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7)
- 2023(14870)
- 2022(12539)
- 2021(11842)
- 2020(10013)
- 2019(23483)
- 2018(23233)
- 2017(44666)
- 2016(24335)
- 2015(27935)
- 2014(28093)
- 2013(27780)
- 2012(26228)
- 2011(24075)
- 2010(24645)
- 2009(23300)
- 2008(23164)
- 2007(20880)
- 2006(18599)
- 2005(17162)
- 学科
- 济(122496)
- 经济(122393)
- 管理(67846)
- 业(62664)
- 方法(51544)
- 企(50747)
- 企业(50747)
- 数学(45637)
- 数学方法(44968)
- 中国(31381)
- 农(29428)
- 财(25047)
- 地方(24535)
- 学(23343)
- 业经(23027)
- 贸(22575)
- 贸易(22564)
- 易(21935)
- 制(20267)
- 农业(18704)
- 理论(18031)
- 银(17503)
- 银行(17481)
- 融(17091)
- 金融(17089)
- 行(16840)
- 和(16671)
- 环境(16241)
- 策(16099)
- 地方经济(15062)
- 机构
- 大学(362559)
- 学院(362268)
- 济(164446)
- 经济(161213)
- 管理(137308)
- 研究(128199)
- 理学(117530)
- 理学院(116213)
- 管理学(114055)
- 管理学院(113386)
- 中国(98727)
- 京(76874)
- 科学(74633)
- 财(73533)
- 所(65327)
- 研究所(58955)
- 财经(58155)
- 中心(57501)
- 农(56507)
- 江(54410)
- 经(52731)
- 经济学(52166)
- 北京(49585)
- 业大(49303)
- 范(47295)
- 师范(46902)
- 经济学院(46743)
- 院(45291)
- 农业(44256)
- 财经大学(42824)
- 基金
- 项目(229421)
- 科学(181514)
- 研究(169060)
- 基金(167867)
- 家(145282)
- 国家(144140)
- 科学基金(123448)
- 社会(108699)
- 社会科(103117)
- 社会科学(103089)
- 省(87598)
- 基金项目(86562)
- 教育(78843)
- 自然(78167)
- 自然科(76426)
- 自然科学(76404)
- 自然科学基金(75055)
- 划(74225)
- 资助(71641)
- 编号(68081)
- 成果(56559)
- 部(52393)
- 重点(51927)
- 发(50348)
- 课题(47916)
- 创(46894)
- 教育部(45348)
- 国家社会(45275)
- 创新(43930)
- 大学(43607)
- 期刊
- 济(185782)
- 经济(185782)
- 研究(113015)
- 中国(70440)
- 财(55567)
- 管理(52093)
- 学报(51388)
- 农(51242)
- 科学(49619)
- 大学(39433)
- 教育(38575)
- 学学(37086)
- 融(35433)
- 金融(35433)
- 农业(34634)
- 技术(33306)
- 经济研究(31334)
- 财经(29866)
- 业经(27047)
- 经(25884)
- 问题(24155)
- 贸(21645)
- 统计(21227)
- 技术经济(20341)
- 业(19305)
- 国际(19111)
- 世界(18971)
- 策(18619)
- 理论(17855)
- 决策(17119)
共检索到55429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云清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能源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运用贝叶斯推断法估计了模型参数,考察了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尝试回答在冲击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冲击的传导机制由模型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资本品市场供求关系和名义粘性等决定,而通过数值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上涨将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能源技术进步与较强的名义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能源价格上涨引发的经济波动风险;货币(利率)政策规则的强弱决定了经济变量对能源价格冲击响应的幅度,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可以采用小幅温和地盯住能源价格波动的方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耿强 章雳
金融危机以来,需要从理论上详尽研究中国宏观波动中外部冲击的具体影响。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了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基于中国的季度数据考察经济波动中的外部冲击效应,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经济运行基本吻合,对实际经济中产出和投资的波动解释力较强,结论认为汇率冲击和国外需求冲击都具有明显的双重作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国外需求下降则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以通过内需的扩大带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
关键词:
外部冲击 经济波动 开放经济 金融加速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宁华 江学迪
能源价格的上涨和大幅度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探讨能源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研究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特征事实,其次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引入能源价格冲击,建立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模型参数校准到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事实相一致,并比较模型经济和实际经济的接近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引入能源价格冲击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对真实经济的模拟效果相当理想。能源价格冲击的初始效应大于技术冲击;技术冲击持续的时间比能源价格冲击更长。
关键词:
能源价格 实际经济周期 校准 经济波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晁江锋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石油价格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将石油消费分别引入家庭部门与厂商部门,研究石油价格、消费偏好及生产技术等外生变量对我国宏观经济及石油类消费品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1)石油价格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效应;巨灾情境下的石油价格暴跌,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作用极大。(2)石油价格下降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家庭与厂商的石油消费量,对家庭非石油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小,中长期内对三者的影响均不显著;石油价格暴跌对石油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家庭非石油消费表现为负效应。(3)生产技术改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同时提升家庭与厂商的总消费水平;巨灾情境下生产技术的大幅下降导致宏观经济的下滑速率较石油价格暴跌相对平缓,且使得石油总消费量也出现相对匀速的下降。(4)短期内石油消费受到石油价格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内生产技术决定了石油消费的总体规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国家财政模型》课题组,高铁梅,赵振全,姜诗章,韩冬梅,陈守东,吴桂珍,赵昕东,张桂莲,王金明,李宏纲,张艾莉,王鲁非,吴小玲,李夺
本文介绍了我们所建立的以需求导向为主、将需求和供给相结合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模型中利用价格调整方程 (菲利普斯曲线 )作为需求和供给的结合点 ,将反映总供给能力的潜在生产能力和菲利普斯曲线引入宏观经济模型。模型侧重对财政、货币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引入了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甜甜
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197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利用情景分析模拟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汇率政策的变动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能抑制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对GDP、消费、投资和出口总额均有积极影响;提高人民币汇率,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投资和出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梁云芳 何光剑
本文建立了由7个模块、32个方程构成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模型,描述了1996年第1季度~2007年第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长期和短期特征,对2006年第1季度~2007年第1季度的利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收入政策问题等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应适当提高存贷款利率,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和通货膨胀,同时应坚持人民币汇率渐进式调整的方式,努力提高城乡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 峰 薛 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FECM 模型 价格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薛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FECM模型 价格冲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具有较强通用性的政策研究工具和分析框架,定量评判特定政策或冲击对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然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缺乏充足、可靠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满足严格的计量经济学分析要求。因此,本文首次构建一个实物、环境与金融层面相统合的中国动态多部门CGE体系,定量分析后危机时期内外部冲击对中间品、相关产品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指标、金融指标及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模拟结果的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仝冰
为了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可以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一个包含多种冲击和摩擦性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这类模型通常使用利率规则测度货币政策冲击,不过,货币数量规则可能更适合中国现实。在使用货币数量规则这种新的设定下,历史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992—2016年期间,产出增长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投资冲击和外生需求冲击,而其中的两次剧烈波动则需要用其他冲击来解释;通货膨胀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其次是价格加成冲击、投资效率冲击和永久性技术冲击。在新的设定下,理论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尽管货币政策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其重要程度已经降低;此外,投资的波动主要是源于投资效率冲击而不是投资品价格冲击。这些发现与国内外现有的结论并不一致。这表明,选择何种方式测度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至关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轶嘉 宋林
为了准确预估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来研究各类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模型的参数校准和估计完成了DSGE模型构建,从消费偏好、投资边际等多种外生冲击变量的标准差、持续性、脉冲效应等角度对宏观经济的农牧、采矿、制造、电力、建筑、交通、金融7个部分进行波动性分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