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7)
- 2023(10603)
- 2022(9018)
- 2021(7969)
- 2020(6814)
- 2019(15640)
- 2018(15348)
- 2017(29187)
- 2016(16268)
- 2015(18023)
- 2014(18102)
- 2013(18093)
- 2012(16909)
- 2011(15315)
- 2010(15165)
- 2009(13912)
- 2008(13792)
- 2007(12411)
- 2006(10519)
- 2005(9264)
- 学科
- 济(68176)
- 经济(68108)
- 管理(48906)
- 业(44009)
- 企(35101)
- 企业(35101)
- 方法(35009)
- 数学(31662)
- 数学方法(31411)
- 农(18959)
- 财(17947)
- 学(16347)
- 中国(15880)
- 环境(14669)
- 贸(14487)
- 贸易(14483)
- 易(14081)
- 业经(13242)
- 农业(12001)
- 地方(11779)
- 制(11689)
- 务(11221)
- 财务(11206)
- 财务管理(11177)
- 企业财务(10604)
- 和(10443)
- 划(10227)
- 银(9955)
- 银行(9902)
- 技术(9617)
- 机构
- 大学(240490)
- 学院(237935)
- 济(98863)
- 经济(96960)
- 管理(91527)
- 研究(81348)
- 理学(80382)
- 理学院(79449)
- 管理学(77961)
- 管理学院(77528)
- 中国(60144)
- 科学(53508)
- 农(51349)
- 京(49578)
- 业大(43109)
- 所(42859)
- 财(42839)
- 农业(41354)
- 研究所(39587)
- 中心(38353)
- 财经(35176)
- 江(35037)
- 经(32052)
- 经济学(30695)
- 北京(30503)
- 范(28913)
- 院(28789)
- 师范(28445)
- 经济学院(28181)
- 农业大学(27633)
- 基金
- 项目(167520)
- 科学(130366)
- 基金(123142)
- 研究(112464)
- 家(111191)
- 国家(110320)
- 科学基金(92734)
- 社会(72450)
- 社会科(68812)
- 社会科学(68785)
- 基金项目(66147)
- 省(65447)
- 自然(63138)
- 自然科(61710)
- 自然科学(61686)
- 自然科学基金(60608)
- 划(56362)
- 教育(51352)
- 资助(50019)
- 编号(43119)
- 重点(38199)
- 部(36967)
- 发(35614)
- 创(34820)
- 计划(34148)
- 科研(33735)
- 成果(33067)
- 创新(32705)
- 教育部(30922)
- 国家社会(30540)
共检索到333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如国 吴洋
文章运用1991~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首先对碳排放与各影响因素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其次将能源价格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能源价格对于碳排放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对碳排放没有直接作用,但是通过其他因素具有调节效应。
关键词:
能源价格 碳排放 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邱强 顾尤莉
本文从碳排放的视角探讨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国际能源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煤炭价格3个不同的指标,从格兰杰因果关系和实证两个维度分析其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1)国际能源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煤炭价格均是人均碳排放量的格兰杰原因,但皆不是碳排放强度的格兰杰原因;(2)3种国际能源价格对人均碳排放量具有直接显著正的影响,国际能源价格和国际石油价格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负的影响,但国际煤炭价格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但不显著;(3)国际能源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煤炭价格以及人均GDP、能
关键词:
国际能源价格 碳排放 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邱强 顾尤莉
本文从碳排放的视角探讨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国际能源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煤炭价格3个不同的指标,从格兰杰因果关系和实证两个维度分析其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1)国际能源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煤炭价格均是人均碳排放量的格兰杰原因,但皆不是碳排放强度的格兰杰原因;(2)3种国际能源价格对人均碳排放量具有直接显著正的影响,国际能源价格和国际石油价格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负的影响,但国际煤炭价格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但不显著;(3)国际能源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煤炭价格以及人均GDP、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调节效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现象。
关键词:
国际能源价格 碳排放 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张明志
本文在解释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异质性难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异质性难题"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围绕"异质性难题"的化解和碳排放EKC的再检验提出了理论假设。在传统碳排放EKC检验模型基础上,结合"污染天堂假说"(PHH),引入贸易开放因素,基于"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两个维度,采用门限回归方法对82个国家进行分组研究,以化解碳排放EKC研究中的"异质性难题"。在实证检验中,利用协整检验确定二次项检验为优先检验方程,以三次项检验作为补充检验,检验碳排放EKC"异质性难题"的化解效果与碳排放EKC的异化可能性,分析了贸易开放和工业革命对碳排放EKC的影响,验证了PHH...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彦清 刘伟鹏
新时代如何提升员工创新绩效,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以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和情感事件理论为基础,探讨总体报酬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为了更好地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基于1009份员工问卷的调研,把实证研究(层级回归)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总体报酬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工作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正向调节总体报酬与工作幸福感的关系;定性比较分析得出四类触发员工创新绩效的前因构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莺莺 田振坤 李裕梅
文章引入虚拟变量,将方差分析化为特殊形式的多元线性回归,证明了方差分析与虚拟变量回归中方差分解各项对应相等、两类假设检验对应等价,介绍了R软件中方差分析及其虚拟变量回归的实现。讨论了方差分析中两水平差异检验与两正态总体均值差t检验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方差分析 线性回归 虚拟变量 均值差检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锋 高新起
我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正处于改革的深化时期,能源价格变动与能源消费碳排放密切相关。从能源价格角度探讨碳排放强度问题,有利于准确判断和把握碳强度变化规律,有效制定促进节能减排的能源价格政策。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能源价格作为独立变量对碳强度的影响,发现碳强度的能源价格弹性为-0.4229,并且短期内能源价格变动对碳强度的作用比较微弱。此外,本文借助于岭回归方法发现:能源价格作为调节项进入模型后,通过作用于人均GDP对碳强度发挥影响,而作用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路径存在阻滞。因此,研究结果认为能源价格可以作为独立变量和交叉变量对碳强度发挥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先涛 石俊
文章针对我国能源消费及经济增长间关联进行基于1990~2011年间时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并以国际通行的协整性检验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证实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联,但并不具备长期的协整性。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性 关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智洺 方培
本文构建了包含能源价格波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理论模型框架下,检验了碳排放的波动性,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了碳排放在能源价格波动下的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波动有明显的顺周期性;能源价格波动对碳排放的作用为负向的,其作用强度稍大于技术冲击,但是冲击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最后,对能源政策的制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能源价格 碳排放 脉冲响应 DSGE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洋 马钦海 王鹤棋
文章对国内5家物流企业447名员工个人服务导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层次分析,利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大五人格特质、情绪劳动、学习型组织与组织支持这些变量,对物流企业员工个人服务导向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特质负向影响物流企业员工个人的服务导向,而尽责性特质与真实情绪表现正向影响物流企业员工个人的服务导向;学习型组织及组织支持均对物流企业员工个人服务导向起正向影响作用,且对人格特质与情绪劳动分别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广为 赵涛 米国芳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动态进行系统论述,随后对碳排放强度的预测研究现状做出整体概述。将DDEPM与现有的碳排放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其优越性。应用DDEPM,用Matlab编程,基于1980年-2009年的碳排放数据和GDP数据,对2020年碳排放和GDP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降低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潜力巨大。基于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现状,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从煤炭能源消耗比重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随后整合碳排放强度、煤炭消耗比重的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将其整合数据进行向量自回归处理,其结果与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比重实际数据的向量自回归进行比较,得出了两组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剑 扈文秀
本文从商品便利收益视角,利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实证了WTI原油现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研究表明,WTI原油现货价格在样本两个阶段均存在价格泡沫,其内在价值会随国际原油市场变化而调整。2010-2013年,自国际经济逐渐走出次贷危机影响后,WTI原油内在价值逐步回升,但同时价格泡沫也在扩大。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