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8)
2023(13189)
2022(11463)
2021(10714)
2020(8987)
2019(20508)
2018(20342)
2017(39338)
2016(21720)
2015(24220)
2014(23782)
2013(23626)
2012(21454)
2011(19220)
2010(18655)
2009(16958)
2008(16402)
2007(14150)
2006(12149)
2005(10219)
作者
(64094)
(53271)
(52879)
(50137)
(33710)
(25646)
(23829)
(21033)
(20288)
(18671)
(18031)
(17939)
(16753)
(16586)
(16432)
(16280)
(16231)
(15933)
(15157)
(15107)
(13510)
(12924)
(12676)
(12022)
(11974)
(11738)
(11737)
(11635)
(10645)
(10640)
学科
(83916)
经济(83827)
管理(62807)
(59373)
(48453)
企业(48453)
方法(42681)
数学(37715)
数学方法(37360)
(23596)
(20860)
中国(20072)
(19139)
业经(18361)
(16337)
贸易(16333)
(15879)
地方(15586)
农业(15385)
(13870)
财务(13809)
财务管理(13789)
环境(13745)
技术(13426)
(12930)
理论(12844)
企业财务(12838)
(12721)
(11562)
(10814)
机构
大学(304326)
学院(302542)
管理(122614)
(120002)
经济(117593)
理学(108248)
理学院(107094)
管理学(105151)
管理学院(104657)
研究(100917)
中国(72985)
科学(66560)
(64147)
(58830)
业大(53091)
(51399)
(50569)
研究所(47719)
农业(46966)
中心(45647)
财经(42127)
(41883)
北京(39773)
(38620)
(37493)
师范(36991)
(36477)
经济学(35560)
(33613)
经济管理(32996)
基金
项目(220578)
科学(172039)
基金(161106)
研究(153272)
(143718)
国家(142599)
科学基金(121316)
社会(96454)
社会科(91526)
社会科学(91502)
基金项目(86721)
(85739)
自然(82464)
自然科(80533)
自然科学(80510)
自然科学基金(79044)
(72965)
教育(69278)
资助(66324)
编号(61075)
重点(49221)
(47850)
成果(46665)
(46063)
(45923)
科研(43094)
创新(42919)
计划(42223)
课题(40943)
教育部(40310)
期刊
(120249)
经济(120249)
研究(81233)
学报(56211)
(51852)
中国(51585)
科学(49002)
管理(41897)
大学(41216)
学学(39395)
(36803)
农业(36511)
教育(26910)
技术(24302)
(20594)
金融(20594)
业经(20532)
经济研究(19913)
财经(19486)
(19370)
(16574)
科技(16317)
理论(16299)
问题(15977)
业大(15655)
(15471)
实践(15229)
(15229)
技术经济(14912)
图书(14338)
共检索到417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宁  
能源价格波动会对中国粮食生产成本造成冲击,而且不同类型能源价格波动的动态冲击效果存在差异。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发现,煤炭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十分显著,石油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具有潜在影响。农户会调整生产要素投入以应对能源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冲击,但由此也给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推广科学的粮食生产方式,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并完善能源价格挂钩型农资的调控政策以及优化农资补贴方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峭  
中国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是其增长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本文在阐述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历史过程和变化特征,探讨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形成机制,建立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杰  郭世芹  
本文基于1984-2014年我国粮食年度价格指数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支出、粮食生产成本与粮食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显示:长期内,财政支农支出、粮食总产量与粮食价格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而粮食生产成本、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价格之间则呈正向相关关系;短期内,粮食生产成本、经济发展水平是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而财政支农对粮食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价格稳定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杰 郭世芹  
本文基于1984-2014年我国粮食年度价格指数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支出、粮食生产成本与粮食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显示:长期内,财政支农支出、粮食总产量与粮食价格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而粮食生产成本、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价格之间则呈正向相关关系;短期内,粮食生产成本、经济发展水平是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而财政支农对粮食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价格稳定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靖华  
分析国际能源对粮食价格传导的生产成本渠道,并采取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能源价格波动通过生产成本渠道导致粮食价格发生同向变化,能源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粮食生产要素替代弹性影响能源对粮食的价格传导;国际能源价格通过柴油和汽油渠道向国内大米和玉米价格的传导畅通,通过化肥渠道向国内粮食价格的传导不畅通,可能是由于我国农机化进程加快、粮食生产能源要素结构变化、政府补贴等因素造成的;国际能源价格上升,通过柴油渠道对玉米价格产生正向影响,通过汽油渠道对玉米价格产生负向影响,可能是乙醇市场的分割性所导致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该文通过比较市场化改革前后中国粮食生产和价格波动的差异后发现,改革后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但粮食价格波动更加剧烈,产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和价格对产量变化的反应都更加敏感。原因在于: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日益得到加强,粮食流通对其生产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但价格因素在市场中被放大了。所以,应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建立以期货市场为先导的粮食市场体系和现期货市场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珍彩  
化肥费用是粮食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为识别化肥价格波动会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2002-2018年面板数据,重点分析化肥价格波动对小麦、玉米、水稻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位产量和种植面积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价格波动对水稻、玉米的单产和种植面积都有负向影响,而对小麦的单产有负向影响,对其种植面积却有正向影响;三种粮食自身价格对其单产和种植面积都有正向影响。因此,在化肥减量使用背景下,要建立化肥价格波动预警机制,提高我国化肥生产技术,鼓励粮农使用绿色化肥或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控制化肥价格波动风险,因势利导,分品种施策,这对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揭昌亮  石峰  庞一楠  
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和大幅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基于1997年1月至2014年3月的统计数据,采用VEC模型探讨了能源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以及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能源价格波动并不直接对物价及总产出水平产生影响,而是通过PPI的中间传导来引起CPI和GDP的变动;能源价格上涨1%所形成的冲击最大可使得半年后的PPI以及CPI分别上升0.41和0.27个百分点,使得一年半后的GDP下降0.16个百分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石敏俊  王妍  朱杏珍  
本文基于自行编制的中国城乡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局部闭模型,测算了能源价格波动和粮食价格波动之间的关联、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波动对畜产品和加工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以及对CPI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上涨及其带来的化肥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导致的成本驱动效应占粮食价格实际上涨幅度的28%~51%左右,粮价上涨更多地是由于供需失衡引起的短期价格波动所致。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及其带来的饲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导致的成本驱动效应对畜产品价格实际涨幅的影响在44%~59%之间;对加工食品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占加工食品价格实际涨幅的74%左右。能源价格上涨对CPI...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庞守林  乔忠  田志宏  王春岭  
中国与美国粮食成本和价格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粮食单位成本低于美国,两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差异主要来源于农业补贴和成本结构差异所产生的补贴效应。结构差异对边际贡献、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分析表明,美国用高额农业补贴刺激粮食生产、降低粮食价格、促进粮食出口背后的真正意图是利用让渡消费者剩余的方式,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增强赢利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中国与美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大小不仅表现在生产成本总量和价格上,而且表现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成本结构差异对竞争所产生的影响上,这对我国粮食生产资本积累,促进农业机械和科技应用,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包宗顺  
对FAO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可以断定:2007年中期开始的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也即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所致,而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