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4)
- 2023(4792)
- 2022(4256)
- 2021(4070)
- 2020(3581)
- 2019(8272)
- 2018(8426)
- 2017(17624)
- 2016(9683)
- 2015(11083)
- 2014(11075)
- 2013(11210)
- 2012(11117)
- 2011(10275)
- 2010(10776)
- 2009(10125)
- 2008(10035)
- 2007(8993)
- 2006(8210)
- 2005(7647)
- 学科
- 济(38531)
- 经济(38478)
- 管理(24075)
- 业(22576)
- 方法(17390)
- 企(16194)
- 企业(16194)
- 数学(15322)
- 数学方法(15172)
- 中国(12693)
- 贸(11201)
- 贸易(11196)
- 农(11164)
- 易(11020)
- 财(10439)
- 制(9468)
- 学(9094)
- 融(9060)
- 金融(9059)
- 银(8888)
- 银行(8864)
- 行(8621)
- 环境(7239)
- 农业(7075)
- 业经(6989)
- 和(6126)
- 税(6055)
- 体(5865)
- 出(5768)
- 税收(5707)
- 机构
- 大学(150593)
- 学院(146802)
- 济(63394)
- 经济(62093)
- 研究(55544)
- 管理(51422)
- 中国(43589)
- 理学(43416)
- 理学院(42851)
- 管理学(42153)
- 管理学院(41892)
- 京(33500)
- 科学(32614)
- 财(32611)
- 所(29664)
- 研究所(26777)
- 农(25831)
- 财经(25510)
- 中心(23646)
- 经(23156)
- 北京(21933)
- 江(21728)
- 农业(20845)
- 业大(20838)
- 范(20353)
- 经济学(20343)
- 师范(20176)
- 院(19566)
- 财经大学(19084)
- 经济学院(18539)
- 基金
- 项目(88806)
- 科学(68930)
- 基金(65164)
- 研究(64692)
- 家(57537)
- 国家(57132)
- 科学基金(46641)
- 社会(40587)
- 社会科(38509)
- 社会科学(38497)
- 基金项目(34027)
- 省(31942)
- 教育(29716)
- 自然(29518)
- 划(29018)
- 自然科(28769)
- 自然科学(28755)
- 自然科学基金(28223)
- 资助(27227)
- 编号(26185)
- 成果(23200)
- 部(21343)
- 重点(20489)
- 发(19640)
- 课题(18346)
- 教育部(17939)
- 创(17777)
- 国家社会(17115)
- 科研(17078)
- 性(16990)
共检索到229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郎一环,王礼茂,王冬梅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和控制气候变化,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标。美英法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已走过数百年的历程,积累了包括能源节约和CO2减排在内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为了减少CO2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借鉴国外在能源利用、结构调整和节能方面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的国外经验主要有:(1)制订和实施能源合理利用与减少CO2排放的发展战略;(2)建立和健全法律;(3)调整能源结构;(4)运用经济激励的政策和手段。
关键词:
能源合理利用 碳减排 国际经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郎一环 王礼茂 顾鹏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CO2排放总量大但人均量小,单位能耗的CO2排放指标偏高。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人口将继续增长、能耗规模继续增大、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CO2减排,是对中国的严峻挑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该文提出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水电、核能、太阳能及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比例;引进和开发能源环保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促进能源合理利用和削减CO2的排放量的设想和对策。
关键词:
小康社会 能源利用 碳减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红光 刘卫东 范晓梅 唐志鹏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由此而引发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也陆续在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施,有关CO2排放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全球的学术焦点。通过对全球CO2排放研究趋势的总结发现:首先,国际社会有关CO2排放的核算方法不断完善,从IPCC(1995)到IPCC(2006),内容更加完善,方法更趋合理;其次,排放责任的区分日益公平合理,随着"碳转移"和"碳泄露"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关排放责任区分方法的研究逐渐在从生产视角向消费视角转变;第三,排放因素分解逐步深入,分解公式包括KAYA公式和投入产出公式,分解方法从指数法到平均对数法再到微积分法,分解模型日趋成熟和多元化;第四,排放预测模型也...
关键词:
CO2排放 研究趋势 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浩 陈颖健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介绍日本能源供给、消费及CO2排放情况基础上,分别从重视研究、科技计划、加强立法、组建专门机构、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了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这对我国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建立组织机构、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创新能力、注重舆论宣传及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来应对气候变化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浩 陈颖健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发达国家,英国想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领导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其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介绍英国能源供给、消费及CO2排放情况基础上,分别从重视研究、科技计划、加强立法、组建专门机构、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英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措施。这对我国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强调总体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提升创新能力、注重舆论宣传及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来应对气候变化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贤刚 庞含霜
了解我国各省区CO2排放现状及其成因,是制定CO2减排政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方法学,对我国各省区从2000年到2007年间由化石燃料消费以及水泥生产过程所产生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各省区的CO2历史累计排放量、人均排放量、排放强度、排放量对GDP的弹性系数、单位工业增加值的排放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历年来各省区CO2排放总量排名基本没有变化、煤炭工业对各省区的CO2排放状况有重大影响、经济结构转型较早的省区CO2减排效果较好、一些省区CO2排放总量低但排放趋势却不断恶化、CO2排放的区域转移十分明显。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各省区 CO2排放 减排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继红
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韩国的经济结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韩国在1980年代后期的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带来了环境负荷的减少;1990年代前期的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带来了环境负荷的增加。结果表明韩国是出口环境负荷相对大的产品,也就是背负先进国家的环境负荷实现经济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韩国 经济结构变化 二氧化碳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于渤 叶元煦
温室效应是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组织制订CO_2减排目标。目前,中国的CO_2排放量居世界第2位,1995年占世界13.2%,而且,增长速度快,减少中国CO_2排放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应用模型对中国2010年CO_2的排放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中国CO_2排放和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在2010年实现CO_2的减排是不可能的,所能采取的唯一措施就是降低CO_2排放的增长速度。并提出了相应的能源政策。
关键词:
温室效应 CO_2减排 能源政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何建坤 韦志洪 张阿玲 吴宗鑫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迅速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之一。能源消费的CO_2排放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而能源又是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因此,研究未来能源消费的CO_2排放趋势以及减缓CO_2排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未来减缓CO_2排放的成本及效果进行评价,对于我国制定能源、环境、经济相协调的发展战略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李逢春 胡雅蓓
本文研究了国际分工语境下的CO2减少排放的责任分解问题,研究发现在国际分工演进脉络中,国际分工具有不同的生产和消费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CO2排放存在着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据此提出了宏观层面应该实行共同且有区别的国家主体责任制度;从国际分工的发展看,跨国公司的产业国际转移行为发生了国际生产中CO2排放主体的空间转移,据此提出从生产层面建立CO2排放的生产主体责任制度;通过对国际CO2消费主体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活动产生了CO2排放的国际间净转移和碳泄漏问题,隐含CO2排放泄漏是区分CO2排放国内消费和国际消费责任的重要指标,应该从消费层面建立CO2排放的消费者主体责任制度。
关键词:
国际分工 CO2减排 责任分解 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嵩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秀珍 崔秀凌 范基姣
目前,地质储存CO2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而地质储存却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方式之一。该储存方法与其他的方法相比,相对安全、可靠、适应范围广、副作用小。研究表明,有利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的地质储存储层,可以储存注入99%的CO2,时间长达千年以上。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开展碳捕集与储存项目(CO2的捕集和储存)研究。本文依据收集的CCS的研究资料,概述CO2地质储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对我国CO2地质储存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
CO2 地质储存 CCS 风险评估 选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洁 牛文军
文章基于中国196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CO2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O2减排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CO2排放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以及电力消费与CO2排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只存在从经济增长到CO2排放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为付 李逢春 胡雅蓓
应对气候变化,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中国的CO_2减排责任,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路径转轨的外部约束条件。本文在测度中国各省份1990—2011年CO_2排放规模基础上,比较了各省份历年CO_2排放规模、排放增长速度、排放强度等指标,发现CO_2排放规模和强度存在着省际转移现象,并表现出不同的区域与阶段特征。本文还测算了各省份2020年前的CO_2减排规模和强度值,并以此为外部约束指标,提出了中国不同省份的节能减排任务。要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中国的CO_2减排任务,从区域层面要控制省份的CO_2排放规模和排放强度;从国家层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全...
关键词:
CO_2排放 区际转移 减排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鲁海帆
文章利用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结合出口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各部门最终单位产品的能耗强度与CO2排放强度,以及由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部门出口产品能耗强度与CO2排放强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单位产品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较大的部门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中资源性产品的开采和加工等部门;各部门的能耗强度与排放强度有降低的趋势;各部门之间的能耗强度与排放强度差距正在缩小;能耗与排放强度越大的部门,其产品在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上升越快,这说明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存在高能耗高碳产品的转移问题。
关键词:
能耗 CO2排放 出口贸易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