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1)
2023(9833)
2022(8213)
2021(7307)
2020(6035)
2019(13105)
2018(12972)
2017(23956)
2016(12538)
2015(13840)
2014(13308)
2013(13081)
2012(11977)
2011(11151)
2010(11230)
2009(10368)
2008(9559)
2007(8613)
2006(7868)
2005(7183)
作者
(35533)
(29781)
(29363)
(28166)
(18665)
(13894)
(13419)
(11370)
(11311)
(10362)
(10327)
(9876)
(9435)
(9245)
(9179)
(9141)
(8831)
(8628)
(8440)
(8354)
(7417)
(7103)
(7071)
(6995)
(6899)
(6542)
(6388)
(6217)
(5854)
(5753)
学科
(74383)
经济(74332)
管理(32671)
(26167)
方法(24366)
数学(21693)
数学方法(21485)
(20430)
企业(20430)
地方(17972)
中国(15839)
(15406)
(13497)
业经(13423)
地方经济(12662)
(10428)
(10108)
贸易(10101)
农业(9738)
(9663)
环境(9653)
(9411)
(8626)
金融(8625)
理论(8434)
(8280)
经济学(8115)
(7921)
(7914)
银行(7909)
机构
学院(180930)
大学(177393)
(85196)
经济(83652)
管理(65276)
研究(64890)
理学(56213)
理学院(55592)
管理学(54492)
管理学院(54176)
中国(49689)
科学(37866)
(36188)
(35990)
(32375)
中心(29261)
研究所(29257)
财经(29014)
经济学(27517)
(26718)
(26314)
(25403)
经济学院(24428)
(23731)
(23690)
师范(23512)
业大(23283)
北京(22739)
财经大学(21450)
(20977)
基金
项目(117743)
科学(93432)
基金(86237)
研究(86112)
(74900)
国家(74331)
科学基金(63952)
社会(57095)
社会科(54238)
社会科学(54224)
(45843)
基金项目(44923)
自然(39919)
自然科(39004)
自然科学(38996)
教育(38949)
自然科学基金(38232)
(37844)
资助(35136)
编号(34848)
(26849)
重点(26846)
成果(26536)
(25264)
国家社会(24233)
(24072)
课题(23680)
创新(22667)
科研(22491)
大学(22085)
期刊
(102979)
经济(102979)
研究(56505)
中国(33585)
管理(25717)
(25385)
科学(24149)
学报(24136)
(22718)
经济研究(19143)
大学(18621)
学学(17958)
业经(15930)
技术(15859)
农业(15661)
(15496)
金融(15496)
教育(15323)
财经(14189)
(12414)
问题(11826)
统计(10547)
商业(10428)
理论(10167)
技术经济(9923)
(9339)
(9240)
实践(8891)
(8891)
世界(8750)
共检索到277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原鹏飞  吴吉林  
能源定价体制的改革是我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又极其紧迫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一改革不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效果,更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成败和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保障状况。本文通过建立CGE模型,研究了能源价格上涨情景下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综合波动特征。主要发现如下:能源价格上涨虽然使得除进口外GDP、出口、就业等下降,物价水平上涨,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强度并优化产业结构。就影响的大小而言,电力价格上涨的影响最大,石油和天然气次之,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最小。从行业产出的变动来看,能源行业自身受能源价格上涨的负面冲击最大,其次是重工业,而农业、轻工业等所受的负面冲击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我们认为,未来继续努力推进能源定价的市场化改革,是推进我国的节能降耗工作、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维春  李杨鑫  封岩  
在考察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的基础上,将能源价格引入到不可分劳动的RBC模型中,通过对模型的校准和模拟,可验证模型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度。通过建立技术冲击与能源价格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技术冲击与能源价格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一是能源价格对产出具有抑制作用,并且会加速通货膨胀,但是对于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二是引入能源价格冲击的不可分劳动的RBC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产出和消费的波动;三是技术冲击和能源价格冲击都会引起经济的波动,技术冲击的强度要大于能源价格冲击,但是能源价格冲击对于经济波动的作用具有长期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田田  高志远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对能源价格的管制,使我国经济的增长建立在高耗能、低效率的经济结构之上,但是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通过构建2010年宏观和微观SAM表,利用CGE模型模拟了各类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能源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并且政府对二次能源价格的管控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一次能源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因此,在能源价格市场化下,应尽快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行阶梯定价和建立基于效率和公平的能源补贴机制等措施,为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提供稳定的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强  
传统观点认为,能源价格波动主要由生产成本、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和能源产区的国际地缘政治等供给性因素决定,其对物价水平的冲击是短期的、外生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价格的关注重点应当是剔除能源、食品等价格变化之后的核心通货膨胀,能源价格不应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然而,近年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实践正对这一观念形成挑战。一方面,能源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越来越具有广泛性和长期性,能源价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欢  成金华  
笔者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技术,考察了不同期限内我国能源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冲击响应期间,能源价格的上涨均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正向影响作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在短期对能源价格水平有正向冲击作用,在长期有负向冲击作用。另外,能源价格水平在短期主要受其自身水平的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在长期对能源价格水平有较大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短期内主要受其自身前期水平的影响,长期则受其自身与能源价格水平的共同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在调控能源价格与制定居民消费政策时,应考虑二者之间的影响特征,以实现能源价格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王锋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在能源价格不受管制和受管制两种情景下,模拟了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结果表明:在能源价格上涨可以完全和顺畅传导到一般价格水平的情景下,如果不考虑预期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各类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都比较小;价格管制对能源价格向一般价格水平的传导具有一定控制效果。基于递归的SVAR模型,发现能源价格上涨虽然在第1个月就会对PPI产生影响,但影响比较小,大致在滞后6个月会对PPI产生较明显影响;能源价格上涨对CPI的冲击非常弱,其传导到CPI上的滞后时间没有充分表现出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园  赵丹婷  
基于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剧烈变革的现状,本文梳理了现有文献中能源价格(尤其是国际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并总结了学者对油价上涨后货币政策调控刺激经济的效果分析。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框架下,建立了实施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两套模型,以考察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下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调控效果。本文在上述两套经济模型中,模拟国际能源价格冲击和不同形式的货币政策冲击,比较和分析了在应对能源价格波动冲击方面,不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差异,并基于模拟结果为我国应对国际能源价格冲击时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俞剑  程冬  郑文平  
本文采用贝叶斯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2003—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和煤炭与石油价格不确定性的季度数据考察了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增加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价格不确定性是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解释我国10.75%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同时,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增加不仅会直接抑制中国的产出水平,而且还会通过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来间接降低产出水平。高能源依赖度省份受到的抑制效应大于低能源依赖度省份。对此,中国政府会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增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刚  
本文在构建能源价格指数的基础上,运用能源消费、能源价格、能源产量、GDP和通货膨胀的对数差分序列建立VAR模型,并根据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计量能源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效应和贡献度,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程远  
能源供应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本文建立了包含能源投入模块的中国经济-能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分析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系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能源价格上涨会推高国内物价,减缓经济发展,对各产业部门的产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降会增加高碳能源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增加;(3)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时,社会将增加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进而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揭昌亮  石峰  庞一楠  
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和大幅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基于1997年1月至2014年3月的统计数据,采用VEC模型探讨了能源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以及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能源价格波动并不直接对物价及总产出水平产生影响,而是通过PPI的中间传导来引起CPI和GDP的变动;能源价格上涨1%所形成的冲击最大可使得半年后的PPI以及CPI分别上升0.41和0.27个百分点,使得一年半后的GDP下降0.16个百分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德健  史建军  张彩虹  
本文使用1997-2011年的统计数据,借助ECM模型实证分析了能源价格波动对于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居民能源消费呈现较强的惯性;长期内,能源价格与居民能源消费存在协整关系,但是前者对于后者的影响有限。基于此,建议从政府层面加快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的企业应细分市场,采取高价策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代帆  
考察我国能源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数据进行滤波分解、剔除趋势成分,研究二者的波动关系,并构造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能够准确、直接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源消费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能提高0.36个百分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从荣刚  
本文利用多元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中国能源价格和宏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能源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能源价格指数上涨1%会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下降0.037%。能源价格波动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通过加息等手段,提高实际利率,对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进行调控,效果是很明显的。而工业增加值的波动对能源价格的影响较小,但影响时期较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世进  周敏  
本文实证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能源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价格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