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5)
2023(17548)
2022(15232)
2021(14280)
2020(11993)
2019(27778)
2018(27227)
2017(51137)
2016(27821)
2015(30987)
2014(30466)
2013(29531)
2012(26875)
2011(24170)
2010(23561)
2009(21202)
2008(20632)
2007(17559)
2006(14953)
2005(12316)
作者
(78384)
(65364)
(64676)
(61497)
(41131)
(31260)
(29463)
(25752)
(24810)
(22829)
(22177)
(21849)
(20497)
(20259)
(20220)
(19773)
(19766)
(19387)
(18673)
(18423)
(16224)
(15840)
(15589)
(14861)
(14682)
(14399)
(14334)
(14322)
(13081)
(12949)
学科
(104257)
经济(104149)
管理(77687)
(71438)
(59105)
企业(59105)
方法(50709)
数学(44654)
数学方法(44074)
中国(29009)
(28500)
(27346)
业经(24226)
(22699)
地方(21206)
(20453)
贸易(20445)
(19912)
农业(18981)
(18153)
(17484)
财务(17407)
财务管理(17373)
技术(17040)
环境(17010)
理论(16717)
(16509)
(16478)
企业财务(16440)
银行(16413)
机构
大学(373373)
学院(371606)
管理(148637)
(145130)
经济(142130)
理学(129990)
理学院(128546)
管理学(126013)
管理学院(125356)
研究(124214)
中国(92586)
科学(80049)
(79196)
(66124)
(64347)
(61309)
业大(61301)
中心(58261)
研究所(56588)
(52242)
农业(52170)
财经(52155)
北京(49258)
(48028)
(47854)
师范(47422)
(46021)
经济学(43089)
(42583)
技术(40538)
基金
项目(269505)
科学(210676)
基金(195431)
研究(190979)
(173134)
国家(171739)
科学基金(147077)
社会(119720)
社会科(113493)
社会科学(113461)
(105457)
基金项目(104486)
自然(98544)
自然科(96305)
自然科学(96277)
自然科学基金(94528)
(89588)
教育(88055)
资助(79779)
编号(77256)
重点(60718)
成果(60055)
(58313)
(56771)
(56354)
科研(52635)
创新(52624)
课题(52434)
计划(50652)
大学(49850)
期刊
(148242)
经济(148242)
研究(102691)
中国(70482)
学报(66393)
(58420)
科学(57709)
管理(52605)
大学(49873)
(48796)
学学(46843)
教育(40711)
农业(40486)
技术(33017)
(29267)
金融(29267)
业经(25510)
经济研究(24719)
财经(24198)
图书(21699)
(21300)
(20741)
科技(19418)
问题(19029)
(18624)
理论(17846)
业大(17705)
资源(17180)
技术经济(17160)
实践(16500)
共检索到531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朋林  王小丹  
从分析能源互联网建设对高耗能行业能源效率影响机制的视角出发,利用DEA-BB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2014—2018年东中西三大地区高耗能行业能源效率值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同时通过构建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能源互联网建设和其他因素对高耗能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三大地区这种影响的差异。结论表明,在现阶段,全国和地区间的能源互联网建设对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效率均存在负向影响,能源互联网的正向影响机制尚未显现。根据上述结论,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郎威  陈英姿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度量工业内部十个高耗能行业产出和能源消费总量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四种主要能源消费量的动态关联关系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十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灰色关联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时间段内不同行业的能源使用情况存在动态变化,行业间能源使用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逐渐由高污染能源向绿色、清洁能源过渡。为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生产、引进、调配环节上下功夫;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对高耗能行业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全面升级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秋彬  
本文基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考察了工业内部结构和工业发展的区域性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的禀赋结构、城市形态结构和产权结构的调整对各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显著且呈负相关关系,国际产业分工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正相关的,交通模式结构变化对各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技术水平的系数非常小且不显著。因此,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丛日杰  韩洁平  
文章从行业生态系统和生态效率等理论出发,结合新常态下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国高耗能行业的主要特征及发展状况。在综合考虑技术创新、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能源、经济、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收集整理出我国各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并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对区域各省份及东部、中部、西部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对于省际间高耗能产业生态效率的差异寻找原因。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给出我国高耗能行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猛  王有鑫  许春招  
文章在探讨国际贸易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0年~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所具有的正外部性以及出口企业的"出口中学习"行为,可以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而进口能以最终产品、资本品及中间产品为载体,实现技术溢出,进而提高能源效率。考虑贸易结构的分组估计结果表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一般贸易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要大于非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和加工贸易,这种差异是由不同贸易模式的技术、市场和价值链特征所决定的。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铭  赵天宇  徐振宇  
提高能源效率是破解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双重困境的重要路径。本文运用DEA模型,考虑环境因素测度了中国1990~2012年省际及全国能源效率值差异,并根据能源效率计算结果,运用GMM参数估计方法,重点研究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与能源效率呈显著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提高能源价格能有效提升能源效率,并提出进一步加快能源价格体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滨  
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σ趋同的方法分析了若干典型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区域差异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差距并无明显缩小趋势,能源技术区域扩散并不明显。本文从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角度给出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健健  沈可挺  
本文以高耗能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国30个省份1998~2008年高耗能产业的区域分布及污染排放状况,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及三大区域高耗能产业污染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论表明,高耗能产业密集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其发展速度表现为东中西依次递增;东部地区高耗能污染排放仍是我国目前污染排放的主角;我国及三大区域均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污染排放情况存在省际强异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续竞秦  杨永恒  
运用基于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大多数省份的能源效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转折点一般出现在2006年左右,表明"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政策效果明显;我国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不高,呈现出从东向西梯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征。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电力占能源消耗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资本-劳动比和第二产业比重具有负向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湘兰  
文章基于自愿披露理论的视角,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六大高耗能行业的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绿色创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越高,绿色创新的水平越高,而具体的作用机制可能分为正向与负向两条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芳  
选取HHI指数测算全国29个省市产业集聚程度,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区域。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论表明:产业集聚对我国能耗强度的影响应区分对待。制造业产业集聚整体上增加了中国能耗强度,服务业产业集聚整体上降低了中国能耗强度,各地区产业集聚对能耗强度影响差异性较小。稳健性检验证明回归结果基本可靠。长期来看,制造业产业集聚和服务业产业集聚对能耗强度的影响格局可能会发生逆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腊芳  李细梦  王绍君  
文章从行业聚合度和区域集中度两个方面,综合识别了我国高耗能行业的产业集群现状,并对所识别出来的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关系、发展趋势及区域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显示,高耗能行业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是集群数量减少,二是集群内产业数量增加,说明高耗能行业产业间联系增强,正在逐渐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网络状循环经济发展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石喜爱  季良玉  程中华  
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互联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驱动力量,识别其演化特点及内在机理,关系到制造业发展驱动方式的转变和国家战略的实现。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参与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等条件下,"互联网+"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向高度化和合理化进行转型升级;分区域比较结果显示,"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地区次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