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40)
- 2023(20041)
- 2022(17486)
- 2021(16134)
- 2020(13768)
- 2019(31573)
- 2018(31367)
- 2017(60288)
- 2016(32723)
- 2015(37077)
- 2014(37027)
- 2013(36370)
- 2012(33295)
- 2011(30168)
- 2010(30498)
- 2009(28632)
- 2008(27661)
- 2007(24610)
- 2006(21388)
- 2005(18804)
- 学科
- 济(143828)
- 经济(143686)
- 管理(95941)
- 业(88308)
- 企(74188)
- 企业(74188)
- 方法(64544)
- 数学(56281)
- 数学方法(55415)
- 农(34895)
- 中国(33768)
- 财(33686)
- 学(31429)
- 业经(29770)
- 地方(29026)
- 理论(23612)
- 贸(23608)
- 贸易(23596)
- 制(23443)
- 农业(23310)
- 易(22824)
- 环境(22742)
- 务(21916)
- 财务(21813)
- 财务管理(21765)
- 和(21350)
- 企业财务(20587)
- 技术(19786)
- 银(19360)
- 银行(19303)
- 机构
- 学院(472598)
- 大学(471096)
- 济(190314)
- 经济(186151)
- 管理(183438)
- 理学(159282)
- 理学院(157514)
- 研究(156081)
- 管理学(154256)
- 管理学院(153430)
- 中国(115272)
- 京(99482)
- 科学(98805)
- 财(84993)
- 所(79317)
- 农(76914)
- 研究所(72498)
- 业大(71605)
- 中心(71244)
- 江(69148)
- 财经(68935)
- 北京(62571)
- 经(62406)
- 范(61945)
- 师范(61316)
- 农业(60503)
- 经济学(57826)
- 院(56573)
- 州(55908)
- 经济学院(51960)
- 基金
- 项目(320732)
- 科学(250974)
- 基金(231170)
- 研究(231112)
- 家(201949)
- 国家(200292)
- 科学基金(171700)
- 社会(144408)
- 社会科(136765)
- 社会科学(136728)
- 省(126569)
- 基金项目(121975)
- 自然(113261)
- 自然科(110596)
- 自然科学(110569)
- 自然科学基金(108541)
- 教育(108171)
- 划(106232)
- 资助(96814)
- 编号(94832)
- 成果(76144)
- 重点(72159)
- 部(70052)
- 发(68121)
- 创(66108)
- 课题(65495)
- 创新(61674)
- 科研(61669)
- 教育部(59994)
- 大学(59876)
- 期刊
- 济(208120)
- 经济(208120)
- 研究(133428)
- 中国(85200)
- 学报(76226)
- 科学(69004)
- 农(68896)
- 管理(66847)
- 财(66428)
- 大学(57236)
- 学学(54104)
- 教育(51200)
- 农业(47474)
- 技术(44104)
- 融(36959)
- 金融(36959)
- 经济研究(34396)
- 业经(33677)
- 财经(33571)
- 经(28769)
- 问题(26486)
- 业(24981)
- 技术经济(24402)
- 统计(24339)
- 图书(23667)
- 版(22418)
- 策(21939)
- 科技(21644)
- 商业(21461)
- 理论(21306)
共检索到68105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吉成 郑文青 王慧慧
基于能源区块链环境建立风储联合系统,并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风储联合系统的经济效应价值分析模型研究。首先,根据区块链条中的能源主节点建立系统运行模型,从风电输出、储能系统运行和外部电网运行三个层面分析系统运行过程。其次,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引入储能电池损耗成本,构建经济效应价值分析模型。再次,利用BAS-PSO算法优化系统运行效果,计算系统在考虑和未考虑电池损耗成本情况下的收益和损耗成本。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储能电池损耗对储能系统收益产生的影响,应计入经济效应考量指标;BAS-PSO算法有效优化了系统运行效益,可以实现经济效应最大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英军 郝木凯 李广凯 苑曙光
在平价上网时代,风电项目配置一定规模储能在降低弃风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项目的投资风险。为科学地对不同储能方案进行比选,本文分析了电化学储能和电供热系统的成本和收益构成,构建了风电储能项目平准化发电成本(LCOE)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某风电项目为例,根据LCOE测算结果对三种储能配置方案进行比选,进而结合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指标对最优方案的补贴边界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直观反映风电储能项目LCOE在生命周期内的变化情况;与NPV指标结合,模型能够判断满足投资需求的边界条件。基于此,应将LCOE作为风电储能项目招标的关键指标,电热储能组合方案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高比例储能风电项目的补贴标准需针对特定储能方案制定。
关键词:
风电储能项目 平准化成本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吉成 孙嘉康 郭启蒙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探讨光伏价值链系统的价值增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作用。结合储能技术与区块链技术构建能源区块链下的“光-储-用”价值链,并设计相应的能源区块链平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价值链价值增值效应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区块链中交易双方的互信水平,光伏发电商、储能商以及用户都将取得较高的收益并且实现价值的增值;此外,不同装机容量与发电商平台投资系数对价值链系统价值增值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最后为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出大力发展“光-储-用”的光伏利用模式,推动储能行业积极参与清洁能源价值链建设,加快能源区块链建设,以及健全相应的清洁能源市场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子龙 薛冰 陈兴鹏 鹿晨昱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是3E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深刻影响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是决定3E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演化过程中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之间还未形成协同效应,说明我国节能和减排还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中,除了关注经济效率指标外,更应关注环境效率指标,特别是能源消耗的环境效率指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珊 范德成 王韶华 张伟
我国的能源瓶颈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笔者以能源经济学为理论支撑,从低碳经济发展对能源结构的要求角度,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发展规划、环境等3个维度,分析了各个维度的构成要素,运用SPSS16.0对每个要素进行单样本T检验,确定了15个测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能源-经济-环境模型,并以此模型对2002年~2008年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此阶段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度变化趋势呈"U"状,即先降后升;能源结构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上的得分呈上升趋势,而在能源发展规划执行力度、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得分呈下降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杰鲲 贾江涛
利用我国1981~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生产总量、GDP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3E系统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能源、经济、环境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对三对协整关系综合分析表明,长期内能源与环境、环境与经济具有良性发展趋势;短期内,面对结构性冲击。我国3E系统表现出极大的稳定性,在消化冲击的过程中会表现出长期协调发展的态势,表明我国3E系统的长期协整趋势和短期动态调整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晟吕 石敏俊 李娜 袁永娜
为评价实现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经济和环境影响,论文应用基于动态CGE模型的中国能源-环境-经济模型,模拟了不同减排政策下的减排效果及经济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征收40元/t CO2碳税,将碳税作为政府收入、居民收入、削减影响较大行业的生产税、以及用于非化石能源投资,2020年所能实现的减排量分别相当于CO2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35.87%、35.80%、35.07%和40.13%,非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将占到总消费量的10.99%、11.00%、10.75%和15.82%。政策情景下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GDP的损失不超过0.2%。综合考虑到减排效益和经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琪 李青原
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多条价值链,涵盖生产、供应、销售及服务等多个方面,协同推动推动企业价值创造行为的有效实施。多条价值链涉及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由此也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多,增强企业经营实力、合理管控多价值链协同下的经营风险,成为装备制造企业当前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文章在构建多价值链协同RF-BA S-CNN经营风险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选取案例企业并深入阐述企业利用模型开展的多价值链协同经营风险测算及相应风险控制活动,明确风险管控效果,以期为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有效控制多价值链协同经营风险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琦铀 林丽婷 张成科
农户与金融机构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致使金融机构“惜贷”,农户融资难、融资贵情况凸显。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已成为运用金融科技实施精准放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升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基于供应链融资视角,构建农户融资上链行为复杂网络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了各因素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局域网中农户规模、初始上链率、金融机构类型、上链成本及风险是影响农户上链的关键因素。构建农业区块链技术发展先行示范区,加大对农户区块链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完善激励和金融产品创新机制,是支持区块链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波 邬培琴
区块链曾因具有打造全新经济和商业模式的潜力而倍受追捧,又由于比特币泡沫的破灭而广受质疑。无论是从近期还是远期来看,区块链都无法消除对于审计的需求,而是会促进审计的转型与升级,基于区块链的审计和对于区块链的审计将会成为主流。区块链被认为对当前的审计模式,包括审计抽样、常规取证程序、审计测试流程和审计报告时效性等,形成了巨大冲击,但断言区块链技术将颠覆审计行业为时尚早。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石进 薛四新 赵小柯
[目的/意义]探讨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场景中的适用性,与信息技术结合解决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领域现存的问题。[研究设计/方法]首先使用结构化方法对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接着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系统概念模型,利用区块链技术保存电子文件数字摘要来保证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真实性。[结论/发现]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电子文件真实性保护具有可行性,且有助于保持电子文件真实性凭证存储的稳定性、安全性、透明性,也可以帮助降低成本。[创新/价值]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了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研究领域,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场景下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文件 真实性 去中心化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张衍斌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可促进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区块链定义、技术特征和基础模型框架,分析区块链内部机制与电子商务信息管理运行机制的契合关系,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结构要素、电子商务属性和系统功能3个层面分析了区块链在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并提出了建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商务 信息生态系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闫国庆 李秋正
本文对确定需求、无缺货的单一供应商对单一买方的供应链关系,分供应商主导和买方主导供应链两种情形建立了VMI模型,对比分析了VMI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找到了一些重要的临界条件,揭示了VMI在增进供应链协同性、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证明了两种供应链环境下,VMI使供应链库存相关成本获得降低的条件相同,而使供应链利润得到提升的条件是有区别的,从而进一步明确了VMI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条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寿亮
企业的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的微观基础,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选择可以信赖的供应商合作伙伴,从而构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进而提高企业所在产业的产业安全度,这正是供应商评价的最终目的。本文在建立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P网络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模型,避免了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失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获得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富有 王博峰
文章运用空间误差模型,考察了2000-2012年中国大陆各个省际区域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省份间的经济增长率空间集聚分布规律明显;考察期内的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性;四种空间关系均会对经济增长及其空间相关性产生影响,其中几何中心距离关系影响最为明显;模型均显示出区域间的正向相关,而以空间固定时间不固定效应相关性最高。据此提出要结合区域间的能源禀赋、环境约束等实行差异化的政策,以保证能源、环境与经济的正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环境污染 空间计量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