,使得大国围绕能源产地的争夺成为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重要内容。能源出产地是地缘政治的结点地区,通过考察全球石油分布、供应和需求版图可以看出,主要石油产地如中东、中亚、非洲地区,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政治争夺的主要目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国,通过影响和控制这些地区,不仅可以确保本国的石油供应,而且具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未来地缘战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期刊] 改革  [作者] 龙勇   宋敏  
能源安全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能源供应链遭受巨大冲击,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在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深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等背景下,我国利用外部能源的渠道收紧、变数增多、风险加剧,导致国内能源价格上涨压力增大、用能成本增加,影响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应坚持立足国内、自力更生,数量安全、煤炭托底,节约优先、效率为本,科技支撑、多能协同,扩大开放、开拓海外的思路,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能效全面提升战略、绿色能源消费战略、能源科技创新战略、能源多元合作战略,在增大能源供给总量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在控制能源成本的同时降低对外依存度,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塑造长板技术新优势的同时提升全行业竞争力,在保障海外能源安全的同时提升我国能源话语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丹尼尔·耶金  单卫国   李春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璞  王欢  
"呼包银榆"经济区是2010年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确定的重点经济区之一,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在剖析能源安全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能源供给、能源需求、能源与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呼包银榆"经济区整体能源安全水平,根据能源基地的建设现状指出其存在缺乏统一领导机构、缺乏整体性规划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政府合作机制、提高环境质量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从长历史时段考察可知,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真正全球性的能源安全问题的突现,当数工业化时代石油供应可能中断或短缺带来的风险问题,以及伴生的地缘政治角力问题。结果,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交易,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意义上的交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一种政治商品,它不仅要服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要受制于权力政治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在能源安全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制定一项合理的能源安全战略,也就成为当今中国必需解决的紧迫战略课题。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白兰君  
本文论述了能源的重要性,展现了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争夺。回顾了石油科技为中国石油创业和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创造性地归纳提出采掘业的风险性、产量、成本自然变化性等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油气生产单元成本自然递增遵循指数模式的观点。由此指出石油行业对科技创新有更高要求的结论;介绍了用逆向思维探索石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新思路;指出:油价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人应该抓住机遇迅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立高效节约型社会;提出只有创立石油中观经济学,才能完善和推进石油软科学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技术必须革命,管理必须创新,能源才能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宇燕  管清友  
由于石油经济的不确定性,时至今日,经济学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石油市场的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油价波动和世界能源格局演变历史的总结和回顾,我们认为油价波动既是国际市场供求双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大国"关于石油利益分配的政治安排。世界能源格局的演进反映了两大国家集团之间"权力"的消长。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探讨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为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