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7)
- 2023(10914)
- 2022(9626)
- 2021(9118)
- 2020(7533)
- 2019(17752)
- 2018(18024)
- 2017(34486)
- 2016(18902)
- 2015(21568)
- 2014(21636)
- 2013(21185)
- 2012(19703)
- 2011(17763)
- 2010(17705)
- 2009(16165)
- 2008(15897)
- 2007(13665)
- 2006(12006)
- 2005(10445)
- 学科
- 济(75341)
- 经济(75248)
- 管理(54469)
- 业(49647)
- 企(42212)
- 企业(42212)
- 方法(37583)
- 数学(31693)
- 数学方法(31188)
- 学(19885)
- 农(18991)
- 中国(17774)
- 财(17344)
- 业经(16573)
- 理论(15089)
- 地方(14129)
- 和(13344)
- 贸(12951)
- 贸易(12946)
- 农业(12772)
- 易(12528)
- 环境(12063)
- 制(11911)
- 技术(11417)
- 务(11183)
- 财务(11118)
- 财务管理(11095)
- 教育(10924)
- 划(10815)
- 企业财务(10528)
- 机构
- 大学(277638)
- 学院(272932)
- 管理(110180)
- 济(103480)
- 经济(101096)
- 理学(96259)
- 理学院(95161)
- 管理学(93242)
- 管理学院(92783)
- 研究(91695)
- 中国(65863)
- 京(60052)
- 科学(60040)
- 所(46645)
- 财(45952)
- 农(44561)
- 研究所(43107)
- 业大(42815)
- 中心(40316)
- 江(38233)
- 北京(37985)
- 财经(37859)
- 范(37602)
- 师范(37270)
- 农业(35269)
- 经(34431)
- 院(33345)
- 州(31574)
- 师范大学(30498)
- 经济学(30256)
- 基金
- 项目(191976)
- 科学(150335)
- 基金(139339)
- 研究(138627)
- 家(122230)
- 国家(121257)
- 科学基金(103461)
- 社会(85070)
- 社会科(80440)
- 社会科学(80416)
- 基金项目(74290)
- 省(74029)
- 自然(69186)
- 自然科(67551)
- 自然科学(67534)
- 自然科学基金(66300)
- 教育(63433)
- 划(63359)
- 资助(57980)
- 编号(56561)
- 成果(46399)
- 重点(42931)
- 部(42149)
- 发(39981)
- 创(39320)
- 课题(38822)
- 科研(36933)
- 创新(36647)
- 教育部(35740)
- 大学(35465)
- 期刊
- 济(110414)
- 经济(110414)
- 研究(78034)
- 学报(46398)
- 中国(46281)
- 科学(42819)
- 农(39845)
- 管理(39360)
- 大学(34373)
- 财(32770)
- 学学(32271)
- 教育(31230)
- 农业(28470)
- 技术(23194)
- 融(18615)
- 金融(18615)
- 财经(17687)
- 业经(17293)
- 经济研究(16847)
- 图书(16009)
- 经(14914)
- 业(14360)
- 问题(14275)
- 理论(14096)
- 科技(13761)
- 技术经济(13364)
- 版(13304)
- 实践(13133)
- 践(13133)
- 资源(12755)
共检索到384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立涛 沈镭 刘晓洁
在能源价格和温室气体减排双重驱动下,能源安全研究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加强能源安全理论、方法研究,对于把握能源安全关键要素,识别一国(区域)能源安全状态及演进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能源安全预警与响应机制的构筑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国内外能源安全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内能源安全定量研究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匮乏、缺乏共识;②国际上,能源安全研究方法大多基于能源安全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WI)与Herfindahl-Hirschman指数(HHI)。其中,又以英国能源供应安全联合研究小组(JESS)、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CN)、国际能源署(IEA)以及亚太能源研究中心(APERC)所开发的能源安全模型较具有代表性;③能源安全定量研究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评价内容及不确定性上均有待改进。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理论 方法 主要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刚 沈镭
能源充足和环境清洁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能源环境研究对于中国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能源环境是不同种类能源在不同状态、利用方式和区域尺度下对环境影响的形式、程度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可以用“能源环境立方体”分析框架中能源种类、生命周期、区域尺度三个纬度来分析。目前能源环境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不同能源的环境影响研究、化石燃料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研究、农村能源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研究等方面,还与能源经济、能源技术、能源政策等领域的研究紧密相连。本文在系统总结能源环境研究的基本内涵、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以及能源环境领域常用的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述评,提出了未来能源环境研究的主要趋势和展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宝勤 封志明 姚治君
虚拟水是在水资源商品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背景下,Tony Allan于1993年提出的新概念。自问世以来,虚拟水以其形象的表达以及丰富的内涵,已成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虚拟水研究的基本概念及量化方法,并从资源流动、资源替代、比较优势3个方面对虚拟水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目前关于虚拟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探讨虚拟水与水资源安全的关系;研究国家或地区间虚拟水贸易及其导致的虚拟水流动;通过水足迹计算来揭示人类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和占用。作者认为,“虚拟水”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水资源观,将成为相关水问题研究的重要的创新领域,并就水足迹概念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启示和我国开展虚拟...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水贸易 水足迹 水资源安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国田 张雷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能源消费和生产大国,能源安全成了21世纪中国资源持续开发的核心问题,能源安全主要由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能源使用的安全性两个部分组成。过去中国在影响能源安全的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及能源安全的法律保障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大规模工业化时间还很短,对能源安全这一复杂的系统研究不够,导致了对国家能源形势判断屡屡出现失误。中国能源安全正在经历从供应保障的稳定性为主向使用的安全性为主过程的转变,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中国能源安全问题,重点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阶段性及特征、能源消费变化和环境破坏代价、能源保障空间组织、能源管理体制、能源价格、能源对外依存及代价、替代能源开发及风险等问题作全面系统研究。
关键词:
能源安全 能源供应保障 能源使用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迟春洁
本文突破传统的风险预警模式,运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中国能源安全预警模型,同时对中国2010年的能源安全状态进行了尝试性预警分析,得出初步结论:中国的未来能源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必须积极应对,及早采取措施。
关键词:
能源安全 预警 神经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九全
文章在简要回顾国外社区旅游规划基本理念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就社区旅游规划涉及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念进行阐述;在评述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勾勒出国外社区旅游规划理论研究的基本趋势和主要理念,以期对中国社区旅游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国外 社区旅游规划 进展 理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强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给出能源安全的科学定义和内涵解析,提出以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研究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视角;建立了包括能源供给者、能源消费者、经济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和安全调控等子系统的能源安全开放复杂巨系统,并对系统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等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综合集成复杂系统问题研究方法,构建了能源安全预警系统,并详细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为国家能源安全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
复杂巨系统 能源安全 综合集成 预警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白兰君
本文论述了能源的重要性,展现了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争夺。回顾了石油科技为中国石油创业和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创造性地归纳提出采掘业的风险性、产量、成本自然变化性等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油气生产单元成本自然递增遵循指数模式的观点。由此指出石油行业对科技创新有更高要求的结论;介绍了用逆向思维探索石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新思路;指出:油价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人应该抓住机遇迅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立高效节约型社会;提出只有创立石油中观经济学,才能完善和推进石油软科学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技术必须革命,管理必须创新,能源才能安全。
关键词:
科技 能源 创新 中观 安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云鹤 肖建忠 黎明
天然气作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能源资源,其开发利用备受世界各国重视,天然气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战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全面综合的方法和一个定量模型框架以量化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基于天然气资源可获得能力、技术可利用能力、环境可承载能力以及国民可负担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天然气的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4-As雷达图,分析2005年-2018年我国天然气安全变化度的总体趋势,以及各安全维度的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自2005年以来,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度处于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型走势,2005年-2011年期间,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度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天然气安全度在2005年处于较高位,而在2011年达到最低值,2011年以后天然气能源安全度不断走高,在2017年到达最高值.2)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度受到四个维度的共同制约,其中资源可获取能力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的关键因素,而天然气技术可利用能力成为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度增加的最主要动力.3)天然气旺盛的需求降低了天然气的可获得能力,加大了对外依存度,构建安全的国家天然气能源体系已迫在眉睫,随着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以及国际政治环境不稳定性加剧,保障天然气进口和争取天然气国际定价权成为影响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立军
能源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安全的能源发展状态,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涉及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从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来看,石油安全已经开始考验着我们各级政府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的能力。文章从能源安全的概念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能源安全现状,给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能源 安全 管理 问题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宇燕 管清友
由于石油经济的不确定性,时至今日,经济学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石油市场的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油价波动和世界能源格局演变历史的总结和回顾,我们认为油价波动既是国际市场供求双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大国"关于石油利益分配的政治安排。世界能源格局的演进反映了两大国家集团之间"权力"的消长。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探讨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为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邢梦玥
能源安全对于一国经济安全尤为重要。文章详细剖析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俄罗斯的能源安全战略,根据不同的国情能源安全战略制定也有所不同。但其中一些共性的战略措施需要我国学习和关注。文章第二部分是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以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的视角分析国际上较为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为防范能源供应安全风险,美国、日本和德国都建立起本国应对机制;以德国为例分析如何规避能源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我国能源安全稳定发展道路还很长,需要共同努力解决威胁能源安全的种种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