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0)
- 2023(8117)
- 2022(7184)
- 2021(6629)
- 2020(5783)
- 2019(13523)
- 2018(13374)
- 2017(26932)
- 2016(15008)
- 2015(16935)
- 2014(17175)
- 2013(17107)
- 2012(16427)
- 2011(14924)
- 2010(15287)
- 2009(14313)
- 2008(14481)
- 2007(13369)
- 2006(11679)
- 2005(10541)
- 学科
- 济(63641)
- 经济(63577)
- 管理(42815)
- 业(41466)
- 企(32403)
- 企业(32403)
- 方法(30597)
- 数学(27556)
- 数学方法(27249)
- 农(19025)
- 财(17850)
- 中国(15558)
- 学(13433)
- 贸(13343)
- 贸易(13341)
- 地方(13075)
- 易(12974)
- 农业(12218)
- 制(12106)
- 业经(11996)
- 务(10519)
- 财务(10494)
- 财务管理(10469)
- 策(10359)
- 银(10190)
- 银行(10163)
- 环境(9957)
- 企业财务(9890)
- 行(9676)
- 融(9642)
- 机构
- 大学(220850)
- 学院(220696)
- 济(94824)
- 经济(92796)
- 管理(84924)
- 研究(76563)
- 理学(72685)
- 理学院(71884)
- 管理学(70712)
- 管理学院(70292)
- 中国(58013)
- 科学(46794)
- 京(46603)
- 财(44283)
- 农(40595)
- 所(40078)
- 研究所(36309)
- 中心(35528)
- 财经(34634)
- 江(34581)
- 业大(33904)
- 农业(32373)
- 经(31241)
- 北京(29554)
- 经济学(29132)
- 范(28899)
- 师范(28618)
- 州(27130)
- 院(27090)
- 经济学院(26446)
- 基金
- 项目(142025)
- 科学(111016)
- 研究(103966)
- 基金(102146)
- 家(88698)
- 国家(87985)
- 科学基金(74370)
- 社会(64692)
- 社会科(61363)
- 社会科学(61339)
- 省(55811)
- 基金项目(53642)
- 自然(48040)
- 教育(47830)
- 划(47436)
- 自然科(46871)
- 自然科学(46855)
- 自然科学基金(46010)
- 编号(43210)
- 资助(43094)
- 成果(35856)
- 部(32368)
- 重点(32175)
- 发(31462)
- 课题(29845)
- 创(28966)
- 科研(27558)
- 教育部(27221)
- 创新(27207)
- 人文(26490)
- 期刊
- 济(103471)
- 经济(103471)
- 研究(64930)
- 中国(40629)
- 农(35953)
- 财(34098)
- 学报(33704)
- 科学(30975)
- 管理(28518)
- 大学(24621)
- 农业(24232)
- 学学(23121)
- 融(22027)
- 金融(22027)
- 教育(21657)
- 技术(18496)
- 业经(16897)
- 财经(16854)
- 经济研究(16807)
- 经(14437)
- 问题(14098)
- 业(13134)
- 贸(12277)
- 技术经济(11687)
- 统计(11398)
- 理论(10896)
- 图书(10297)
- 商业(10288)
- 国际(10282)
- 策(10275)
共检索到328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
本文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现实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历史纵向分析和地区层面的横向比较,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是能源消耗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改进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国内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是北京、上海和广东,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应提高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文化 樊桦 李连成 杨洪年
交通运输是目前我国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领域。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要求下,加快交通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优化结构、提高技术和加强管理,全面提高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减低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江 李成东 张均金
本文基于我国能源生产的视角,建立新的能源生产效率评价体系并引入较新的效率评价方法,对我国能源生产效率进行评估,避免当前多数研究以能源消费效率代替能源整体效率所带来的误差,在评价框架下运用Bootstrap-DEA方法评估能源产业发展效率和置信区间,并通过Bootstrap纠偏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分析了我国能源生产的布局。分析表明我国各省的能源生产效率总体上呈缓慢增长态势,区域能源生产效率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茜 张启望 吴美丽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全国分省际能源效率模型,由此分析省际能源效率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如何对效率相对较低省份进行提升。整个研究采用自主构建分析指标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能源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分析,不仅明确了省际差异,而且对差异形成的原因给予了定位。为落后省份如何提升能源效率,从区域定位、区域协同、能源深入使用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 效率 省际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茜 张启望 吴美丽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全国分省际能源效率模型,由此分析省际能源效率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如何对效率相对较低省份进行提升。整个研究采用自主构建分析指标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能源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分析,不仅明确了省际差异,而且对差异形成的原因给予了定位。为落后省份如何提升能源效率,从区域定位、区域协同、能源深入使用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 效率 省际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宋美喆
以指数分解分析法对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分解,从中找出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一为产业结构因素、二为技术进步因素。根据变量关系在时间上的非稳定性特征,建立了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时变参数模型。分析结论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力是持续稳定上升的,而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起主导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蕊 白宏涛 陈胜男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文章选取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这一指标对环渤海地区各省市能源消费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工业能耗和生活能耗两方面比较了环渤海地区内各省市的能源利用水平,结果表明环渤海各省市能源利用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和山东,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能源消耗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子红
区际产业转移,是解决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际产业转移往往受到生产要素区位、市场、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加快区际产业转移,必须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区际产业转移 区域协调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丛露
本文通过对区际贸易的认识,结合我国区际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我国发展区际贸易的可能性、必要性,进而提出一些对策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区际贸易 国际贸易 交易成本 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江 胡静锋 王波
使用我国能源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作效率计量分析,利用参数估计值进行静态规模效率分析,进而对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展开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规模变化三重分解分析。实证研究表明,燃气生产业呈规模递增,油气开采业和能源加工业呈规模递减,煤炭开采业和电力生产业的规模弹性为负;煤炭开采业、电力生产业和燃气生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增加,能源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徘徊不前,油气开采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减小;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鹏 卢爱珍
文章考察了外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按我国各省市能源资源丰富的程度进行分类,分成三组,运用1995-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能源丰裕度较低的地区,FDI(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外资的引入没有起到预期的效应,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效率 能源丰裕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成 周德群 李群
本文应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1997~2006年12个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及变动指数,最后检验了相关变动指数的收敛性。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在整体上没有明显提高,能源利用技术进步增长率的下降是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未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能源利用技术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其增长率最大;能源利用纯技术效率则处于较低的水平,增长率也相对较低;在长期中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趋同的收敛性,但短期这种趋势不明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松 章澎澎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尺度之一。实证研究证实近年来我国区际公共服务差异程度有所减小,表明财政投入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在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江华 贾丽静
本文以我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在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技术测度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进行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聚集特征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无论是从总量规模还是动态改进角度看,均体现出东部和中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相近程度是影响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区域聚集特征的两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面板数据 聚类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晓春 宋美喆
文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排序,得出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为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R&D存量、市场化水平为一般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能源技术效率 能源经济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