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2)
- 2023(9387)
- 2022(7665)
- 2021(7099)
- 2020(5840)
- 2019(13599)
- 2018(12882)
- 2017(24153)
- 2016(12780)
- 2015(14054)
- 2014(13209)
- 2013(13399)
- 2012(12331)
- 2011(11348)
- 2010(10918)
- 2009(10048)
- 2008(9810)
- 2007(8258)
- 2006(7211)
- 2005(6522)
- 学科
- 济(58134)
- 经济(58075)
- 管理(33546)
- 业(30783)
- 方法(26620)
- 数学(24593)
- 数学方法(24435)
- 企(23011)
- 企业(23011)
- 中国(18076)
- 农(15460)
- 贸(15000)
- 贸易(14991)
- 易(14712)
- 财(12511)
- 业经(10488)
- 学(10339)
- 制(9658)
- 农业(9463)
- 关系(8978)
- 环境(8810)
- 银(8552)
- 银行(8519)
- 融(8311)
- 金融(8311)
- 行(8238)
- 出(8054)
- 地方(7953)
- 技术(7366)
- 划(6994)
- 机构
- 大学(185073)
- 学院(179734)
- 济(88150)
- 经济(87059)
- 研究(69958)
- 管理(68461)
- 理学(60308)
- 理学院(59631)
- 管理学(58751)
- 管理学院(58433)
- 中国(53654)
- 科学(40713)
- 京(39283)
- 财(36126)
- 农(35711)
- 所(35272)
- 研究所(32609)
- 中心(30507)
- 财经(29855)
- 业大(29285)
- 经济学(29092)
- 农业(28546)
- 经(27778)
- 经济学院(26430)
- 北京(25195)
- 院(24800)
- 江(23492)
- 财经大学(22748)
- 科学院(21940)
- 范(21306)
- 基金
- 项目(127503)
- 科学(101527)
- 基金(98287)
- 家(89092)
- 国家(88469)
- 研究(86878)
- 科学基金(74541)
- 社会(60716)
- 社会科(57900)
- 社会科学(57885)
- 基金项目(51503)
- 自然(48293)
- 自然科(47300)
- 自然科学(47281)
- 自然科学基金(46528)
- 省(44801)
- 资助(40004)
- 划(39934)
- 教育(38647)
- 编号(30258)
- 部(29951)
- 重点(29268)
- 国家社会(27700)
- 发(27384)
- 创(26697)
- 中国(26422)
- 教育部(25669)
- 创新(25185)
- 科研(25122)
- 人文(24049)
共检索到264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王锋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在能源价格不受管制和受管制两种情景下,模拟了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结果表明:在能源价格上涨可以完全和顺畅传导到一般价格水平的情景下,如果不考虑预期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各类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都比较小;价格管制对能源价格向一般价格水平的传导具有一定控制效果。基于递归的SVAR模型,发现能源价格上涨虽然在第1个月就会对PPI产生影响,但影响比较小,大致在滞后6个月会对PPI产生较明显影响;能源价格上涨对CPI的冲击非常弱,其传导到CPI上的滞后时间没有充分表现出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超 陈璋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以2007年42部门全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测算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各部门产品价格和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程度,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较显著,并提出应对农产品价格过快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价格影响模型 农产品价格 一般价格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欢 成金华
笔者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技术,考察了不同期限内我国能源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冲击响应期间,能源价格的上涨均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正向影响作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在短期对能源价格水平有正向冲击作用,在长期有负向冲击作用。另外,能源价格水平在短期主要受其自身水平的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在长期对能源价格水平有较大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短期内主要受其自身前期水平的影响,长期则受其自身与能源价格水平的共同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在调控能源价格与制定居民消费政策时,应考虑二者之间的影响特征,以实现能源价格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均衡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丽华 傅广敏
能源价格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是我国价格体制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具复杂性的价格体系之一,其合理与否,不仅影响着PPI的变化,也影响着CPI的变化。本文选取1999年1月到2013年3月的煤油电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运用SVAR模型,分析了能源价格变动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传导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冲击之后,到了第九个月的时候,能源价格对PPI的冲击影响接近为零;相对于能源价格对PPI的冲击影响,能源价格对CPI的冲击影响较小,而且影响的时间较短。
关键词:
能源价格 一般物价水平 价格传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田田 高志远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对能源价格的管制,使我国经济的增长建立在高耗能、低效率的经济结构之上,但是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通过构建2010年宏观和微观SAM表,利用CGE模型模拟了各类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能源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并且政府对二次能源价格的管控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一次能源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因此,在能源价格市场化下,应尽快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行阶梯定价和建立基于效率和公平的能源补贴机制等措施,为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提供稳定的环境。
关键词:
能源价格 上涨 居民消费 CGE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肖明智 谢锐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在波动中持续上涨,而中国目前有近一半原油来源于进口,且国内对于原油的定价也与国际基本同步,所以我国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愈发明显。本文基于ORANI模型的理论框架结合中国2007年135部门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一个中国经济的静态CGE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上涨10%将给我国实际GDP造成0.12%的负面影响,并推动我国PPI上涨0.55%,CPI上涨0.18%,就产业而言,石油开采业资本租金率上升21.8%,代表其利润有大幅的增长,但其下游产业在高成本压力下产出受损,利润下降明显。另外,油价的上涨也给运输业带来了一定的负...
关键词:
国际石油价格 中国经济 CGE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强
传统观点认为,能源价格波动主要由生产成本、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和能源产区的国际地缘政治等供给性因素决定,其对物价水平的冲击是短期的、外生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价格的关注重点应当是剔除能源、食品等价格变化之后的核心通货膨胀,能源价格不应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然而,近年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实践正对这一观念形成挑战。一方面,能源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越来越具有广泛性和长期性,能源价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宗益 呙小明 汪锋
本文在一国经济子部门非均质化的假定下,利用中国198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和基于该模型的误差修正,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实证方法,得出结论表明:就直接冲击而言,能源价格上涨短期内并不能提高第三产业的能源效率,但长期内对提高第三产业的能源效率有积极作用;就间接冲击而言,能源价格上涨有助于降低交通行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比,优化产业内的行业结构;有助于降低煤炭比例,优化能源消耗结构,从而提高能源效率;也可通过技术进步作用于能源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蕊 王铮 刘昌新 雷军
基于通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平台,探讨了能源价格变动对新疆地区宏观经济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1)煤炭价格和天然气价格分别上涨10%以后,新疆地区的GDP、各部门的产出和居民消费变动不大,说明提高煤炭和天然气价格不会对新疆经济造成大的波动,未来新疆地区能源价格改革应从煤炭和天然气入手。(2)油价上涨10%后,新疆地区部门产出和居民消费变化较大,因此未来新疆地区在提高油价时应考虑社会稳定,避免产生大的经济波动。值得注意的是提高油价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来说提高油价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聪 曲春红 王永春 赵伟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供应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分析了2019年以来小麦、大米、玉米、大豆4种粮食产品的国内外价格走势,从供需状况、贸易政策、气候变化等因素分析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结果]当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此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疫情后全球消费逐步回暖的影响;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总体有限,国内小麦、大米、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内消费回暖和生猪产能恢复带动的饲用需求快速增长,油用大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结论]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并引导居民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聪 曲春红 王永春 赵伟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供应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分析了2019年以来小麦、大米、玉米、大豆4种粮食产品的国内外价格走势,从供需状况、贸易政策、气候变化等因素分析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结果]当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此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疫情后全球消费逐步回暖的影响;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总体有限,国内小麦、大米、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内消费回暖和生猪产能恢复带动的饲用需求快速增长,油用大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结论]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并引导居民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原鹏飞 吴吉林
能源定价体制的改革是我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又极其紧迫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一改革不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效果,更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成败和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保障状况。本文通过建立CGE模型,研究了能源价格上涨情景下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综合波动特征。主要发现如下:能源价格上涨虽然使得除进口外GDP、出口、就业等下降,物价水平上涨,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强度并优化产业结构。就影响的大小而言,电力价格上涨的影响最大,石油和天然气次之,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最小。从行业产出的变动来看,能源行业自身受能源价格上涨的负面冲击最大,其次是重工业,而农业、轻工业等所受的负面冲击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我们认为,未来继续努力推进能源定价的市场化改革,是推进我国的节能降耗工作、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伴随着持续的经济高增长,中国出现了普遍的价格上涨。人们看到了CPI的急剧爬升和物价总水平的大幅上涨。但这种由于猪肉涨价具体引发的全面的价格上涨,不是通货膨胀,更不是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理论的研究不能将通货膨胀与价格上涨划等号。通货膨胀是钱多了,必然引起价格上涨;而引起价格上涨还有其他的原因。目前价格上涨的性质是价格调整,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对不合理的比价关系进行的调整。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 价格调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国强 胡冰川 徐雪高
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全年涨幅有可能达到4.5% ̄4.6%。前期CPI上涨的直接诱因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而非食品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分析表明,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10%,就会推动CPI上涨0.5%。不同品种农产品之间的价格波动存在传导性和同步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增收217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乡居民生活成本。总体而言,目前农产品价格波动仍处于合理范围。
关键词:
农产品 食品 价格 CPI 通货膨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伟 杨娟
通过建立货币供给量、一般物价、房价、股价、商品期货价格、GDP、汇率等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了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物价、房价、股价等变量之间出现显著的协整关系;物价对资产价格冲击的反应较小,表明财富效应对中国居民的影响有限;物价对于不同资产价格冲击的反应不同,对房价冲击有负向反应,对股票价格冲击有正向反应;长期来看,物价上涨主要受货币政策影响,短期内,资产价格的变化也会影响物价的变动;资产价格的变动主要受自身市场冲击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