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9)
- 2023(9817)
- 2022(8813)
- 2021(8313)
- 2020(6874)
- 2019(16150)
- 2018(16207)
- 2017(31275)
- 2016(17075)
- 2015(19224)
- 2014(19188)
- 2013(18898)
- 2012(17166)
- 2011(15359)
- 2010(15082)
- 2009(13463)
- 2008(12894)
- 2007(11031)
- 2006(9475)
- 2005(8009)
- 学科
- 济(67216)
- 经济(67148)
- 管理(48392)
- 业(44496)
- 企(37599)
- 企业(37599)
- 方法(33898)
- 数学(29598)
- 数学方法(29252)
- 农(17586)
- 中国(15920)
- 业经(14837)
- 财(14816)
- 学(14723)
- 地方(13978)
- 理论(11756)
- 贸(11312)
- 贸易(11306)
- 环境(11152)
- 和(11119)
- 农业(11092)
- 易(10948)
- 技术(10543)
- 制(10082)
- 务(9769)
- 财务(9709)
- 财务管理(9694)
- 划(9371)
- 企业财务(9182)
- 教育(9061)
- 机构
- 大学(236889)
- 学院(234903)
- 管理(98311)
- 济(90314)
- 经济(88247)
- 理学(86520)
- 理学院(85600)
- 管理学(84076)
- 管理学院(83665)
- 研究(75703)
- 中国(54304)
- 京(50437)
- 科学(49064)
- 财(38728)
- 所(37293)
- 业大(37019)
- 农(36763)
- 中心(34465)
- 研究所(34404)
- 江(32232)
- 财经(32090)
- 北京(31639)
- 范(31021)
- 师范(30737)
- 经(29265)
- 农业(29000)
- 院(27922)
- 州(26674)
- 经济学(25898)
- 师范大学(25026)
- 基金
- 项目(170323)
- 科学(133567)
- 研究(123946)
- 基金(123337)
- 家(107352)
- 国家(106473)
- 科学基金(91904)
- 社会(76269)
- 社会科(72294)
- 社会科学(72274)
- 省(66949)
- 基金项目(66764)
- 自然(61329)
- 自然科(59887)
- 自然科学(59875)
- 自然科学基金(58753)
- 教育(56543)
- 划(56222)
- 编号(51009)
- 资助(50868)
- 成果(40074)
- 重点(37579)
- 部(37019)
- 发(35902)
- 创(35410)
- 课题(34490)
- 创新(32954)
- 科研(32775)
- 大学(31673)
- 教育部(31671)
共检索到325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建荣 贾梨淙
借助能源价格调节效应模型,系统分析了能源价格通过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要素与能源强度产生的耦合关系;据此推广余情,利用通径分析研究了煤炭、汽油、柴油、电力价格的内聚程度和合理的能源价格结构。研究表明:能源价格通过技术效率、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形成耦合;能源价格影响能源强度的消费结构路径存在阻滞,其调节效用被完全覆盖;提高能源价格有助于强化技术进步对降低能源强度的作用、减弱产业结构重工业化对能源强度的正向拉动;能源价格通过产业结构路径产生的调节效用达到总效用的74.84%。进一步分析表明:能源价格结构的整体优化至关重要;煤炭价格的适度降低,汽油价格的均衡调节,柴油价格的小幅上涨,电力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崇岩 王富忠
本文在国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工业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现状后发现,我国工业能源强度呈上升趋势,反映出工业能源效率是下降的。然后对能源价格与工业能源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能源价格、能源结构与工业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能源价格的上升有利于抑制工业能源强度,可促进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内贸活跃度、外贸依存度的提升提高了工业能源强度。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先扬后抑走势,表明工业对煤炭的相对需求将下降,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并未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性影响,而低碳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则能显著抑制工业能源强度,有利于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庆琦 赵嵩正 肖伟
能源税对我国交通运输能源强度降低的作用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为对此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将能源价格设置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交通运输能源强度的影响,以及对交通运输结构、经济的交通运输依存度和技术进步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98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的提高对交通运输能源强度降低作用微弱,也未发现其对交通运输结构、经济的交通运输依存度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调节作用。我国交通运输能源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
关键词:
能源价格 交通运输 能源强度 调节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孔婷 孙林岩 何哲 孙荣庭
能耗过高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价格是市场体制中调节能源强度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引入价格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于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对行业能源强度影响的调节效应。运用1995年~2005年的数据,采用层次回归法对制造业24个重要行业的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多数行业,能源价格的提升并未明显降低能源强度,能源价格对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影响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能源价格的调节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化来降低行业能源强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凌云 殷勇 程怡
理论上讲,能源价格可以通过影响能源消费结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产生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以1965-2012年中、美、日三国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岭回归、路径分析、状态空间模型等方法,从直接效力、调节效力及时变效力方面对三国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关系,包括总体效力和影响路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三国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均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中国能源价格作用效力最为显著,美日两国较弱且作用相当,这说明以能源价格为核心的间接手段对于中国节能减排尚有很大的空间,而发达国家则更多地依赖于其他减排手段;2从调节路径来看,中、美两国的调节路径较为单一,而日本可以经由多种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立新 刘晶
利用索罗生产函数模型,构造出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关系。并分别使用了全国和江苏省1990—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研究了能源相对价格对于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将含时间参量的技术进步作为一个整体单独的参数来考虑,结果表明,最近几年来,全国和江苏省能源强度下降很明显,但总能源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能源强度降低的作用并不明显,电力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能源强度的下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价格 索罗生产函数 电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蔡文彬 陈浩
将能源替代模块和能源强度指标纳入中国CGE模型—MCHUGE模型,研究提高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能源价格在短期和长期均能显著降低中国能源强度,其原因是能源价格的提高优化了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减少了总体的能源消费。但是能源价格提高对宏观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导致的出口下降和投资需求下降分别是短期和长期GDP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茂清 周亚颖
根据1980~2005年投入产出表,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分析了能源价格、技术变化以及ICT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能源价格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自治的技术进步带来了能源节省。随着时间的推移,ICT投资的调整速度逐渐衰减。
关键词:
能源强度 ICT投资 技术变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映红 王陆雅 陈瑞 李冠华
能耗强度的改善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影响,采用2010-2020年30个省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比较了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减少单位GDP产值的能耗,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对能效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源价格与能耗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能源价格的变化通过影响能源产品的替代和影响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不同地区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有关。据此,建议充分挖掘技术创新对改善能源效率的巨大潜力,同时深化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能源价格手段来调控能耗强度。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能源价格 能耗强度 能源利用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松卿
本文从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的角度,研究了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传导及作用效应。研究认为,理论上能源价格能通过价格-需求-效率的途径直接影响能耗强度,也能通过能源技术效率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渠道对能耗强度起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结果,能源价格在借助能源技术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等途径,作用于能源的综合使用效率,从而在削减能耗强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格杠杆调节作用,但事实上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直接作用路径存在一定阻滞,能源价格通过中间调节作用对能耗强度的抑制效应更强。
关键词:
能源价格 能耗强度 直接效应 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瑾 曹梦楠
利用我国工业1990—2015年间的统计数据,根据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理论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种技术路径,引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出反映技术变化的技术进步指标(TC)及技术效率指标(EC),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能源价格、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可在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间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且从长期来看,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为工业能耗的降低起到正向作用,技术进步则在短期和长期内可达到促进行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赢结果,而规模效率对于降低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烽
从内生性视角构建了分析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的经验模型,并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能源价格、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能源价格上涨能有效提高能源效率;"软"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正向冲击效应,但"硬"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冲击在统计上不显著;能源价格与"硬"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的长期累计贡献相当且均大于"软"技术进步的长期累积贡献。结果提示,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完成"硬"技术进步由生产效率导向型向节能导向型转变是实现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洪 陈振环
本文采用1989-2014年面板数据,将碳排放作为非合意产出纳入DEA模型,测算了碳排放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值。采用OLS回归,E-G两步法协整检验和岭回归等方法,构建国内能源价格指数对能源效率直接效应和综合作用效应模型,验证了能源价格指数通过调节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生产规模作用于能源效率在理论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能源价格指数通过调节产业结构提升能源效率在路径上存在阻滞,而通过调节能源消费结构和生产规模,提升能源效率效果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治平
本文探讨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存在性、方向性及程度等问题并对这些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变动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机制,能源价格提高能够提升我国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含能源价格变量的状态空间变系数模型,探究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变动性特征,研究证实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在90年代中后期变动程度较为明显,2002年后这种影响趋于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