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9)
- 2023(11637)
- 2022(9124)
- 2021(8095)
- 2020(6749)
- 2019(14734)
- 2018(14775)
- 2017(27980)
- 2016(15360)
- 2015(16979)
- 2014(16747)
- 2013(16291)
- 2012(14877)
- 2011(13199)
- 2010(13017)
- 2009(11981)
- 2008(11858)
- 2007(10740)
- 2006(9590)
- 2005(8786)
- 学科
- 济(64888)
- 经济(64821)
- 管理(49238)
- 业(47794)
- 企(38713)
- 企业(38713)
- 方法(28883)
- 数学(25594)
- 数学方法(25400)
- 农(18908)
- 财(17859)
- 中国(17280)
- 技术(15873)
- 业经(14971)
- 学(14840)
- 农业(12452)
- 贸(12271)
- 贸易(12268)
- 务(12258)
- 财务(12230)
- 财务管理(12208)
- 易(11971)
- 企业财务(11799)
- 制(10670)
- 地方(10114)
- 环境(9962)
- 产业(9351)
- 技术管理(9277)
- 信息(9105)
- 融(9102)
- 机构
- 大学(226884)
- 学院(223379)
- 济(93080)
- 经济(91402)
- 管理(85802)
- 研究(81094)
- 理学(74499)
- 理学院(73678)
- 管理学(72310)
- 管理学院(71941)
- 中国(59887)
- 科学(52691)
- 京(48660)
- 农(47710)
- 所(42968)
- 财(40527)
- 业大(39735)
- 研究所(39510)
- 农业(38265)
- 中心(36669)
- 江(33443)
- 财经(32949)
- 北京(30240)
- 经(30221)
- 院(29345)
- 经济学(28558)
- 范(26833)
- 师范(26353)
- 经济学院(25991)
- 州(25975)
- 基金
- 项目(157857)
- 科学(123797)
- 基金(117133)
- 家(107141)
- 国家(106349)
- 研究(105889)
- 科学基金(89541)
- 社会(68866)
- 社会科(65467)
- 社会科学(65445)
- 基金项目(62229)
- 自然(60963)
- 省(59914)
- 自然科(59631)
- 自然科学(59611)
- 自然科学基金(58603)
- 划(52150)
- 资助(46949)
- 教育(46935)
- 编号(40665)
- 重点(36076)
- 部(34318)
- 发(33426)
- 创(33217)
- 计划(31597)
- 创新(31322)
- 成果(31212)
- 科研(31032)
- 国家社会(29974)
- 业(28851)
共检索到328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茂清 郑海涛 孙琳琳 任若恩
本文以中国1981~2005年33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序列等数据为基础,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建立了一个包括33个部门的联立方程计量模型,研究了能源价格变化、"体现型"的技术进步、"非体现型"的技术进步、ICT投资和非ICT投资对中国33个部门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上涨、ICT资本投入及其体现的技术进步等因素有效地降低了中国大部分部门的能源强度。同时,能源价格变化、技术变化和ICT三大因素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带有很大的部门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茂清 周亚颖
根据1980~2005年投入产出表,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分析了能源价格、技术变化以及ICT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能源价格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自治的技术进步带来了能源节省。随着时间的推移,ICT投资的调整速度逐渐衰减。
关键词:
能源强度 ICT投资 技术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蔡文彬 陈浩
将能源替代模块和能源强度指标纳入中国CGE模型—MCHUGE模型,研究提高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能源价格在短期和长期均能显著降低中国能源强度,其原因是能源价格的提高优化了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减少了总体的能源消费。但是能源价格提高对宏观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导致的出口下降和投资需求下降分别是短期和长期GDP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映红 王陆雅 陈瑞 李冠华
能耗强度的改善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影响,采用2010-2020年30个省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比较了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减少单位GDP产值的能耗,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对能效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源价格与能耗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能源价格的变化通过影响能源产品的替代和影响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不同地区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有关。据此,建议充分挖掘技术创新对改善能源效率的巨大潜力,同时深化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能源价格手段来调控能耗强度。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能源价格 能耗强度 能源利用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溪薇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了信息化对我国产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并分析出我国信息化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方式为“能源要素替代”。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化还未能有效促进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2007年后,信息技术要素入对能源要素产生了替代效应,对降低产业能源强度的贡献达到80.30%。为更好发挥信息化对降低我国产业能源强度的作用,提升产业能效,需要进一步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信息化 能源强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五七
运用全局DEA模型测算中国36个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纯技术效率变化效应和规模效率变化效应,从多个行业异质性视角对效率增进、技术进步及能源相对价格对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效率增进、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效率增进比技术进步对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促进效应更强,能源相对价格提高显著促进高能耗行业能源强度下降,显著推动传统采矿行业能源强度上升,对劳动密集型的轻工行业能源强度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能源价格 效率增进 技术进步 能源强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崇岩 王富忠
本文在国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工业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现状后发现,我国工业能源强度呈上升趋势,反映出工业能源效率是下降的。然后对能源价格与工业能源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能源价格、能源结构与工业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能源价格的上升有利于抑制工业能源强度,可促进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内贸活跃度、外贸依存度的提升提高了工业能源强度。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先扬后抑走势,表明工业对煤炭的相对需求将下降,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并未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性影响,而低碳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则能显著抑制工业能源强度,有利于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杭雷鸣 屠梅曾
本文运用1985~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制造业、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能源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降低总能源强度、石油强度、电力强度和煤炭强度具有积极的贡献。提高能源价格是改善能源效率的一个有效政策工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立新 刘晶
利用索罗生产函数模型,构造出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关系。并分别使用了全国和江苏省1990—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研究了能源相对价格对于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将含时间参量的技术进步作为一个整体单独的参数来考虑,结果表明,最近几年来,全国和江苏省能源强度下降很明显,但总能源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能源强度降低的作用并不明显,电力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能源强度的下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价格 索罗生产函数 电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王非 李国平
文章利用我国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我国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提高或降低的影响程度最大;技术进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强度;能源价格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下降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国要实现"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战略目标,必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合理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能源价格体系,鼓励节能技术研发。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价格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松卿
本文从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的角度,研究了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传导及作用效应。研究认为,理论上能源价格能通过价格-需求-效率的途径直接影响能耗强度,也能通过能源技术效率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渠道对能耗强度起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结果,能源价格在借助能源技术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等途径,作用于能源的综合使用效率,从而在削减能耗强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格杠杆调节作用,但事实上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直接作用路径存在一定阻滞,能源价格通过中间调节作用对能耗强度的抑制效应更强。
关键词:
能源价格 能耗强度 直接效应 调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安宝 李星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0~2010年相关数据对能源价格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能源价格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在短期和长期都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价格对技术进步有"引致效应",但其对能源效率作用的发挥受能源市场化程度制约;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且会通过降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产生负的影响。
关键词:
能源价格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瑾 曹梦楠
利用我国工业1990—2015年间的统计数据,根据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理论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种技术路径,引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出反映技术变化的技术进步指标(TC)及技术效率指标(EC),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能源价格、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可在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间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且从长期来看,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为工业能耗的降低起到正向作用,技术进步则在短期和长期内可达到促进行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赢结果,而规模效率对于降低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彦佳 张阿玲 施祖麟 邱大雄
能源价格是世界经济的敏感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机制日益完备,能源价格对能源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将起到越来越大的调节作用。探讨能源价格对能源需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能源价格弹性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价格一直是计划控制,定价偏低,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亏损严重,国家每年拿出大量资金给予补贴,但亏损状况日益严重。电力部门也面临类似的情况,其利润率由1980年的12%下降到1991年的3.8%,大量电网濒临亏损局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富忠
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发现:物流业碳强度、能源价格与货物周转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脉冲响应分析来看,短期的能源价格、货物周转量的波动均会对物流业碳强度产生影响。其中,能源价格的影响为负,而货物周转量的影响为正。从长期协整关系来看,与能源价格相比,货物周转量对物流业碳强度的影响要大。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政府构建高效的运输网络以及完善能源价格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物流业进行产业升级,加快使用节能工具以及开展节能项目,以促使物流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