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9)
2023(4854)
2022(4429)
2021(4022)
2020(3679)
2019(8985)
2018(8980)
2017(18053)
2016(9981)
2015(11659)
2014(11993)
2013(12129)
2012(11571)
2011(10563)
2010(10820)
2009(10045)
2008(10114)
2007(9451)
2006(7916)
2005(7064)
作者
(30358)
(25616)
(25601)
(24436)
(15948)
(12331)
(11822)
(10166)
(9425)
(9040)
(8606)
(8481)
(8253)
(8053)
(8012)
(7946)
(7941)
(7684)
(7437)
(7313)
(6468)
(6306)
(6258)
(5919)
(5771)
(5753)
(5694)
(5628)
(5195)
(5175)
学科
(46872)
经济(46835)
管理(27020)
(26299)
方法(23347)
数学(21163)
数学方法(20995)
(20353)
企业(20353)
(12761)
(10547)
中国(10174)
(9202)
贸易(9200)
(8942)
地方(8925)
(8892)
农业(8275)
(7997)
业经(7824)
(6856)
(6427)
财务(6414)
财务管理(6391)
(6253)
银行(6231)
环境(6183)
(6103)
金融(6101)
企业财务(5997)
机构
大学(150932)
学院(149858)
(64329)
经济(62966)
管理(57646)
研究(51397)
理学(49731)
理学院(49193)
管理学(48366)
管理学院(48090)
中国(37819)
科学(31818)
(31538)
(29093)
(27556)
(27038)
研究所(24653)
业大(24241)
中心(24104)
农业(23089)
(22882)
财经(22226)
(20036)
北京(19875)
经济学(19709)
(19302)
师范(19115)
经济学院(18034)
(17887)
(17875)
基金
项目(97529)
科学(75468)
研究(70639)
基金(69716)
(60657)
国家(60179)
科学基金(50452)
社会(43574)
社会科(41230)
社会科学(41213)
(38636)
基金项目(37399)
教育(33065)
自然(32673)
(32660)
自然科(31878)
自然科学(31866)
自然科学基金(31294)
编号(29628)
资助(29047)
成果(24331)
(22347)
重点(22126)
(21433)
课题(20081)
(19934)
科研(19159)
教育部(18868)
创新(18724)
大学(18408)
期刊
(68760)
经济(68760)
研究(40748)
中国(26793)
(26192)
学报(24121)
(21845)
科学(21591)
管理(18109)
大学(17603)
农业(17314)
学学(16588)
教育(14401)
技术(13540)
(12590)
金融(12590)
业经(11209)
财经(10877)
经济研究(10622)
问题(9722)
(9505)
(9303)
技术经济(8544)
(8089)
统计(7814)
理论(7694)
(7561)
商业(7305)
国际(7106)
实践(7021)
共检索到216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秦宣仁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大国关系格局出现新的重大调整。美国充分利用“9.11事件”造势,使其霸权地位、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膨胀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更以国际联合反恐为名,凭借自身的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优势,到处插手,制造了一系列“热点”,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凌鸿程  
中俄能源贸易谈判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历经十几年曲折的谈判历程,最终得以达成共识。特别是近年来,中俄能源合作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同时将中俄能源谈判中的三种类型的博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稳步推进中俄能源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斌  
石油安全是东北亚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俄远东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 ,东北亚各国出于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或合作、或竞争 ,展开了多方博弈。在远东能源格局中 ,中国利用远东能源资源的道路将是曲折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柳树  
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综合运用能源和其它资源,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主导者之一,是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核心思想。以"安大线"为例,分析了俄罗斯能源外交思想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对中俄能源合作的长远影响。最后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思想,对中俄能源合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立华  
中俄能源合作谈了十多年,也做了十多年,但冷静盘整这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却发现现实与期待是那么的遥远,而且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郝宇彪  田春生  
普京执政以来,中俄能源合作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中俄能源合作发展的动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两国要素需求的互补性是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二是中俄之间的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机制是能源合作的保障;三是地理位置毗邻是中俄能源合作的刚性优势;四是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经济利益诉求的基本体现。乌克兰变局后,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俄能源合作的走势及其影响。未来10年,中俄能源合作保持发展是基本态势。从经济基础、政治利益以及区位优势等因素看,中俄能源合作是互利双赢的选择,中国政府和企业更需思考如何深化中俄能源合作的形式与合作模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范肇臻  
中国和俄罗斯既是邻国又是大国,改革以前国防工业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两国在向市场转轨过程中面临着大致相同的问题。由于两国改革的道路和方法迥异,改革的绩效显示出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作用。俄罗斯采取的是大力推进"私有化"来增强军工企业活力,中国军工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产权的重组和清晰界定。从中国军工企业改革的逻辑看,它是遵循着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和由简单到复杂的路径向前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宪良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宪良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方婷婷  
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具有一贯性,即使用"能源武器"开展对外能源合作。但与苏联和叶利钦时期相比,当前的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更为灵活和务实。俄罗斯不仅要利用能源来壮大自身经济实力,还要运用能源武器提升自己的大国地位。中俄能源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但由于俄罗斯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以及采取"捆绑式"能源外交,使中俄石油管线的修建一波三折,天然气合作依旧处在初级阶段。中国应加强对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的研究,认清两国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推动双边和多边的能源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刁秀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正日益增加。目前,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对中国来说,当前石油供应安全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个能源缺乏的国家,近年来能源进口不断上升。从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强劲。而俄罗斯是个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出口国。中俄两国不仅具有地缘上的优势,而且在能源方面也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有利于俄罗斯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红  
能源领域的合作既是中俄经贸关系的重要合作领域,也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能源合作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中俄双方的共识,尽快制定中俄能源合作战略,探索和建立东北亚地区能源安全机制对于加强和改善中俄能源合作至关重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夏义善  
中俄能源合作已经起步 ,从勘探、研究到开发、管道铺设正逐步铺开。这一合作是双边的 ,但对外国公司开放。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它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 ,而且惠及输入油气的国家和参与合作的外国公司 ;有利于东北亚的繁荣 ,而且会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晶  孙永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梅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重新制定发表了《2035年以前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战略出台后极大地促进了中俄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合作,为中俄能源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但俄罗斯国内仍存在"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中俄能源合作方式单一以及面临日本、韩国在能源上的竞争等问题仍然存在。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应继续深化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双方的政治互信,推进能源合作方式多样化,积极推动建立中日韩能源合作机制,为中俄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