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2)
2023(12597)
2022(10735)
2021(9700)
2020(8406)
2019(19153)
2018(18866)
2017(36971)
2016(19987)
2015(22541)
2014(22511)
2013(22699)
2012(21507)
2011(19808)
2010(20135)
2009(19202)
2008(18909)
2007(17184)
2006(15338)
2005(14027)
作者
(62879)
(52848)
(52597)
(50253)
(33343)
(25359)
(23973)
(20691)
(19648)
(18543)
(18118)
(17251)
(16907)
(16658)
(16440)
(16368)
(16084)
(15571)
(15279)
(15074)
(13421)
(13096)
(12827)
(12171)
(11910)
(11728)
(11576)
(11529)
(10654)
(10398)
学科
(102993)
经济(102897)
管理(55626)
(53169)
方法(41145)
(40562)
企业(40562)
数学(36726)
数学方法(36486)
中国(25773)
(24919)
(22424)
地方(21736)
(20654)
业经(19126)
(19002)
贸易(18994)
(18422)
(18253)
农业(16726)
(15430)
银行(15370)
(14715)
(14548)
金融(14546)
地方经济(14107)
环境(14091)
(13316)
(12779)
财务(12758)
机构
大学(307706)
学院(305672)
(139124)
经济(136508)
管理(113029)
研究(110559)
理学(97099)
理学院(95946)
管理学(94435)
管理学院(93854)
中国(83552)
科学(67301)
(64559)
(62585)
(58438)
(58380)
研究所(52955)
财经(49891)
中心(49092)
业大(48001)
农业(46528)
(45688)
(45098)
经济学(44252)
北京(41029)
经济学院(39945)
(38530)
(37821)
师范(37336)
财经大学(36728)
基金
项目(195872)
科学(152318)
基金(142927)
研究(136912)
(126896)
国家(125848)
科学基金(105258)
社会(89230)
社会科(84619)
社会科学(84591)
基金项目(75813)
(75646)
自然(68035)
自然科(66406)
自然科学(66379)
自然科学基金(65230)
(64369)
教育(61450)
资助(58511)
编号(53440)
重点(44697)
(43679)
(43678)
成果(43582)
(40193)
科研(38091)
创新(37785)
国家社会(37535)
计划(37089)
教育部(36852)
期刊
(157066)
经济(157066)
研究(92860)
中国(55059)
学报(53277)
(52392)
(47498)
科学(46372)
管理(40632)
大学(38701)
学学(37027)
农业(34758)
(29770)
金融(29770)
经济研究(27153)
财经(25695)
技术(23978)
业经(23790)
教育(22544)
(22173)
问题(21456)
(18297)
(18290)
技术经济(17204)
国际(15968)
统计(15929)
商业(15582)
理论(14847)
(14557)
世界(14305)
共检索到460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燕  冯连勇  齐超  王宏伟  William X Wei  
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化石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可供于经济社会能够真正使用的净能源量也随之变动,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净能源"角度提出化石能源供应净量的概念,并预测至2025年我国化石能源产量、净进口量、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量;进而,将取得的重要参数和预测数据应用到能源型生产函数中,通过Lingo软件模拟出化石能源供应净量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得出:在基准情景下,我国GDP增速呈逐步放缓的趋势,2011-2015年间为9.26%,2016-2020年间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陈志伟  
文章在测算中国各地区2001-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础上,结合脱钩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实证分析了这期间我国区域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脱钩趋势。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的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弱脱钩的关系。在递进进行的脱钩关系的恒等式因果链分解后,可知中国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和能源消费过程中电气化水平的稳步推进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而在此期间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严重依赖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昆  刘仁和  
从国际经验来看,股市回报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联系并不非常紧密。中国股市回报率低于GDP增长率,源自于经济增长更多地来自新公司的投资,而不是现有公司的盈利再投资,现存公司每股红利增长率并不会提高,作为新兴市场,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来自高储蓄率与农村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而这未必会让现存公司的老股东获得更高的利润;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倾向于使消费者受惠,而不是资本的拥有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步超  王博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并不相同。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回报率较高,其政府债务转折点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本文使用52个国家1970~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估算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转折点,研究结果与命题假说一致。对中国而言,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普遍规律,但也有其特殊性:中国的政府债务更具生产性特征,政府净资产放大了资本回报率下降和利率上升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本文一是从GDP生产和需求两个角度对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进行分析,基本结论是: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增速放缓;二是对影响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基本结论是:下半年我国经济有可能继续保持平稳回落的趋势;三是对经济增速回落的认识,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速适当回落是合理的,但要避免经济增长下降过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源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周期性下行阶段,工业经济增长放缓逐步由短期向中期演变,工业经济继续在高增长基础上解决结构失衡和资源环境等约束问题已变得越来越困难。政策取向既要应对2012年的经济增长放缓,更要着眼于未来5年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大局。力争在主动可控的经济减速期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嘉  张屹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活跃的金融因素影响着经济增长问题的每一个方面。利用统计趋势分解法估算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当前状况,针对金融因素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为7%左右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调整经济需求结构,降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性,以减少金融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忆粟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增长中每单位GDP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如果这种下降的速率大于经济增长的幅度,就会造成就业规模的缩小。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并不比第二产业具有更强的带动就业能力。本文根据上海的统计数据检验和分析了这种关系,并对未来的就业趋势进行了预测。所得出的结论是,要维持和扩大就业规模,必须控制就业相关系数的下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子标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五类要素具备参与分配的可能性,它们分别是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以及社会资本,个人所拥有的这五类要素报酬的总和构成个人收入。由于经济增长对个人拥有的各要素数量及其单位价格变化的影响不确定,所以经济增长与个人收入的变动,从而收入分配的变动的关系也不能确定。由此决定,收入分配变动既有独立于经济增长的一面,也有与经济增长相关的一面;而后者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正相关的一面与负相关的一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一、我国经济增长下行趋势的表现目前,一些人坚持认为,未来几年内,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不会下降,但从2011年的数据分析看,似乎不能轻易下结论。首先,看投资。人们往往只关心投资完成额,但如果从需求角度看,投资完成额只能作为一个需求的"滞后"指标。因为投资的特点是,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它是需求,一旦项目完工,就转变成了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研究目标:揭示经济增长质量内涵,探究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趋势与提升动能的路径。研究方法:基于中国200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发现: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比2000年提升了23.2%,但比2010年有所下滑,比2012年明显下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结构呈现内在结构构造的强缺口性、质量因子优化的非齐次性和内在结构运行的不平稳性等三大特征。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第一因素是经济性质量,第二是负面性质量,第三是协调性质量,第四是创新性质量,第五是有效性质量。然而,在"十二五"规划时期,经济性质量却变成了抑制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有效性质量的下滑也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微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创新性质量、协调性质量、负面性质量则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增长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望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好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创新: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中引入了本源性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协调性和负面性;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变迁的动能结构以及最新转换趋势,为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有效提升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科学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蔡国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之一,中国的能源消费及其增长趋势不仅决定着本国能源生产和供应格局的变化,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全球能源生产和供应格局的变化。增长趋势分析表明,中国能源消费行为总体上保持着与其他国家相一致的特征。然而,最近10年来中国的能源消费行为出现某种失常。究其原因,最大可能在于统计数据的失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丁爽  
考虑到2022年财政与信贷脉冲略偏向积极提振效应,笔者预测2022年GDP增长或达5.3%。楼市信贷环境或将见底回暖,但房地产投资放缓仍是经济增长拖累因素;政府注重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目标,货币及财政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降低;汽车芯片供应改善会带来上行风险,而楼市需求疲软会构成下行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王大勇  
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周期的形式和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今后的持续增长过程中将由“峰前谷后”的极度非对称性周期逐渐向以自然率为平均增长水平的对称性周期转变。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长尾特征必然带来经济“软着陆”后的“软扩张”。目前经济增长的总需求驱动、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的和谐影响等,都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阶段性中的代表性属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