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9)
2023(11379)
2022(9590)
2021(8753)
2020(7568)
2019(17335)
2018(16946)
2017(32851)
2016(16885)
2015(18885)
2014(18294)
2013(17874)
2012(16291)
2011(14541)
2010(14181)
2009(12930)
2008(11927)
2007(9983)
2006(8648)
2005(7451)
作者
(44786)
(37911)
(37419)
(35712)
(23928)
(17915)
(17022)
(14897)
(14419)
(13020)
(12805)
(12527)
(11847)
(11693)
(11595)
(11397)
(11215)
(10774)
(10772)
(10687)
(9221)
(9019)
(8896)
(8743)
(8683)
(8407)
(8034)
(7620)
(7432)
(7256)
学科
(94901)
经济(94830)
管理(49487)
(43620)
方法(39282)
(36919)
企业(36919)
数学(35542)
数学方法(35177)
地方(19762)
中国(18499)
(18026)
(17238)
业经(16281)
(14842)
地方经济(13272)
(12844)
贸易(12839)
(12386)
环境(11934)
农业(11485)
(11445)
(10998)
(10656)
金融(10655)
(10632)
财务(10596)
财务管理(10572)
理论(10505)
企业财务(10075)
机构
学院(235343)
大学(235298)
(112062)
经济(110235)
管理(95104)
理学(83730)
理学院(82907)
管理学(81538)
管理学院(81105)
研究(76789)
中国(57749)
(46921)
(46205)
科学(43098)
财经(38892)
经济学(36335)
中心(36039)
(35772)
(35634)
研究所(32636)
经济学院(32570)
(32250)
业大(31732)
(31445)
财经大学(29351)
(28441)
师范(28196)
北京(28186)
(28020)
经济管理(26165)
基金
项目(165191)
科学(133173)
基金(124658)
研究(120279)
(107541)
国家(106722)
科学基金(94011)
社会(81701)
社会科(77704)
社会科学(77687)
基金项目(66189)
(62694)
自然(59930)
自然科(58640)
自然科学(58627)
自然科学基金(57563)
教育(55162)
(52394)
资助(50480)
编号(46350)
(37669)
重点(36752)
(35795)
成果(35068)
国家社会(35051)
(34735)
教育部(33458)
人文(32919)
创新(32551)
科研(31896)
期刊
(118265)
经济(118265)
研究(67748)
中国(37186)
管理(35989)
(35697)
学报(31213)
科学(31172)
(26717)
大学(25219)
学学(24332)
技术(21941)
经济研究(20977)
财经(19795)
(19358)
金融(19358)
农业(18150)
业经(17191)
(17180)
教育(16765)
问题(15142)
技术经济(13483)
统计(13194)
理论(13171)
(11975)
实践(11750)
(11750)
(11524)
商业(11230)
世界(10775)
共检索到334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国强  王彬  
本文考察能源价格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关系,计算和比较了能源价格与宏观经济中的诸多代表性关键指标的联动关系。从实证结果来看,能源价格更多在价格层面影响宏观经济,能源价格与经济增长、工业生产之间的联动性相对较低;从周期联动的角度来看,能源价格不构成经济增长、工业生产的长期决定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更多表现在短周期的尺度之内;能源价格与C PI、非食品C PI的联动,在长期更高,但与PPI的联动在短期更高。能源价格与宏观经济不同变量和在不同周期视角下的联动不仅折射出我国经济的内部结构特征,也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国强  王彬  
本文考察能源价格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关系,计算和比较了能源价格与宏观经济中的诸多代表性关键指标的联动关系。从实证结果来看,能源价格更多在价格层面影响宏观经济,能源价格与经济增长、工业生产之间的联动性相对较低;从周期联动的角度来看,能源价格不构成经济增长、工业生产的长期决定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更多表现在短周期的尺度之内;能源价格与C PI、非食品C PI的联动,在长期更高,但与PPI的联动在短期更高。能源价格与宏观经济不同变量和在不同周期视角下的联动不仅折射出我国经济的内部结构特征,也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直庆  王林辉  
本文利用小波变换频带分析方法,在1991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样本区间研究通货膨胀和证券市场周期波动关联性和条件波动溢出效应。时差相关关系显示,二者周期波动关系出现非一致性.即短周期波动相关性不稳定.中周期波动反向共变.长周期波动高度负相关且通货膨胀先行,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具有长期记忆性。条件波动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中周期通货膨胀与证券市场条件波动具有双向溢出效应但溢出强度不同.通货膨胀条件波动对证券市场条件波动冲击效应相对较强,而长周期波动只存在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单向溢出效应。小波变换频带分析结论.对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启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伟  
笔者利用经数据处理后的3个月度指标、3个季度指标、5个半年度指标和4个年度指标,结合改进的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和经济周期测定的虑子概率方差方法,对1992年1月至2017年8月间中国宏观经济周期进行了测定分析。分析发现:(1)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支持利用多频度、多指标、非平衡数据进行分析;支持波动协同性弱的指标经调频处理后被选用,并能有效提取此类指标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和排除无效信息;能够提取有效反映宏观经济波动一致性走势的不可观测动态因子。(2)概率方差法和CH准则法均测定宏观经济包含5个拐点、3个高速增长时期和3个低速增长时期。利用ROC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概率方差法的测定精准度更高。分析没有发现2011年9月以后宏观经济新的拐点,从而预测中国宏观经济还将处于低速增长时期。(3)利用实时数据检验了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伍戈  
在探讨了国际经济周期波动原因的前提下,阐明了经济周期波动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传导机制,分析了国际经济周期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联性问题。最后指出,当前应当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周期的变动,积极拓宽宏观政策分析的国际视角,并努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扩大内需的步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从荣刚  
本文利用多元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中国能源价格和宏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能源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能源价格指数上涨1%会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下降0.037%。能源价格波动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通过加息等手段,提高实际利率,对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进行调控,效果是很明显的。而工业增加值的波动对能源价格的影响较小,但影响时期较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程远  
能源供应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本文建立了包含能源投入模块的中国经济-能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分析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系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能源价格上涨会推高国内物价,减缓经济发展,对各产业部门的产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降会增加高碳能源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增加;(3)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时,社会将增加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进而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揭昌亮  石峰  庞一楠  
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和大幅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基于1997年1月至2014年3月的统计数据,采用VEC模型探讨了能源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以及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能源价格波动并不直接对物价及总产出水平产生影响,而是通过PPI的中间传导来引起CPI和GDP的变动;能源价格上涨1%所形成的冲击最大可使得半年后的PPI以及CPI分别上升0.41和0.27个百分点,使得一年半后的GDP下降0.16个百分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周期中的超常波动并缓和常规波动。为此,国家应当自觉掌握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讨论经济周期基本概念后,对建国以来40余年中的经济周期作了实证考察,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机理提出了综合性的分析和分阶段的表述。认为改革以来经济周期的发生机理已经变化为决策色彩有所消退、体制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再生产投资节律因素大为显化的新式多因素组合周期,其现象形态与市场经济下的通例起于靠拢;并考察了世界上它国经济周期因素对我国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实施积极合理的宏观调控,在总量调节上与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放  杨筝  杨曦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自然实验,选择2005-2009年140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公司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表示投资效率,使用实证检验方法研究了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相对于经济周期的繁荣期,在经济周期衰退期,公司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更低,投资效率表现为顺周期性;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受经济周期影响更显著,表现为衰退期更低的投资效率;相对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公司,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地区公司的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受经济周期影响更显著,表现为衰退期更低的投资效率。强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更敏感,多元化可以降低经济周期对投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宇新  谢鸿飞  
本文应用平滑转换模型(STR)对我国经济周期的运行特点及拐点识别进行深入研究,并成功识别出经济周期拐点。研究发现我国GDP机制转换发生在自身滞后1期,增长率9.6%是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固定投资机制转换发生在自身的滞后4期,增长率19%是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效应具有较为缓慢的调整特征和滞后效应,机制转换发生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滞后2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黎  张红伟  
文章通过建立VAR与VEC模型,对信贷周期、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误差修正机制,其中产业结构与经济波动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信贷周期与宏观经济波动则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信贷周期在长短期内对宏观经济波动均存在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波动明显趋缓,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出现以及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制度基础、作用机制和作用工具的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效能发挥的制度障碍,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完整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进  
目前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争论很多,而且分析一般都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前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这必然会对分析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成因,首先要明确历次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期。本文比较了目前国际上公认比较成熟的四种方法,分别是线形趋势法、H-P滤波法、Band-Pass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对我国1952—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了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后的统计数据,分别估计出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间。通过对这四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相互验证,笔者估算出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起止时期,这将为进一步分析历次宏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