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1)
- 2023(11835)
- 2022(10373)
- 2021(9614)
- 2020(8161)
- 2019(18837)
- 2018(18986)
- 2017(37143)
- 2016(20138)
- 2015(22388)
- 2014(22353)
- 2013(22363)
- 2012(20509)
- 2011(18316)
- 2010(18105)
- 2009(16393)
- 2008(15882)
- 2007(13906)
- 2006(12072)
- 2005(10450)
- 学科
- 济(87067)
- 经济(86986)
- 管理(60634)
- 业(58800)
- 企(49679)
- 企业(49679)
- 方法(41697)
- 数学(36287)
- 数学方法(35951)
- 农(22748)
- 中国(19823)
- 财(19507)
- 业经(19455)
- 技术(18162)
- 学(18086)
- 地方(17553)
- 农业(14542)
- 贸(14489)
- 贸易(14484)
- 制(14016)
- 易(13998)
- 理论(13758)
- 环境(13136)
- 和(13073)
- 产业(12900)
- 务(12683)
- 财务(12619)
- 财务管理(12600)
- 企业财务(12017)
- 划(11373)
- 机构
- 大学(287657)
- 学院(286141)
- 管理(118911)
- 济(116996)
- 经济(114589)
- 理学(104373)
- 理学院(103258)
- 管理学(101593)
- 管理学院(101101)
- 研究(94053)
- 中国(66884)
- 京(60963)
- 科学(58934)
- 财(49178)
- 所(46579)
- 农(45134)
- 业大(44207)
- 研究所(42787)
- 中心(42126)
- 财经(40778)
- 江(40147)
- 北京(38357)
- 经(37153)
- 范(37044)
- 师范(36697)
- 农业(35478)
- 经济学(34608)
- 院(34344)
- 州(32753)
- 经济学院(31398)
- 基金
- 项目(202589)
- 科学(160095)
- 研究(147621)
- 基金(147573)
- 家(128315)
- 国家(127316)
- 科学基金(110084)
- 社会(93238)
- 社会科(88607)
- 社会科学(88581)
- 基金项目(79557)
- 省(79357)
- 自然(72176)
- 自然科(70505)
- 自然科学(70490)
- 自然科学基金(69279)
- 教育(66938)
- 划(66247)
- 资助(60562)
- 编号(59584)
- 成果(46638)
- 重点(45025)
- 部(44708)
- 发(43489)
- 创(42814)
- 课题(40349)
- 创新(39916)
- 科研(38447)
- 教育部(38343)
- 国家社会(37979)
- 期刊
- 济(122566)
- 经济(122566)
- 研究(81329)
- 中国(48878)
- 学报(44384)
- 管理(42785)
- 科学(42426)
- 农(39453)
- 财(35053)
- 大学(33498)
- 学学(31658)
- 教育(29319)
- 农业(28264)
- 技术(27093)
- 业经(20664)
- 经济研究(19820)
- 财经(19374)
- 融(19086)
- 金融(19086)
- 经(16578)
- 技术经济(16267)
- 理论(16185)
- 问题(16016)
- 科技(15758)
- 实践(15051)
- 践(15051)
- 业(14606)
- 图书(14598)
- 现代(13180)
- 商业(13115)
共检索到401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毅
文章利用1978~2011年样本数据,使用ARDL模型方法对能源效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长期中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均显著的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但短期内,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而技术进步即使在短期内对能源效率的提高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影响因素 ARDL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王非 李国平
文章利用我国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我国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提高或降低的影响程度最大;技术进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强度;能源价格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下降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国要实现"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战略目标,必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合理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能源价格体系,鼓励节能技术研发。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价格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安宝 李星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0~2010年相关数据对能源价格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能源价格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在短期和长期都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价格对技术进步有"引致效应",但其对能源效率作用的发挥受能源市场化程度制约;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且会通过降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产生负的影响。
关键词:
能源价格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丹 梁丽萍 史竹琴
基于2003年~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中部各省份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比较得出了山西省的节能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山西省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3年~2012年间,山西省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U"型变动趋势。其中,能源价格、产业结构、政府影响力对提升山西省能源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提升山西省能源效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辉 吴昊
在考虑环境污染的条件下,基于DEA模型对2005-2011年中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转移、技术水平对区域工业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效率的差异是造成综合工业能源效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存在趋同;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除东部地区以外,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能源效率呈负相关关系;产业转移与技术水平的交互项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提高能源效率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推广、引导外资投向节能技术研发等方式带动区域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缩小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距。
关键词:
工业能源效率 趋同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烽
从内生性视角构建了分析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的经验模型,并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能源价格、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能源价格上涨能有效提高能源效率;"软"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正向冲击效应,但"硬"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冲击在统计上不显著;能源价格与"硬"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的长期累计贡献相当且均大于"软"技术进步的长期累积贡献。结果提示,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完成"硬"技术进步由生产效率导向型向节能导向型转变是实现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建勋 罗润东
利用我国1953~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与资本融合在一起的技术进步(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业结构,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较小。同时还发现,2000年以后我国能源强度上升(或能源效率下降)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所带来的降耗潜力下降和产业结构重型化所带来的能耗上升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宗森 王秀玲 丁建勋
文章基于我国1980年-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将能源消费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两部分,以分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2002年之前,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作用较弱;2002年以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推动作用开始降低,并逐步让位于产业结构变迁。其原因在于近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从"二产化"向"三产化"加快演进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能源强度。文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宗森 王秀玲 丁建勋
文章基于我国1980年-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将能源消费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两部分,以分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2002年之前,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作用较弱;2002年以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推动作用开始降低,并逐步让位于产业结构变迁。其原因在于近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从"二产化"向"三产化"加快演进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能源强度。文章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五七
运用全局DEA模型测算中国36个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纯技术效率变化效应和规模效率变化效应,从多个行业异质性视角对效率增进、技术进步及能源相对价格对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效率增进、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效率增进比技术进步对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促进效应更强,能源相对价格提高显著促进高能耗行业能源强度下降,显著推动传统采矿行业能源强度上升,对劳动密集型的轻工行业能源强度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能源价格 效率增进 技术进步 能源强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崇岩 王富忠
本文在国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工业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现状后发现,我国工业能源强度呈上升趋势,反映出工业能源效率是下降的。然后对能源价格与工业能源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能源价格、能源结构与工业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能源价格的上升有利于抑制工业能源强度,可促进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内贸活跃度、外贸依存度的提升提高了工业能源强度。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先扬后抑走势,表明工业对煤炭的相对需求将下降,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并未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性影响,而低碳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则能显著抑制工业能源强度,有利于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治平
本文探讨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存在性、方向性及程度等问题并对这些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变动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机制,能源价格提高能够提升我国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含能源价格变量的状态空间变系数模型,探究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变动性特征,研究证实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在90年代中后期变动程度较为明显,2002年后这种影响趋于稳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单位GDP的能耗却不断下降。理论上,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为了解释中国能源效率的这种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对数平均的LMDI方法将中国1994-200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六大类产业结构变化、两位数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5年,能源强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在2001年后不断降低,产业结构变动在1998年前降低了能源强度,1998年之后导致能源强度的上升。在技术效应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耗能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结构变动 能源效率 能源强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琪林 李富有
本文在构建1999—2010年中国29个省区市能源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能源产业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技术进步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不是技术效率。此外,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但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技术进步既存在条件收敛,也存在着绝对发散。因此,我国各省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将不能实现最终趋同。
关键词:
能源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DEA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朝阳 李雪松
基于非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本文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从单纯的线性影响关系推广到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技术进步达到一定水平时,产业结构升级才会显著改善能源效率,技术进步推进型的产业结构升级才是能源效率提升的关键。同时,本文根据各地区技术进步水平所处区间将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技术推动型、中间型和要素推动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多数省份仍处于中间型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多数地区产业升级仍有较大"政策调整空间",建议政府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以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