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0)
- 2023(10082)
- 2022(8382)
- 2021(7529)
- 2020(6230)
- 2019(13813)
- 2018(13412)
- 2017(26233)
- 2016(14195)
- 2015(15199)
- 2014(14950)
- 2013(14805)
- 2012(13776)
- 2011(12108)
- 2010(11830)
- 2009(10581)
- 2008(10445)
- 2007(9203)
- 2006(7806)
- 2005(6986)
- 学科
- 济(61708)
- 经济(61644)
- 业(43433)
- 管理(43114)
- 企(34045)
- 企业(34045)
- 方法(31295)
- 数学(28798)
- 数学方法(28618)
- 农(16520)
- 技术(15915)
- 财(15878)
- 中国(14742)
- 贸(12316)
- 贸易(12312)
- 学(12306)
- 易(12042)
- 业经(12031)
- 农业(10970)
- 制(10637)
- 地方(10391)
- 银(10273)
- 银行(10228)
- 务(9860)
- 财务(9847)
- 财务管理(9832)
- 环境(9816)
- 行(9712)
- 技术管理(9595)
- 融(9561)
- 机构
- 大学(201639)
- 学院(200775)
- 济(90722)
- 经济(89307)
- 管理(78077)
- 研究(70721)
- 理学(68910)
- 理学院(68202)
- 管理学(67143)
- 管理学院(66801)
- 中国(52326)
- 科学(44933)
- 农(42702)
- 京(41136)
- 财(38432)
- 所(36737)
- 业大(36283)
- 农业(34293)
- 研究所(33916)
- 中心(32157)
- 财经(31730)
- 经(29332)
- 经济学(29115)
- 江(28736)
- 经济学院(26785)
- 院(25374)
- 北京(25077)
- 财经大学(24107)
- 农业大学(22775)
- 经济管理(22707)
- 基金
- 项目(145821)
- 科学(115181)
- 基金(109660)
- 家(99870)
- 国家(99162)
- 研究(96976)
- 科学基金(83880)
- 社会(65726)
- 社会科(62825)
- 社会科学(62805)
- 基金项目(58664)
- 自然(56414)
- 省(56136)
- 自然科(55247)
- 自然科学(55229)
- 自然科学基金(54314)
- 划(48034)
- 资助(44169)
- 教育(43561)
- 编号(34461)
- 重点(33380)
- 部(32792)
- 创(31726)
- 发(31254)
- 创新(29949)
- 计划(29367)
- 国家社会(29102)
- 科研(28876)
- 教育部(27696)
- 业(27320)
共检索到283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五七
运用全局DEA模型测算中国36个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纯技术效率变化效应和规模效率变化效应,从多个行业异质性视角对效率增进、技术进步及能源相对价格对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效率增进、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效率增进比技术进步对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促进效应更强,能源相对价格提高显著促进高能耗行业能源强度下降,显著推动传统采矿行业能源强度上升,对劳动密集型的轻工行业能源强度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能源价格 效率增进 技术进步 能源强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映红 王陆雅 陈瑞 李冠华
能耗强度的改善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影响,采用2010-2020年30个省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比较了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减少单位GDP产值的能耗,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对能效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源价格与能耗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能源价格的变化通过影响能源产品的替代和影响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不同地区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有关。据此,建议充分挖掘技术创新对改善能源效率的巨大潜力,同时深化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能源价格手段来调控能耗强度。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能源价格 能耗强度 能源利用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安宝 李星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0~2010年相关数据对能源价格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能源价格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在短期和长期都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价格对技术进步有"引致效应",但其对能源效率作用的发挥受能源市场化程度制约;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且会通过降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产生负的影响。
关键词:
能源价格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利用2008年我国省级相关数据,建立了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的技术进步明显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在改善能源效率方面,国内R&D投入的贡献比外商直接投资要大;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相比,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更好,且基于后者的参数异质性估计结果显示,不同省域的技术进步在促进能源效率改善方面存在空间差异性。最后提出建议:加大国内R&D投入、依赖自主创新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各地区应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政策,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空间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毅
文章利用1978~2011年样本数据,使用ARDL模型方法对能源效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长期中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均显著的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但短期内,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而技术进步即使在短期内对能源效率的提高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影响因素 ARDL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王非 李国平
文章利用我国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我国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提高或降低的影响程度最大;技术进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强度;能源价格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下降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国要实现"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战略目标,必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合理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能源价格体系,鼓励节能技术研发。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价格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烽
从内生性视角构建了分析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的经验模型,并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能源价格、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能源价格上涨能有效提高能源效率;"软"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正向冲击效应,但"硬"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冲击在统计上不显著;能源价格与"硬"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的长期累计贡献相当且均大于"软"技术进步的长期累积贡献。结果提示,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完成"硬"技术进步由生产效率导向型向节能导向型转变是实现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雄锋 彭晓雪 李斌
本文通过引入非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在能源市场扭曲影响下对能源效率产生的非线性效应的存在性和作用条件,分析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发生作用的经济学意义上的传导机制。本文发现,这个传导机制的作用将改变传统意义上对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单纯正向促进关系的认识,从全局角度来讲,这种间接的影响机制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同时,本文根据能源市场扭曲度的波动形态将中国29个省份所处市场扭曲区间的类型划分为发展滞后型、发展波动型、发展成熟型和发展改善型,并对不同扭曲区间的省市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雄锋 彭晓雪 李斌
本文通过引入非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在能源市场扭曲影响下对能源效率产生的非线性效应的存在性和作用条件,分析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发生作用的经济学意义上的传导机制。本文发现,这个传导机制的作用将改变传统意义上对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单纯正向促进关系的认识,从全局角度来讲,这种间接的影响机制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同时,本文根据能源市场扭曲度的波动形态将中国29个省份所处市场扭曲区间的类型划分为发展滞后型、发展波动型、发展成熟型和发展改善型,并对不同扭曲区间的省市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崇岩 王富忠
本文在国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工业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现状后发现,我国工业能源强度呈上升趋势,反映出工业能源效率是下降的。然后对能源价格与工业能源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能源价格、能源结构与工业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能源价格的上升有利于抑制工业能源强度,可促进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内贸活跃度、外贸依存度的提升提高了工业能源强度。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先扬后抑走势,表明工业对煤炭的相对需求将下降,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并未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性影响,而低碳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则能显著抑制工业能源强度,有利于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诺 王锦衍 罗雪韵
使用SBM模型测算广东省2012—2018年37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分析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将37个工业行业按能源效率聚类为高、中、低三个能效组;通过Tobit回归模型研究了能源价格等影响因素对不同能效水平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工业行业整体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效率在不同工业子行业中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低能效行业的能源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广东省各工业子行业能源效率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水平不高,多数子行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3)能源价格对广东省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产生正向影响,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产业聚集程度均对广东省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同一影响因素对高、中、低三个能效水平的行业组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具有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诺 王锦衍 罗雪韵
使用SBM模型测算广东省2012—2018年37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分析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将37个工业行业按能源效率聚类为高、中、低三个能效组;通过Tobit回归模型研究了能源价格等影响因素对不同能效水平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工业行业整体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效率在不同工业子行业中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低能效行业的能源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广东省各工业子行业能源效率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水平不高,多数子行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3)能源价格对广东省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产生正向影响,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产业聚集程度均对广东省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同一影响因素对高、中、低三个能效水平的行业组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具有异质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建 陈娟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诊断理论对中国工业行业能源强度异质性特征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重新归类出无异质性差异的工业行业,并对其行业能源强度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所采用的中国37个工业行业中,有6个行业能源强度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差异,其余的31个行业可以由共同一致的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由此可见,如果不加区别地简单将中国所有工业行业组合在一起进行能源强度的理论机制分析将会产生错误的研究结论;消除异质性工业行业对中国工业能源强度的理论机制分析的干扰后,经济变量的动态惯性、行业经营情况、科技研发水平、行业结构以及行业规模对工业行业能源强度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玲 徐舒 连玉君
从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视角分析我国工业能源强度,通过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1994~2008年工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估计,确定不同类型行业资本、能源与劳动的嵌套CES生产函数结构。结果表明,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是资本、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这是因为在多数行业内,资本和能源表现为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有效资本、有效能源和有效劳动在特定要素替代弹性条件下,通过影响能源份额进而影响能源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工业行业数据刻画这3种有效要素对能源强度的动态影响。
关键词:
替代弹性 技术进步 能源强度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今格 雷钦礼
全球开放环境下,一国经济发展中获取国际技术外溢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而由于行业发展差异,自主研发及各种技术溢出渠道的作用在各行业之间差别很大,因而需将多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纳入一个模型进行行业间异质性分析,以揭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背后的行业技术效率因素。利用我国2001-2010年33个工业数据估算进口、出口、FDI以及R&D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考虑行业异质的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R&D、进口和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显著,而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不显著。进一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