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23)
- 2023(18846)
- 2022(16277)
- 2021(14979)
- 2020(12482)
- 2019(28446)
- 2018(28140)
- 2017(54110)
- 2016(29041)
- 2015(32546)
- 2014(32433)
- 2013(31950)
- 2012(29611)
- 2011(26862)
- 2010(27004)
- 2009(24840)
- 2008(23821)
- 2007(20842)
- 2006(18496)
- 2005(16580)
- 学科
- 济(134057)
- 经济(133928)
- 管理(85005)
- 业(78423)
- 企(64281)
- 企业(64281)
- 方法(54085)
- 数学(46931)
- 数学方法(46362)
- 中国(34551)
- 农(32838)
- 地方(31927)
- 财(28895)
- 业经(28349)
- 学(27684)
- 环境(22568)
- 农业(22428)
- 制(21636)
- 贸(21462)
- 贸易(21449)
- 易(20664)
- 和(19578)
- 理论(19472)
- 技术(18944)
- 融(18763)
- 金融(18760)
- 银(18617)
- 银行(18571)
- 地方经济(18069)
- 务(17955)
- 机构
- 大学(414726)
- 学院(413664)
- 济(172321)
- 经济(168711)
- 管理(162440)
- 研究(143099)
- 理学(140246)
- 理学院(138642)
- 管理学(136169)
- 管理学院(135431)
- 中国(106948)
- 京(88655)
- 科学(87299)
- 财(76525)
- 所(71627)
- 研究所(65060)
- 农(64665)
- 中心(64392)
- 财经(61370)
- 江(60572)
- 业大(59877)
- 北京(56324)
- 经(55794)
- 范(55766)
- 师范(55254)
- 院(52540)
- 经济学(51987)
- 农业(50084)
- 州(49260)
- 经济学院(46512)
- 基金
- 项目(281838)
- 科学(222188)
- 研究(206412)
- 基金(204518)
- 家(177932)
- 国家(176460)
- 科学基金(151906)
- 社会(131384)
- 社会科(124521)
- 社会科学(124491)
- 省(109607)
- 基金项目(108231)
- 自然(98112)
- 自然科(95759)
- 自然科学(95734)
- 教育(94465)
- 自然科学基金(93995)
- 划(92221)
- 资助(84173)
- 编号(83890)
- 成果(67332)
- 重点(63210)
- 发(63051)
- 部(61955)
- 创(58072)
- 课题(57717)
- 创新(54216)
- 国家社会(54153)
- 科研(53633)
- 教育部(53316)
- 期刊
- 济(194733)
- 经济(194733)
- 研究(123735)
- 中国(81337)
- 学报(63242)
- 管理(60910)
- 科学(59721)
- 农(58760)
- 财(57582)
- 大学(48505)
- 学学(45686)
- 教育(45269)
- 农业(40739)
- 技术(37534)
- 融(36135)
- 金融(36135)
- 业经(31554)
- 经济研究(31403)
- 财经(30163)
- 经(25900)
- 问题(25025)
- 图书(21735)
- 技术经济(21158)
- 业(20569)
- 资源(19640)
- 科技(19546)
- 理论(19237)
- 商业(18783)
- 统计(18759)
- 现代(18494)
共检索到617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鹏飞 包青
经济的发展通常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反向相关联的。文章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际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从而探讨排放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经济和能源之间的关联,清洁能源和不清洁能源之间的可替代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能源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排污权 能源使用 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俞国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頔 曾绍伦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仍然突出。基于新发展理念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面解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水平特征。并以贵州为例,对工业经济高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頔 曾绍伦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仍然突出。基于新发展理念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面解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水平特征。并以贵州为例,对工业经济高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郁文 黄伟
本文从分析海南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出发,探讨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模式。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协调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樊杰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政策要点。
关键词:
能源,区域经济,中国西北地区,协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纪文
1长江经济带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性流域能够为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生态与物质基础,因此古代文明的发源与流域有很大关系,古代文明的传承与流域的生态保护也有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凡是古代文明能够传承至今的国度,都是流域生态得到持久保护的地方。因为流域的断流导致生态环境变迁,一些古代文明走向衰落。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既是对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历史规律总结,也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习近平总书记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柯金川 郝艺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高耗低效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能源的供需紧张关系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首先对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然后对能源产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能源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了增加国内能源供应,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适时调整能源国际贸易政策与重视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作用等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能源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沈百福 董泽芳
本文根据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各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三方面的相互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比较协调的有 18个省区 ,高等教育发展与科技发展比较协调的地区有 2 4个 ,其它地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协调。如果要求一个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都比较协调 ,则只有 14个省份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炎 石岿然 程林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发展协调度复合系统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值不断上升,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协调值虽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存在假协调问题;西部协调度变化不规律,协调水平较低。最后,建议创新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方法,完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提升各区域物流与经济的互动、互融、互促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文兰
通过选取反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程度的8项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的环境保护并不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环保准入、用污染减排倒逼经济结构调整、集中精力开展环境安全专项行动、壮大环保产业、树立生态理念等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安徽经济 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车振华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车振华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才能生存,经济才能发展。现代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繁荣,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新华
在分析陕北能源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阐述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陕北能源资源开发战略的思路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
陕北地区 能源资源 环境保护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华 廖中举 戴娟兰
在清晰界定环境创新能力概念的内涵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环境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遴选了22个评价指标构成了我国区域环境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环境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然后运用集对分析法对区域环境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上环境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呈现"强同势"关系。
关键词:
环境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 协调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金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生态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森林资源作为和谐生态中重要的环境资源,不仅能够维护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资源需求,还能实现环境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经济发展给森林资源带来的一定后果。文章从森林资源保护与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关系,认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相互促进、互相协调的关系。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区域经济协调 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