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8)
- 2023(7742)
- 2022(6197)
- 2021(5556)
- 2020(4818)
- 2019(10724)
- 2018(10706)
- 2017(21222)
- 2016(11301)
- 2015(12486)
- 2014(12290)
- 2013(12372)
- 2012(11126)
- 2011(9553)
- 2010(9706)
- 2009(9352)
- 2008(9645)
- 2007(8856)
- 2006(7747)
- 2005(7433)
- 学科
- 业(73146)
- 企(68645)
- 企业(68645)
- 济(56574)
- 经济(56501)
- 管理(52775)
- 方法(27064)
- 业经(24632)
- 财(21026)
- 农(20149)
- 数学(19790)
- 数学方法(19723)
- 务(18035)
- 财务(18031)
- 财务管理(18016)
- 企业财务(17054)
- 技术(14680)
- 农业(14145)
- 制(13011)
- 策(12528)
- 中国(12308)
- 企业经济(11884)
- 划(11459)
- 经营(11387)
- 险(10986)
- 理论(10922)
- 保险(10895)
- 和(10632)
- 技术管理(10083)
- 体(9780)
- 机构
- 学院(166238)
- 大学(158991)
- 济(78096)
- 经济(76939)
- 管理(74496)
- 理学(63477)
- 理学院(63058)
- 管理学(62491)
- 管理学院(62198)
- 研究(44256)
- 中国(43300)
- 财(38751)
- 京(31577)
- 财经(30758)
- 经(28026)
- 江(26022)
- 农(25051)
- 经济学(23612)
- 财经大学(22863)
- 科学(22738)
- 商学(22426)
- 商学院(22226)
- 中心(21943)
- 经济学院(21509)
- 业大(21108)
- 所(20858)
- 经济管理(20652)
- 州(19836)
- 农业(19747)
- 北京(19710)
- 基金
- 项目(102597)
- 科学(84063)
- 基金(78342)
- 研究(77043)
- 家(65245)
- 国家(64600)
- 科学基金(59384)
- 社会(52838)
- 社会科(50243)
- 社会科学(50227)
- 基金项目(41455)
- 省(40371)
- 自然(37903)
- 自然科(37152)
- 自然科学(37146)
- 自然科学基金(36583)
- 教育(33643)
- 资助(32192)
- 划(31640)
- 编号(30428)
- 业(29116)
- 创(25185)
- 部(23291)
- 创新(22537)
- 制(22235)
- 国家社会(22130)
- 成果(21965)
- 重点(21587)
- 人文(21285)
- 发(21249)
共检索到252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柳瑞禹 刘晖 邱丹
遵循投入-产出的思路,从资本、劳动、能源三个要素的变动及其相互替代关系入手,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当能源价格发生变化时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变化以及对最终产出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可以抵消能源成本上升给企业产出带来的不利影响,且资本投入越早,能源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能源价格波动 风险传导 油泥-陶土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文伟 罗胜涛
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来测度2001—2022年间不同时频下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各国通胀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能源大宗商品价格对各国通胀产生时变溢出效应;第二,能源大宗商品对能源依赖型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影响更为明显;第三,原油和动力煤的波动溢出效应较天然气更为明显。因此,各国可以通过优化能源进口渠道、增加必要的能源储备、寻求替代的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以缓解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程 李佳馨
基于TVP-VAR模型和波动溢出网络模型,测度了以原油、天然气和动力煤为代表的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此外还通过波动溢出网络刻画了风险溢出的方向和路径。研究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然后依次是天然气和动力煤,三者对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是最强的;原油和天然气与金融市场的时变净溢出指数变化比较剧烈,而动力煤的这一指数变化则明显平缓了很多,在极端风险事件发生后,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输出水平显著增加;波动溢出网络在不同时期下存在明显的结构变化,具有事件驱动特征,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波动溢出强度排序为新冠疫情时期、中美贸易摩擦时期和俄乌冲突时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玉 张玉
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关乎中国能源安全。采用货币乘数理论和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对国际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市场的冲击。在"一价定律"的框架下讨论了国际能源价格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后,波动如何传导至中国煤炭和石油市场。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乘数效应、货币贬值和贸易等途径使得国际原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价格分别上涨了约28.23美元/桶、1.65美元/MMBtu、45.21美元/t和12.05美元/磅。而该政策通过贸易和汇率途径使得中国原油和煤炭价格分别上涨了约15.71美元/桶和10.03美元/t。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扭曲了能源市场的传导机制,使得国内外能源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世进 周敏
本文实证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存在
关键词:
能源价格 DCC-GARCH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德健 史建军 张彩虹
本文使用1997-2011年的统计数据,借助ECM模型实证分析了能源价格波动对于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居民能源消费呈现较强的惯性;长期内,能源价格与居民能源消费存在协整关系,但是前者对于后者的影响有限。基于此,建议从政府层面加快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的企业应细分市场,采取高价策略。
关键词:
能源价格 能源消费 协整理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海霞 葛岩 霍学喜 李鹏
基于2001年1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和OLS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和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能源市场与我国玉米市场存在高度的整合关系;国际原油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内玉米价格将上升0.433 2个百分点,但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波动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敏感性检验结果验证了VEC和OLS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能源价格 玉米价格 整合关系 敏感性检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巩前文 穆向丽 谷树忠
化肥是我国粮食生产中最为主要的投入品,其价格上涨直接推高粮食生产成本,挤占利润空间,削弱农民种粮积极性。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96个月的连续数据,定量分析大宗能源价格与化肥价格之间存在的稳定关系,并确定影响程度及价格传导滞后期。研究发现:大宗能源价格与氮肥、磷肥、钾肥价格高度相关,且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相关性;原油价格对化肥价格(氮肥价格、磷肥价格)的影响具有2个月的滞后期,而煤炭价格对化肥价格(氮肥价格、磷肥价格、钾肥价格)的影响无滞后期。
关键词:
大宗能源 价格波动 化肥价格 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刚
本文在构建能源价格指数的基础上,运用能源消费、能源价格、能源产量、GDP和通货膨胀的对数差分序列建立VAR模型,并根据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计量能源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效应和贡献度,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天妮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越来越大,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以2012—2020年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导致的中国PPI结构性冲击,对负面影响的不对称性进行考察。从最终结果得知,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会相应影响到上游能源开发、中游化工行业以及能源产业链的终端。价格波动造成的冲击会对PPI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有着沿产业链递减的趋势,所以急需对企业架构进行优化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宁
能源价格波动会对中国粮食生产成本造成冲击,而且不同类型能源价格波动的动态冲击效果存在差异。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发现,煤炭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十分显著,石油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具有潜在影响。农户会调整生产要素投入以应对能源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冲击,但由此也给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推广科学的粮食生产方式,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并完善能源价格挂钩型农资的调控政策以及优化农资补贴方式。
关键词:
能源价格 粮食生产成本 动态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世进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及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指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和DCC-GARCH模型,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平衡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平衡存在着单向价格引导关系。最后从能源立法、加强消费国间的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衍生品、期货市场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保证我国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程远
能源供应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本文建立了包含能源投入模块的中国经济-能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分析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系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能源价格上涨会推高国内物价,减缓经济发展,对各产业部门的产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降会增加高碳能源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增加;(3)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时,社会将增加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进而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揭昌亮 石峰 庞一楠
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和大幅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基于1997年1月至2014年3月的统计数据,采用VEC模型探讨了能源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以及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能源价格波动并不直接对物价及总产出水平产生影响,而是通过PPI的中间传导来引起CPI和GDP的变动;能源价格上涨1%所形成的冲击最大可使得半年后的PPI以及CPI分别上升0.41和0.27个百分点,使得一年半后的GDP下降0.16个百分点。
关键词:
能源价格 宏观经济 传导路径 VEC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泽平
本文将传统投入产出价格潜在影响模型与成本传导能力模型结合起来,创建了投入产出价格实际影响模型,通过采用成本传导能力将价格潜在传导效应进行了缩减,较好地解决了传导阻滞问题。实证检验表明,模型测算结果符合现实。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该模型是此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是解决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冲击、重要能源产品调价效果模拟、能源价格改革对居民影响、提高工资和税收对物价影响等问题的有效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